湖南探索构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 耕地将是最为活跃的碳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双碳”目标已形成新的共识。2月10日下午,湖南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测绘与地理信息学家龚健雅等专家围绕“依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打造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进行研讨交流。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耕地将是最为活跃的碳库。
有专家指出,湖南省耕地分布点多面广、耕地种植类型和模式多样,有望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落实耕地种植面积,优化耕地种植类型和模式,调整区域碳汇能力,耕地将是最为活跃的碳库。
目前,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以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作为试点区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等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碳汇变化监测以及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将形成首份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区域碳汇监测核算报告,为全面开展碳汇监测打下良好基础。
据了解,自国家确立“双碳”目标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与武汉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湖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研究室,依托国土调查、遥感监测基础数据和技术优势,探索开展碳汇监测对象的分区分类、碳汇监测技术和模型研究、基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协同构建碳汇监测核算体系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自然资源部碳汇监测技术团队,计划将湖南省纳入首批全国碳汇监测技术体系研究试点省份。
研讨会上,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等20多位“双碳”领域专家就国际国内碳汇监测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来源:央广网
往期 ·推荐
省厅赴厅直测绘单位开展新春走访调研
重基层、强基础、求实效,湖南推进基层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改革出硬招
【美在自然·虎力全开】“最强大脑”的背后
添动能 强引擎!科技创新助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