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讯 | 归国重宝——西周虎鎣亮相国博

青铜艺术·D·翔 青铜艺术 2021-09-10

展讯


展览名称:虎鎣:新时代 · 新命运

展览时间:2019年1月29日——2019年3月1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12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3日,在海外漂泊百余年的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终于重回祖国怀抱,12月11日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如今国博专门为这件归乡的重宝举办了独展。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青铜器。


器合盖通高25.3、流鋬间距34.5、肩宽22、腹深13、盖高9、口径12.5厘米,重4.22千克



“鎣”是“盉”的一种异称,和其他青铜器一样,在商周时期一般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西周晚期主要是用于祭祀、宴飨等典仪中“沃盥礼”的实用水器。由于器盖、流部有虎形纹饰,“虎鎣”因此得名。


指得一提但是:已知存于世的“鎣”只有七件,在虎罃和另一件出现在拍卖会之前,其余5件均收藏在各大博物馆。目前虎罃已归国,藏于国博。



此器物侈口,短束颈,宽折肩,收腹,圜底,三蹄形足。



肩的一侧有管状流,以卧虎为造型。



▲ 卧虎流管,虎口大张:“呱~”


另一侧有龙首鋬,造型极其精美。



盖折沿,上有圆雕踞虎形装饰,盖与鋬上各有小环钮。“虎蓥”肩部饰卷曲夔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腹下部饰瓦纹,足根饰饕餮纹。


▲ 盖顶的卧虎,呲着一口大白牙


盖内铸铭四字:“自乍(作)□ (鎣)。”第三字释读存疑,其中“鎣”为器名。



有人认为第字为“共”,共是供的初文,《广雅释诂二》:“供,进也。”《玉篇人部》:“供,祭也。”《广韵锺韵》:“供,奉也。”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供鎣”明确了此器的用途,即作为祭祀时奉献使用。




“虎鎣”原为清朝皇室珍藏,供皇帝鉴赏,在二次鸦片战争之前一直存放于大名鼎鼎的圆明园内。


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埃文斯家族相册中的家居陈设场景照片显示,哈利· 路易斯·埃文斯所述其对圆明园的抢劫所获——“虎鎣”、清代铜炉、掐丝珐琅尊、掐丝珐琅炉及瓷器等均赫然在陈。



此后,虎鎣在埃文斯的家中一放就是150余年,直至去年3月在英国被拍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4月底,境外买家表示愿将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在一系列的鉴定和接洽工作后,在外漂泊多年的虎鎣终于重返中华大地。


11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安全顺利地将虎鎣运回北京。



此次国博单独为一件文物举办专题展览,这待遇也是极高了。


本次展览时间较短,您有时间不妨前去一看;错过这次,再想近距离观看这样的重宝不知要等到何时咯~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信息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如果您对我们的话题感兴趣,我们十分期待能够与您交流~


欢迎您通过邮箱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您的独特见解图片资料展览线索研究推介等等,更欢迎您向我们投稿~


还望您不吝珠玉,我们时刻期待着您的来信:  Email:bsfh2019@126.com      (“巴蜀符号”拼音首字母 + 2019)


●●


精彩内容回顾

巴蜀符号 | 巴蜀文物上咋这么多老虎?

金猪拜年 | 青铜与猪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巴蜀符号 | 神秘的巴蜀文字究竟是啥?

快讯 | 妇好鸮尊龙虎纹尊天亡簋 亮相深圳博物馆


●●


长按下图关注青铜艺术的微信公众号

如您所知,我们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