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蜀符号 | “神秘的手势”图符,竟是史上最硬核广告?

巴蜀符号课题组 青铜艺术 2021-09-1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这里和神秘巴蜀文明对话



巴蜀地区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上都可以见到一种“手”形符号。这些符号被称为“手心纹”,是巴蜀符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这些符号大多呈现为曲肘状态,拇指外伸四指上扬,手臂一端往往为云形,手肘的空处,一般组合有一种尖尾桃形(心形)符号。


▲ “手心纹”是一类符号的统称,具体而言变化颇多,此处仅是有代表性的一些



有趣的是这些符号中的“手”多为右手,左手极少,而且往往和右手做交叠状搭配出现。古巴蜀人民似乎有着某种右手偏执。


▲ 古巴蜀的同志们,你们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天才吗?


最早提出“手心纹”这一说法的是卫聚贤,随后70多年过去了,我们对这类符号的阐释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卫聚贤先生注意到这些图语手肘的地方都带有桃形符号,胜似“桃心”,故取名为“心手纹”。


因为这类图语较多出现在兵器上,尤其多见于青铜剑,卫聚贤推测,这种以手和尖尾桃形构图的图语所希望表达的是“得心应手” 之意。


▲ 青铜剑拓印  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手心纹”,大部分的手心纹都如图所示出现在靠近剑柄连接处。 图源自 微博@星汉斋


此后的学者们普遍对这种解释抱有质疑。(为行文方便,本文沿用“手心纹”这一说法)


一方面,用汉文化的一句成语来解释古巴蜀符号的含义被认为是武断和缺乏考证的。另一方面,“桃心”状符号被解读为“心”也受到质疑,因为在古文化中并没有类似的心脏图案出现。


而且手心纹并不仅仅出现在兵器上,"得心应手"明显无法解释这个符号出现在其他器物上的情况。


▲ 这件虎钮錞于的顶部也有“手心纹”符号,仔细看,就在虎尾的正后方向。



这些“手”究竟是啥?


一系列学者就这个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学者考察发现手形符号可能是一种铸器匠人的符号,理由是在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都还有出现此类做法。研究人员走访发现,由青海东北,经甘肃南部,直到四川阿坝州一些地方,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制作和销售此类刻有“手” 形符号的刀具。


陈宗祥等研究者通过走访发现,刀具上刻上“手”形符号是该地区铸器工匠自古传承下来的一种个人标志和招牌,意为“如果我这把剑打制的不够锋利的话,就请把我的手臂砍断”——堪称史上最硬核的广告。


据此,有学者推测古巴蜀符号中的“手”纹可能也是工匠的徽帜,用来标识制作者的身份。但是这种解释也仅只是一种推测,目前尚未找到更为充分的证据支持。


▲ 我们介绍过的虎形纹也是巴蜀青铜器种最常见的纹饰,代表了古巴蜀人尚武精神。民风彪悍的古巴蜀人真的是用“手”形符号来做广告吗?    图片来源 微博@星汉斋


还有学者认为“手”形符号所代表的可能是一种礼节。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这个图语中的人举起的微弯的右手更像是在与来者打招呼致意。由此,学者们参考了民俗学资料,资料可见,上古先民有在见面时举手为礼的风俗。


因为上古先民大多数都用右手执武器,故微微举起右手,也就可以理解为是在见到对方时放下右手的武器,请对方解除防备;渐渐地举右手就演变为致意以示友好的举手礼。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手纹多以右手出现,因为手纹含义还包括“志心朝礼”,即表明心意,示意友好之礼。


来自“心”的争议


对“手”形符号的争议虽多但至少普遍承认它是“手”,对于“桃心”形符号部分的阐释可就只能说是“千奇百怪”


徐中舒先生认为这类带尾尖状的桃形图语,更应理解为象形字“葩”,因为尾尖桃形更像是待放的蓓蕾,又因为这类图语为巴族图语,所以徐中舒先生将其引申为“巴族”的“巴”字。


有学者指出该部分是“白海螺”,即当时一种较珍贵的身份标记物。在同时期出土的巴蜀墓葬中就有发现陪葬的白海螺,同时白海螺至今任然是藏族文化种的八宝之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文化馆至今任然保留有举行文化仪式的白海螺。由此推测“手持白海螺”符号应该是一种身份的表征。


还有研究者指出,这个符号实际代表得是“蛇头纹”,甚至直接指出就是五步蛇。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蛇头代表图腾,手臂代表人或祖先,两个图形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他们存在不一般的亲缘关系,应该是战国时期巴人的“护身符”或“族徽” 。


▲ 事实证明,写论文也是需要卓绝的象形力的

图片截取自《再论“巴”之本义为五步蛇——与曹定云先生再商榷 》


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该符号代表的是箭镞。他们认为此符号应作“手持镞”符,其形可以理解为伸手握箭或抽箭欲射,而“手”纹和“箭镞”纹饰组合可能代表巴人英勇尚武之意。


其证据在于古籍文献中不乏巴人善于弩射之术的描述,出土文物中也有相关形象记载。 

▲ 1965年在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青铜重宝 水陆攻战纹铜壶。 壶身上就呈现了巴蜀古人使用箭矢的场景。


“手”崇拜文化


手心纹在已知的巴蜀符号中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这意味着“手”在古巴蜀文化中可能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符号更有着独特的地位。


类似的,手作为一个符号不仅仅出现于古蜀文明中。作为人类最强大的工具,“手崇拜”文化遍存在于世界各文化中。


例如,手印状的壁画内容出现在4万年前至1千年前若干洞穴壁画中,这些壁画遍布在世界各地。在现代文化中,世界各民族也都普遍存在着“乞巧节”此类变相的手崇拜节日。


▲ 阿根廷平图拉斯河手洞,这些手印绘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


在三星堆文明发现的文物中,这类文化也有所表现。


三星堆发现的人像中,从大铜人立像、“象首”铜人像,到小人像飞神坛上成组人像,再到玉璋上的祭者群像,大都具备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都有一双巨大的“手”。


手的塑造不仅大大超过人体比例,而且展现于最明显的位置上。手中执物或作“手势”,有些“人手”直接连接在“龙身”或者“龙爪”之上,甚至是呈现一只巨手“从天而降”的造型,极为奇特而神秘。这种特殊的艺术造型,必然有其特定的思想内涵。


古蜀文明和三星堆文明一脉相承,这其中的许多秘密还有待我们去探寻。


时至今日,由于巴蜀符号总体发现的数量较少,学界也未能就这个问题做出合理解释。目前尚且无法将巴蜀符号相互串联,其解读也都基于对单个符号的象形。


这种不确定性也为巴蜀符号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和魅力,说不定这些符号其实是…………



我们相信您对这个问题一定有独特的见解


欢迎您通过邮箱和我们分享、讨论您的独特见解图片资料展览线索研究推介等等,更欢迎您向我们投稿~


还望您不吝珠玉,我们时刻期待着您的来信:  

Email:bsfh2019@126.com      (“巴蜀符号”拼音首字母 + 2019)


●●


精彩内容回顾


巴蜀符号 | 巴蜀文物上咋这么多老虎?

巴蜀符号 | 神秘的巴蜀文字究竟是啥?

展讯 |  归国重宝——西周虎鎣亮相国博

青铜与法(三) | 散氏盘:用浑朴雄伟的文字书写“国际法”


●●●



巴蜀符号专栏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专项

“巴蜀图语符号谱系分析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课题组供稿


●●●


长按下图关注青铜艺术的微信公众号

如您所知,我们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