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光溢彩·吉金古灯 | 错银牛灯:点亮吉金的力与美

青铜艺术 青铜艺术 2021-09-1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这里和吉金艺术对话 



我们曾介绍过汉代极具特色的一种灯具——釭灯,这类灯具能通过导烟管,能将烟气导入灯腹内,从而保持室内的清洁。


而在目前被发现的此类灯具中,除了已经介绍过的雁鱼灯之外,更有一件大名鼎鼎的错银铜牛灯也堪称精美绝伦。


与雁鱼灯的精巧细腻的风格不同,这件错银铜灯可谓“霸气外露”,完美呈现出了大汉文化中骁勇大气的一面。


东汉错银铜牛灯


▲图片来源:《中国青铜器》卷12,编号112


这件国宝1980年出土于江苏邗江县甘泉二号东汉墓,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长 3 6 . 4 、 通高 4 6 厘 米。


▲图片来源:纪仲庆.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J].文物,1981(11):1-11+98-100.


与其他釭灯类似,这件错银铜牛灯也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


其中灯座灯为一站立的黄牛,腹中空 , 背负灯盏。 


▲图片摄于南京博物馆


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


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片有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在使用中可以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


灯盘的周壁分内外两层,两层之间形成宽不到1厘米、深不到2厘米的凹槽, 两片屏板的下部就插在凹槽之中,上部则插进灯盖的开口。


使用时,手扣小纽环,屏板左右移动,就可以根据风向和使用者的要求,随意调节屏板的开合方向和开启程度,起到挡风和调节光亮以及光照方向的功能。


▲图片来源自 网络


灯盏的顶部有一烟道与牛头紧密连接,而镂空的牛体灯座中间可以装水。


当灯点燃时,出现的烟油经由烟道进入铜牛的内部并融于水中,如此不仅减少室内污染,更表现了汉人对室内环境的保护。


▲图片摄于南京博物馆


目前已经出土的汉代釭灯称不上稀少,但就精美程度而言,这件错银铜灯或可拔得头筹。


▲图片来源自 网络


整件器物的造型刻画精美绝伦,尤其是对黄牛灯座的细节刻画尤为传神。


角翘首低,牛口张开,脖背耸起,怒目圆睁,仿佛下一秒就要向前冲出。


从造型而言,这件错银铜牛灯或许算得上气势最为霸道的青铜古灯了。在博物馆里,哪怕隔着厚厚的玻璃罩盯着它的眼睛看上几秒,也让人深感震撼,为它的气势所征服。


▲“眼睛瞪得像铜铃 射出闪电般的精明 耳朵竖得象天线 听的一切可疑的声音”   图片源自 网络


而这件国宝除了造型,最大的特点就凸显于其满身的错银纹饰。


错金银又称金银错,盛行于战国,西汉后逐渐衰弱。


这种技法颇为繁复,需要先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铸出或錾刻出图案和铭文所需的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再打牢坚固,最后用错石将其打磨光滑,造成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 


▲图片来源自 网络


此灯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


▲图片来源自 网络


铜、银质地交相映衬,显得牛灯上的纹饰尤为饱满富丽。


这件国宝兼具了青铜灯本身的材质美,又充分显示了汉代灯匠在装饰加工上精湛纯熟的技巧 。

(我们尊重原创,已注明所有引用材料,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通过公众号联系)


●●●


我们一直期待着您参与我们的讨论


欢迎您通过邮箱和我们分享、讨论您的独特见解图片资料展览线索研究推介等等,更欢迎您向我们投稿~



还望您不吝珠玉,我们时刻期待着您的来信:  

Email:bsfh2019@126.com      (“巴蜀符号”拼音首字母 + 2019)


●●


精彩内容回顾


巴蜀符号 | 云纹符号:嘿!记住我是文字不是纹饰!

流光溢彩·吉金古灯 | 羊形灯:原来汉代就有“变形金刚”?

巴蜀符号 | 虎尾形符号:两千年前的固定习语?

流光溢彩·吉金古灯 | 雁鱼灯:来自汉代的环保黑科技


●●●


长按下图关注青铜艺术的微信公众号

如您所知,我们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