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洞察丨秋收在望 粮价走势如何

张娜 等 中国经济时报 2020-11-06




秋收时节看粮价



编者按

  秋收在望,今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不错,夏粮、早稻已获丰收,占全年粮食比重四分之三的秋粮收成如何?下半年因疫情等因素引发的阶段性粮价波动会否持续?秋收之后,粮食能否卖出好价钱?本期新闻洞察带您秋收时节看粮价。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娜



  眼下正是稻穗“弯腰”、高粱火红、玉米“咧嘴”的时候,秋收在望,粮价走势如何?粮食供应稳定吗?粮农能增收吗?  

  

多因素引发粮价波动  目前粮价稳中上涨


  

  受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灾和国际食品价格波动等影响,上半年我国粮食市场的运行经历了周期性的波动,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小麦、大米、大豆、玉米等主要口粮的价格变化牵动着广大消费者和粮农的心。

  

  上半年,受上述三大因素影响,小麦价格曾出现两次阶段性上涨。加之前期因疫情冲击,物流受阻,部分地区、个别品牌的大米一度出现上涨。尤其是四五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飙升,创近5年以来新高。大豆价格更是一路走高,据Wind数据,以国产大豆为标的的豆一期货上半年价格上涨了26%,而佳木斯地区三等国产大豆现货价格上半年涨幅高达42.24%。自6月12日起,国储大豆开始拍卖,结果4轮拍卖成交价一轮高过一轮,第四拍成交价已达5570元/吨,逼近八年来最高纪录。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稻米、小麦以及玉米三种粮食,在集贸市场的均价是122.4元/每百斤,环比涨0.2%,同比涨1.7%。大米价格涨幅最小,其次是小麦。在采购和批发阶段,玉米价格大幅上涨,谷物价格大幅上涨。

  

  不过,进入8月份,国产大豆价格回调,以弱势下跌为主。8月初国产大豆均价5253元/吨,月末国产大豆均价5130元/吨,价格下跌2.35%。  

  

秋粮丰收有基础  市场供应有保障


  

  秋收在望,秋粮能否颗粒归仓?市场供应有保障吗?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初步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2.84亿亩,增加了500多万亩。从地区来看,除个别地区外,秋粮大省像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等主产省作物的长势都是这几年中较好的一年。

  

  目前距秋粮丰收还有40天左右,这段时间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实际上也是灾害多发易发期。

  

  潘文博最担心的是台风。“如果这时候刮台风,容易造成倒伏。”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全国稻谷、小麦库存水平大体相当于城乡居民一年的消费量,玉米库存虽然消化较快,但市场供给有保障。

  

  今年下半年,随着北美大豆陆续丰产上市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自美国进口大豆有望继续增加。官方预计下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增价稳,下游豆粕、豆油供应有保障。国储拍卖大豆陆续供应市场,再加上新豆即将上市,市场供应持续增加,预计国内大豆价格将回落。  

  

稳产稳价促增收  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


  

  日前,玉米市场在临储玉米的强势拍卖下,价格持续出现回落行情,截止到8月26日,多数地区(除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已经处于1.2元/斤附近的位置。业内人士预测,在今年新粮上市之后,极有可能形成价格短期僵持,然后掉头直下的局面。

  

  有粮农表示,今年上秋玉米粮价,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到时企业压价也会特别狠,要有心理准备。

  

  专家分析,由于今年前期企业并没有备下太多库存,而随着玉米水涨船高,不得不高价收购玉米来保证生产,这让其成本提高了不少,新粮上市后,他们大概率会加大压价力度,以分摊之前高价收购玉米的成本,这无疑将影响种粮农民收益,这一情况值得警惕。

  

  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预计,全年玉米市场供给总量充足,价格有望趋于平稳。建议各类市场主体保持好购销节奏,不宜持续囤粮看涨。


三大主粮供需稳定  大豆缺口问题亟待解决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


林春霞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人口14亿,而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10%,需要满足占世界22%的人口的食物需求。因此,粮食作物生产安全问题对中国尤为突出和重要。

  

  今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国内粮价有所波动,并存在囤粮现象,随着全球疫情扩散以及我国南方洪涝灾害的影响,今后我国粮食的供应和价格走势会怎样?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  

  

市场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  粮价相对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近期粮食价格出现阶段性波动,总体稳中上涨。您认为,未来影响粮价走势的国内、国际因素有哪些?

  

  姜文来:粮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比较复杂。总体上来看,在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受供需因素共同影响,供不应求,粮食短缺,在缺乏国家强烈干预背景下,粮价就会上升,缺口越大,价格上升幅度越大,相反,如果供大于求,政府不加以干预,则粮食价格就会下跌,供应越充足,则价格下跌幅度越大。如果供需基本平衡,则价格就相对稳定。

  

  国内、国际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粮价。从大的方面来看,如果不考虑国际政治因素,仅仅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考虑,也遵循供求规律。但是国际粮食市场总有国际政治考虑,这样国际粮价人为的干预就很大,脱离供求规律也是常见的。

  

  国内粮价受国内粮食政策影响很大,目前我国粮食产能稳中向好,多年粮食产量屡获新高,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从整体情况来看,粮价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与我国粮食政策有密切关系。

  

  2018年,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实现了调整,由托市价格转向托底价格,即由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价转向最低收购价对准粮食生产成本价进行定价。托市价抬高了粮食的价格,不能如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托低价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当市场价格低于粮食生产成本价时,触发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指定的企业将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以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格局、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心理因素对粮价的影响。由于大家担心疫情影响,短时间内大量囤积粮食,会造成粮价因恐惧囤粮而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类似的情况过去发生过,未来还可能发生,我们要十分警惕。尽管我们粮食储备机制为应对这种情况做好了准备,但尽可能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以免造成社会影响和不应有的损失。  

  

今年粮食总产预计和去年相当


  

  中国经济时报:全球疫情扩散、南方洪涝会否影响整体粮食供应导致价格上涨?

  

  姜文来:今年的粮价走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增添了最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情况来看,我们已经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夏粮获得丰收,从粮食长势来看,如果没有大的灾情,秋粮丰收在望,今年粮食总产预计和去年相当,乐观估计高于去年,这就为国内粮价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但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什么时候能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还是未知数,一些粮食出口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粮食进口国又增加粮食进口量,增大了国际粮食供需缺口,粮食价格上涨是一种必然。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进口比较大的大豆来说,影响更大些。

  

  南方洪涝对我国粮食整体供应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更不会引起粮食价格的上涨。今年南方洪涝严重,是历史上比较严重的一次,但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是有限的。从局部地区来看,受灾严重地区出现一季绝收,大部分地区一季出现减产,只是受灾的省份粮食产量会有所波动,对全国的影响并不显著。1998年我国遇到了南北大洪水,灾害严重,但当年粮食产量为51229.53万吨,达到当时历史最高水平,洪涝对我国粮食总产影响不大。当然,如果没有洪涝,粮食产量会更高。  

  

大豆缺口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人口大国,解决百姓一日三餐吃饭问题是硬道理,目前我国三大主粮供需情况如何?由于受国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量依靠进口的大豆会否出现供应短缺或价格暴涨现象?

  

  姜文来:玉米、小麦、大米是我国三大经济作物,特别是小麦、大米是我国的主粮。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粮食供需尽管处于紧平衡状态,但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出现短缺从而导致价格暴涨的可能性非常小。我国玉米供大于求,进口率不到2%,小麦、大米自给率97%以上,进口率也不到3%,进口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这为我国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大豆严重依赖国际市场。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81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进口量接近中国生产量的5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中国大豆消费量占全球的30%左右。大豆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肉蛋奶生产离不开蛋白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人民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肉蛋奶的需求会更大。

  

  据预测,我国未来对大豆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在国内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从国际上进口大豆是一种必然。过去我们大豆进口国主要是巴西、阿根廷和美国,这些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这或多或少对其大豆出口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目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从美国进口大豆也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寻找更多替代国来分散大豆进口可能带来的风险。

  

  从总体来判断,大豆价格会呈现稳中震荡态势,不排除大豆价格上涨的可能,对此我们要十分警惕,预防大豆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肉蛋奶价格波动,为“六保”“六稳”做充分的准备。


促粮农增收是稳粮价应有之策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丽敏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粮食价格波动事关民生,因此,有必要时时察势并适时调整政策走向稳定需求。

  

  近期,粮食价格出现回调。截止到8月28日当周,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下跌33元/吨,周跌幅为1.67%,与之相对应的现货收购价也开始下调。同时,前期在玉米涨价中获益的小麦,在最近一段时间业已开始回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秋收到来之际,受多重因素影响,粮食价格会出现波动回调,但总体来上将会趋于稳定,国家亦会加强监控市场及时调控库存稳定粮食市场。  

  

粮食价格会出现回调但幅度不大


  

  自今年3月以来,玉米价格涨幅就超过20%,6月以来,小麦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不过,近日有了新变化。在8月20日结束的临储玉米拍卖第13期拍卖会上,平均成交价为1959元/吨,与7月份相比有所下降,而玉米的零售价会受到临储拍卖的影响。且农业农村部追踪的农产品价格变化数据显示,8月2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1.85,比前一天下降0.03个点。总体来说,即粮食价格开始出现下调。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前期社会大众对市场的误读、误解导致了粮食价格预期上涨,再加上部分地区农民惜售、贸易商囤积粮食,导致粮食价格出现上涨,现在出现了下跌其实是市场的真实反应。

  

  然而,粮价火爆的行情并不会一直持续,或许从9月份开始,不管玉米还是大豆,其价格都将迎来新一轮的下跌。

  

  “9月份,随着秋收的到来,局部地区或者个别的粮食种类会出现价格回调,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因为稳定粮食价格‘力量’还是很强的。”李国祥说。

  

  自2018年以来,国内粮食的人均持有量已经达到472公斤,远远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标准线。不但如此,国内的粮食储备也令人心安,三大主粮的库存消费比也高于国际粮农组织17%—18%的安全标准线。可以说,我国的粮食储备,即便是处于极端时期时,也是足以自给自足的。

  

  不过,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内粮食价格并不具备大幅下跌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韩杨认为,短期内粮食价格走势还是看需求变化。

  

  她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前期受需求抑制略有影响的猪肉等肉类消费需求在快速恢复,猪肉产能的快速提升和加工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下游需求带动产业链上游的原料——饲用玉米和工业用途玉米消费增加,影响了近期价格变动,但消费需求的实际增加量是相对平稳的。”  

  

促粮农增收是稳定粮价的应有之策


  

  “谷贵伤民,谷贱伤农。”秋收到来之际,粮农的收益影响几何?又如何进一步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大众所需呢?

  

  韩杨表示,近年来,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都在上涨,增加了种粮成本,粮食价格一直在低位平稳运行,农民种粮净收益在成本和价格之间两头压缩。尽管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等,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但种粮农民收入增长更主要依靠市场的变化。

  

  在李国祥看来,今年的玉米价格应该会比去年高,就算是出现回调也应该好于去年。“建议粮农们在秋粮上市后,价格合适就抓紧卖。避免之后出现更大的价格波动,蒙受损失。”

  

  而想要提升粮农收益,韩杨认为,关键在于对农民的支持。

  

  第一,可以思考在符合WTO规则情况下,探索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或者是种粮产业的支持力度,合理利用规则加大对农民的支持。

  

  第二,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来看,将社会服务体系做得更到位,对农民的服务支持可以从公共服务或者生产服务体系入手支持。

  

  第三,在产业链上下游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种粮农民赚取更多的收益。

  

  韩杨建议,“以往农民可以组建合作社的方式集中买卖农资、农产品农业服务等提高议价能力,也有农民集体入股下游企业依靠下游企业的分红或者是下游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购销订单等方式,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稳定保障农民收益。也可以对那些带动农户、与农户有购销关系或者入股关系的企业给予一些政策性的金融信贷、保险等支持措施,这有助于激励企业带动种粮农民共同规避市场风险,也能一定程度保障粮农的收益。”

  

  她强调,提升粮农利益是保持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才能促进市场供需平衡,进而稳定粮食价格,更好地保障民生所需。




热点链接

●马建堂:深切缅怀孙尚清同志 不断提高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本领


●圆桌丨紧扣关键词 开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局


●热点丨一个月两场房地产座谈会力促落实长效机制


●普惠金融“贷”动小微企业“活”起来


●新闻洞察丨教培机构:走到“生存向左、变革向右”十字路口


●国研丨魏际刚: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解读丨长三角: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标杆


监  制丨王忠宏   王  辉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