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焦点丨筑牢经济恢复根基须再加把力

周子勋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6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省高碑店、涿州考察时强调,要实施好稳经济各项政策,注重用改革办法解难题激活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洪群联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稳增长保就业一揽子措施和助企纾困政策,随着疫情防控逐渐转好,叠加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


  “积极变化表现为经济复苏势头显著,尤其是供给侧恢复较为明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对本报记者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从投资结构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表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从贸易结构看,民营经济的活力在逐步恢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特征也比较明显。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远超总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各类支持政策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8.3%、31.4%。


  可以看到,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疫后的上海制造企业正逐渐恢复元气。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凭借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网络运维平台等优势,率先实现复工复产。上海甲佳智能科技公司负责人王洪涛告诉本报记者,“疫情影响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有效解决了员工人手不足、产业链复工步调不均、订单积压产能不足的痛点,这正是智能制造的优势之一。”


  尽管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但是根基并不牢固。王志刚指出,当前,供给侧复苏受到需求侧乏力的拖累。比如市场需求依然乏力,消费处于负增长,通胀指标也印证了这种趋势。此外,就业尤其是青年就业压力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综合因素导致上下游利润分化。从工业增加值结构看,上游行业效益更多得益于资源品价格上升因素,同时也带来下游产业的成本压力。从价格看,企业进项价格增速高于销项价格增速,意味着下游企业利润空间收缩,可能会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要减缓这种分化局面,就必须做好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采取必要的降本增效政策,减轻企业各类成本负担。


  “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虽有边际改善,但增长动能放缓趋势尚未扭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和百强房企单月业绩还不乐观。”洪群联说,由于疫情、俄乌冲突、贸易壁垒等诸多因素,近期煤炭、油气、矿产资源、化工等上游行业产品价格上涨、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对下游行业正常经营和投资形成干扰。


  王志刚认为,要加快经济复苏,除继续贯彻好已出台的各类宏观政策外,还应该关注需求侧复苏,尤其是提振国内居民消费市场。地方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关注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人群的消费状况,在符合救助条件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对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产品销售给予精准的政策支持,以绿色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洪群联建议,下一步政策应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把减税降费等措施落到实处、执行到位,财政、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再大一点;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包括保障内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进一步放开汽车制造等领域外资占股比例限制,研究出台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外资和激发民间投资;三是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优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等。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时报时评丨刘卫民: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两个底层逻辑

●稳投资促消费在行动④丨充分发挥大宗消费的提振带动作用

●区域观察丨高铁第一省是谁

●视点丨大幅加息 美联储意欲何为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