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洞察丨铺路架桥 畅通1076万毕业生就业路

李海楠 王丽娟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聚焦人力资源服务稳就业促就业




编者按



  稳就业、促就业,人力资源服务潜力正待挖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化就业服务供给,切实增强促就业实效。7月份,高校毕业季如期而至,如何引导超千万规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怎样服务就地就近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就业?又该如何挖掘灵活就业潜力?深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重要吸纳就业的行业领域能否消纳巨大的就业需求?本期新闻洞察聚焦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敬请关注。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2022年毕业季来临,1076万高校毕业生将要走出“象牙塔”,站在了就业市场的“大门”前。

  

  尽管政策面以及政府工作目标早已对史无前例的千万级规模高校毕业生未雨绸缪,但对于企业招工和毕业生求职二者间有着重要桥梁作用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而言,“大考”才刚刚降临,铺路架桥畅通1076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路使命在肩。

  

  为指导各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优势,为就业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毕业生集中推荐优质就业岗位和多样化就业服务。  

积极沟通  主动缓解市场与毕业生结构性矛盾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被视为全年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环境影响下的中小微企业用工需求下降遇上持续增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匹配结构性矛盾依旧凸显,共同构成了2022年应届毕业生面临的现实境遇。

  

  佘宇提醒,今年1076万新增应届高校毕业生叠加近两年来的毕业生,让就业需求持续增长。“如何引导毕业生实现有效就业,从而匹配好企业用工需求是关键所在。”佘宇说,根本性破解企业招工与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难题,推进实施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必不可少。

  

  在佘宇看来,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向平台经济、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积极主动缓解用工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继续深入实施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社保优惠政策等都应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部此前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校长访企拓岗,本身就有意从学科设置角度促使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二者之间更加匹配。”佘宇认为,客观而言,也折射出目前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而在赵煜霏看来,弥补这一空间须从发力人力资源服务业着手。她在某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积累了近10年的职业经验,曾主持和参与多个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和大厂之间的就业匹配专场。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才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应该为求职者提供服务的准则。”她告诉本报记者,从实践经验来看,很多毕业生只是一门心思想要进入知名企业,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否能够适应大厂的需求。

  

  赵煜霏说,现实中由于求职者对专业和应用的不熟悉导致出现“无用武之地”的无力感现象比比皆是,“这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方向有待调整的问题,比如,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等;另一方面也为连接用工和求职二者之间的需求匹配提出了挑战。”  

共同发力  携手引导毕业生做好求职“选择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服务就业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通知》要求,持续举办“国聘行动”、“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进企业等专项活动,重点帮扶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实际上,自5月中旬开始,“国聘行动”走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活动就已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国聘行动”已吸引首批1290家用人单位发布7万个优质岗位需求。

  

  据本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国聘行动”期间,全国24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举办网络招聘会、走进园区宣讲招聘等系列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促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精准对接,积极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此外,为主动应对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日前也全新升级上线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24365就业平台”)。平台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为一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从岗位信息发布、简历筛选到面试通知、网上签约的招聘全周期服务。

  

  截至目前,“24365就业平台”与32个省市、729所高校和11家社会招聘机构实现互联共享,累计提供岗位1124万个。目前已有519万名2022届毕业生和55万用人单位注册使用。

  

  北京语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赵婷婷和孙晓洋早在上个月就分别参与了“国聘行动”的线上专场招聘,也各自在“24365就业平台”注册了信息,二人目前均拿到了来自两个平台共计4份招聘意向。

  

  “这些意向中既有外资公司的助理,也有中资公司的翻译和产品推广等岗位。”赵婷婷告诉记者,让她最感兴趣的是一家参与“一带一路”政策咨询的中资公司,“这有助于我将主修英语辅修意大利语和法语的6年努力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相比之下,孙晓洋则陷入了择业困难。在他拿到的求职意向中有国企、私企,也有外企。而参考公务员走向体制内也在他的考虑范畴内,“也许我还会继续参加几个招聘,希望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我作出最后的决定。”他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服务积极作用得以体现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帮助毕业生在众多选择中筛选出相对最优项。

  

  “看似是多项选择题,实际上对于对未来有着明确职业规划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本质上是从众多可选项中择优的单项选择题。”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创业导师刘永印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新月异,越来越需要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作出明确判断,这就需要学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多方共同发力,多提供就业见习机会,强化校企联动,最大限度帮助毕业生获得宝贵的就业储备经验,甚至真正获得就业机会。



强化农民工稳就业与灵活用工实效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疫情之下,农民工群体就业状况牵动人心。创新灵活用工、带动灵活就业则是稳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多个重点群体就业规模的有力抓手。在通过稳定整体就业助力稳经济大盘的综合背景下,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维持一定规模以及充分挖掘多种就业方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正成为当前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的“定盘星”和“驱动器”。

  

  其间,充分调动和激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纽带作用十分必要。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优势,为就业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其中为积极助力农民工稳定就业、创新发展灵活用工服务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稳定务工规模  确保农民工就业稳定



  今年以来,千方百计稳定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年初积极推进各大公共服务项目吸纳城市返工农民工群体就业,还是近期推动实施的重大项目“以工代赈”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均凸显符合农民工务工趋势变化的项目投放意图。

  

  如何确保信息对等和畅通,让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群体及时掌握用工需求对于项目落地至关重要,这也是人力资源服务应该大有可为之处。

  

  “作为连接用工需求和务工需求二者的服务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理应重点加强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采取一切可为举措拓宽农民工群体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背后涉及区域间的协调和共同发展。做好用工与务工间的衔接会让项目实施效果事半功倍。

  

  如今,农民工更趋向于在本地就业。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同比增长2.4%,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呈现“本地农民工增速高于外出农民工”的特点。数据显示,2021年,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比上年增加213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比上年增加478万人,增长4.1%。

  

  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农民工待就业群体,另一方面是就地就近的务工趋势逐渐显现。

  

  “这就要求在确保稳定的务工规模不出现大幅波动的同时,要精准对接用工需求的趋势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不断推进,在项目分配上更加侧重中西部地区,“这与外出农民工群体的流动轨迹相一致,也有助于就地就近对接农民工群体就业。”

  

  贾若祥举例称,比如,在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大交通网密度的一系列工程实施中,以工代赈的机制会促进当地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增收。

  

  《通知》也提出,将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脱贫地区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广泛开展对接合作,通过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等多种方式,形成常态化就业帮扶合作机制。

  


灵活创新服务  为灵活就业群体添保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其中,一些平台外卖骑手达到400多万人。在平台上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另有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多万人。综合测算显示,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到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灵活就业。

  

  通过各种平台和创新灵活用工促成灵活就业,正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以各种形式蓬勃展开。其中,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成为遍及城市农村地区拉动灵活就业的共同点。

  

  毕竟,平台经济的新场景和新应用让就业形式开始呈现出多样灵活的特征,惠及行业也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比如,快递、货运、网约车、外卖配送、家政服务、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在内数以万计、种类丰富的就业岗位。

  

  对于超过2亿的灵活就业群体而言,及时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必不可少。《通知》提出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餐饮、快递、家政、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招聘、培训、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专业服务,维护好劳动者就业权益和职业安全。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适应就业多样化需求的灵活就业平台,广泛发布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各类需求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大趋势之下,数字经济时代也为平台经济创新灵活就业岗位和吸纳灵活用工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也促使平台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蓄水池”。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创新灵活用工服务,陈秉正认为,从就业保障角度分析,唯有将持续涌现出的新业态从业者纳入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体系,才能带动更多就业,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比如通过强化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平台经济,创造和吸纳更多就业,是当前确保巨大就业需求落地的有效手段之一。”陈秉正说。



以更精准的服务  解决用工结构性矛盾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丽娟



  “上至高级技工,下至普通技术工人,都越来越难招了。”福建澳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招到了,还要培养三四年才能上岗,而且三、四线城市很难留住技术型人才。“这种情况造成了我们永远都在招人,却永远都不够用的状态。”倪晖说。

  

  近几年,高技术人才难招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高质量的技术工人,而我国的技术人才培养还比较落后,造成了供需不匹配的矛盾。

  

  这种现象不光出现在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领域也一样。“我们现在特别缺工,尤其需要酒店管理人员。”北京一家酒店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服务行业人员流动比较大,疫情发生这几年人员流动受限,招工就比较难。“我们需要有经验的年轻人,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中。但前来应聘的年轻人很少。”

  

  对于应聘者来说,求职也自有难处。今年50岁的张女士想找一份住家保姆的工作。“家政服务市场上都是中间机构代招,上班时间、工资待遇等各方面全部达成共识不容易,而且还要抽取一定的佣金,所以也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她告诉本报记者。

  

  用工结构性矛盾在疫情反复刺激下更为凸显。比如,今年年初,比亚迪济南项目用工缺口2.5万人的消息引爆用工市场。每年春节后企业用工高峰都会出现企业招工难,而较多求职者却表示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就业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目前用工的最大问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初浩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高中或者本科院校毕业后无法胜任一线生产类岗位,进入企业之后还要从最基础的学起,成长周期长、工资低,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导致生产制造行业招工很难。同时,很多企业也不愿意从头培养技术人才,不仅培养成本高,留人成本也高。这两个短板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供不应求,企业出现技术工人缺乏。

  

  解决用工的结构性矛盾需要多方合力。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从长期来看,在宏观上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供给端职业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在微观上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从短期来看,必须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加快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优势”“打造更优、更便捷的线上招聘服务平台,满足各类求职者就业择业需求”“积极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等多项要求。

  

  用工结构性矛盾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因起步晚,行业发展较为缓慢。比如,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功能基本具备,数量基本充足。

  

  “以往用工企业招聘都是以个体为单位,需求也分散,人力资源企业也很难了解企业的需求,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正好解决了这个短板,让人力资源机构能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宁波众信人力资源公司运营总监姚伟认为。

  

  持续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挑战,使企业劳动关系领域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用工成本增加、企业合规用工存有隐患等问题,也使招工难与缺工并存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对于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发展,还要将建设综合性、规模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就业、创业、培训等“一站式”“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作为主线。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6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 经济复苏速度加快

时报时评丨多用超预期政策工具助力稳经济

解读丨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

关注丨数据安全成为工业转型升级重中之重

金融助力稳经济大盘⑦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北京银行答卷

学者观察丨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