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回升再发力④丨多渠道谋划促进青年群体就业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二季度,受疫情反复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青年人群就业压力较为突出,须多渠道谋划、精准施策,千方百计挖潜就业市场,扩大青年群体就业边界,为就业“蓄水池”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会议要求,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59%,符合时序进度。
但同时,数据显示,6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上升至19.3%,表明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较大。
“青年群体覆盖范围广,包括高校毕业生、青年农民工群体以及脱贫地区的适龄就业群体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最大且最受关注。
图片来源:新华社
“高校毕业生肩负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劳动力的供应,且与企业生存、产业发展关系密切。”汪浩认为,受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冲击,行业用人需求有所下滑,客观抬升了失业率,但本质原因仍是用工与求职双方存在结构性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是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发力的重点。从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来看,传统专业的毕业生规模依然较大,比如文科类专业和传统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较多。
佘宇认为,对于现阶段急需的基础性人才,比如AI、新技术领域的毕业生规模,在整体毕业生结构中占比不足,导致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
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成为稳就业相机抉择最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真金白银”的实惠直达企业也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条件吸纳更多就业。
此次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宏观政策意在从稳增长的角度维持就业稳定,其中,稳就业不仅需要政府积极科学决策,激活和畅通市场求职与用人需求,更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汪浩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提供了可能。
汪浩表示,近年来,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释放了新的市场空间,成为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发力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也让就业群体有了更多选择。
此次会议也释放了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积极信号。会议指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应届毕业生胡光育,通过参加青年创业培训成功在一家知名数字平台注册了电商账户,同时组建了近20人的初创团队。
“除财务方面交给有资质的人打理外,从库房、进货、销售到线上运营和推广的岗位人员,都是近两年的毕业生。”胡光育坦言,平台在初创维护时确实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渠道沟通和货品质量监管参差不齐,也为此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但他坚信,“随着国家对平台经济的治理,包括员工福利和管理运营都会更加规范。”
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能进一步增加就业渠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向本报记者表示,灵活就业正在成为吸纳更多群体就业,包括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他认为,通过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将进一步促进灵活就业。
“为自主创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也将创造出更多更有质量的就业途径。”陈秉正说,这也是当前扩大青年群体就业边界的必然举措。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