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丨一只“致富鸡”的“三笔账”

杨益波 孙勇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益波 ■孙勇



  天刚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拉克乡农户赖兆新还没来得及洗脸,就忙着赶去鸡舍。灰顶白墙的鸡舍一字排开,掩映在林海松涛中。


  赖兆新所在的公司叫“喜德县艮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土鸡、五黑鸡等优质食用肉鸡的养殖和销售。这个坐落在海拔2600米的喜德县北山乡自都村养殖基地,是宁波海曙区援建项目“喜德艮田禽类养殖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四川攀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


  “以往,养一只鸡只需算一笔账。”艮田农业科技总经理王绍波告诉记者,在喜德县养鸡,目光要放得更远,产业链要拉得更长。“咱现在不仅出售肉鸡,还发展科学利用鸡粪还田、阳光换钱的高效生态农业,养一只鸡可以算‘三笔账’。”


  “每个鸡舍占1亩地,年产7万只活鸡,按照批发均价每斤10元来算,1个鸡舍每年亩均产出超过500万元。”在王绍波看来,卖鸡换钱只是“三笔账”里最基础的一笔。


  第二笔是生态账。“过去清理鸡舍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大量鸡粪,不仅味道不好闻,还到处湿漉漉的。”王绍波说,现在他们肉鸡产生的废弃物全部排在垫料上,每隔几天只要翻动一次,垫料便能高效降解鸡粪,抑制病原微生物,养鸡也就能做到无臭、无蝇、零排放。“这些与鸡粪尿充分混合的垫料,通过鸡粪还田实现垫料成本的回收,每吨基质能增收1000多元。”


  孵化、防疫、繁育……肉鸡养殖的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这个问题曾困扰王绍波许久,但最近一个人的到来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下了。这个人是徐俊辉,是个在光伏行业中摸爬滚打10多年的四川汉子。


  徐俊辉说,产业园所在的自都村光照条件得天独厚,每年满足光电转化时间占到一年的70%以上,特别是在光照强烈的高海拔地区,光电转化效率能达到3%以上,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我们初步打算在每个养鸡棚的屋顶铺设660平方米左右的太阳能光伏板,这样一来,每个鸡舍相当于一个小‘发电站’。产业园建成后满打满算,不仅能在电能方面自给自足,每年卖电的电费就超过1100万元,这是第三笔账。”王绍波说道。


  赖兆新今年刚好70岁,以前只能打打零工、在家帮忙带带孩子,收入很不稳定。如今建起了产业园,赖兆新便成了“艮田农业”的“鸡将军”,3个鸡舍每天各巡逻5次,其他时间自由安排,每月就有2400元收入。


  “我们孵化好鸡苗,卖给农户。由他们放到山林里散养,同时制定养殖标准,开展技术指导。长成后,肉鸡经我们统一回收,对接销路。”王绍波说,项目落地后,通过“公司+集体+农户”模式,已带动当地村民合作养殖78户,直接雇用村民35人,户均增收3000元。


  作为宁波海曙区东西部协作项目之一,喜德禽类养殖产业园还享受到900万元的协作专项资金。“这笔资金投入项目后,将按照每年5%-8%的比例给北山乡的脱贫户、边缘户以及监测户进行分红,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收入。”喜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宁波市海曙区驻喜德工作组组长曹磊表示。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7月份金融数据下行 有效需求仍待改善

●时报时评丨从信贷结构演变和趋势看未来投资重点

●民生论谈丨攻克核心种源“卡脖子”难题

●智库丨以稳定消费预期为重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权威访谈⑦丨王义桅: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球化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