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经济思想伟大实践⑦丨吕炜: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

吕炜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核心提要



  

  应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定位,推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应着眼全局、应对变局,坚持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用好战略优势,努力实现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

  

  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牢牢掌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 吕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关系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和科学判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并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从时代价值、基本定位、战略优势、主动发展等多个方面,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进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全面理解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全面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亟须转变发展方式来解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阻隔。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多点突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历史机遇。因此,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均衡,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时不仅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因此,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图片来源:新华社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世界经验来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了高收入经济体。取得成功的国家大多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的国家,而遭遇经济停滞或者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的国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变化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因此,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经济发展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定位



  

  迈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将逐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将实现由量到质、由大到强的一次大跨越。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应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定位,推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高质量发展不是对某一领域的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新发展理念的有机互动和“五位一体”战略的整体推进。这决定着高质量发展不应只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侧重量的积累转向重视质的提升。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推动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高质量发展不是仅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对所有地区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我国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各不相同,在新发展阶段破解发展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必须精准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调研都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战略性思考和发展要求,鼓励各地区立足比较优势,抢抓历史机遇,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方面,实现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地区禀赋差异,避免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或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规划发展模式。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加快动力转换、效率提升、结构优化。另一方面,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让各地区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根据各地区的条件,按照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思路,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高质量发展不是对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全面贯彻的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必须长期全面贯彻的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发展环境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发展条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进一步看,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实现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和瓶颈,例如,传统的发展方式存在一定的惯性、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突出、政府治理方式仍待优化、现有体制机制存在一定的障碍等,跨越这些重要关口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用好用足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优势



  

  习近平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应着眼全局、应对变局,坚持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用好战略优势,努力实现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

  

  要深刻认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优势,深刻阐明我国发展仍具有五个方面的战略性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这五个方面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既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科学研判,也是指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既是对于国家发展全局、长远走向有着关键影响的主要有利条件,也是新阶段继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有利条件。

  

  坚持战略思维,用好用足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优势。战略思维是战略地认识问题和战略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工作当中对具体的现实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表明战略思维对于努力实现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一,把握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要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应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棋局中,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因应情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策略。其二,实现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要找准切入点,聚焦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着力点需立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推动生态保护、深化改革开放和保障人民共享,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优先布局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其三,推动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要从具体问题抓起,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把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改革方案落地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逐层细化、精准有效,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改革方案和改革路线,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体系、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其四,做好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要有底线思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制定政策要充分估计最坏的可能性,坚决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底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础。

  

  

牢牢掌握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主线



  

  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习近平指出,要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自己的事,就是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牢牢掌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统筹研究布局,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其一,以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化,党和国家始终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推动一系列创造型、引领型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应继续在国企国资、财税金融、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扩大内需、城乡融合等重点改革领域攻坚克难,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对外开放型经济体制、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其二,在创新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活力。在新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支撑。要始终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以高质量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其三,稳中求进,精准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稳中求进是新时代我国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关键是紧密联系形势的发展变化,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作部署,正确认识和把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好稳政策、稳大局、稳预期,打牢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

  

  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要求和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更加需要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技术进步的方式已经从消化吸收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新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涉及的主要是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不可能仅依赖于引进和模仿,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这表明,新发展阶段所要求的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关键在于通过创新带来效率革命和动能转换,关键在于依靠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所以,我们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牢牢掌握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二是把安全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打造高水平安全,关键是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维护好生态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切实增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保障我国产业安全。三是把共享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习近平指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主动而为、超前部署,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十四五”时期,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增进人民福祉的主动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原校长、经济学院教授)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权威访谈⑧丨顾学明: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时报时评丨充分挖掘大宗商品消费的带动作用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丨保民生、促消费 “真金白银”支持再加码

●焦点丨塑造辽宁振兴发展新优势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