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经纬丨开好局起好步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尤为关键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编者按
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让更多市场主体重新回到稳定的增长预期之中,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尤为关键。目前,市场主体亟须得到哪些政策支持?如何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深度分析。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把脉定调。其中,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备受关注。
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当前,稳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尤为关键。特别是,预期转弱已经成为紧迫的问题。市场预期趋弱、信心不足可能导致企业不敢投产、投资,居民不敢消费,由此进一步延长和放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带来的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旨在尽快改善微观主体的市场预期,推动供需两端相互牵引、协同发力进入复苏轨道。
释放提振市场信心的积极信号
经济发展是生产能力“硬实力”和市场信心“软环境”的综合结果。
“市场信心对经济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企业家对市场信心不足,就会影响发展意愿,影响企业扩大再投资或者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消费者信心不足,就会节衣缩食,减少消费,影响扩大内需,经济就不能很好地循环起来。因此,只有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才能尽快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许召元告诉本报记者。
同时,市场信心对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有较大影响。近期,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各项纾困解难政策,而这些政策要真正发挥实效,须降低市场主体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发展信心,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今年以来,市场预期有所恶化,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下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降至2020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扩产投资的意愿并不强烈。
许召元也表示,疫情等因素对市场信心产生了不小影响,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经历了收入大幅下滑甚至停业的冲击,此外,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也对不少行业的市场信心产生了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子文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释放了两大积极信号。一是全面提振居民消费。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消费。这将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意愿,推动释放消费潜力。二是有效带动企业投资。会议重点强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再次表明,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决心,有利于改善企业家预期、重塑市场信心。
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导向在很多方面都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许召元指出,一是明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这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轴。二是再次明确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有助于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三是提出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短板项目建设,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等,从多方面为明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未来,如何让更多市场主体不再处于患得患失的不确定性状态,重新回到稳定的增长预期之中?如何提振市场信心?
在李子文看来,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可持续性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对积极的政策导向形成稳定预期,防止政策大起大落,才能真正起到改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许召元认为,当前,提振市场信心的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方面,是发挥收入增长的“长板效应”,促进普遍的收入增长。只要收入能普遍增长,消费信心和相应的企业信心自然会增强。在实体经济中,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增长是“齐步”式的,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只要其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国际竞争力持续上升,能支付的工资水平持续增长,在就业比较好的情况下,其他各行业的收入水平都可以相应地受益,都可以获得普遍地增长。
“当前,我国具有充分发挥这种‘长板效应’的基础条件。一是实体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强,特别是仍有较大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空间。二是疫情过去后,我国扩就业的空间较大。因此,在明年经济工作中,一方面,要着力扩大就业岗位,特别是大中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对服务业的就业创造和吸纳能力,打造‘就业友好型’城市;另一方面,持续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保持劳动收入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效地促进普遍的收入增长,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循环。”许召元表示。
大力提振信心 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就是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来,加快促进经济恢复,推动高质量发展。而确保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就在于多方统筹形成合力,保障市场主体发展心理预期稳定。
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其中,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正是解决当下经济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从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到如今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反复强调提振信心重要性的原因。
“信心就是定心丸,信心就是稳定器,信心能够稳定市场情绪,改变市场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能够为经济复苏积累势能,促进经济稳步快速回升。”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关键在于稳定的经济环境、积极的经济政策、开放的统一市场、优良的营商环境、活跃的市场主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一方面,要在正视经济面临实际困难挑战的同时,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要有力、有效,落实、落细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促进政策红利释放。此外,财税、金融等政策要协调配合,加大受困行业企业和群体的帮扶,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稳定发展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通过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能够进一步促进消费、投资扩张,带动内需恢复,促进经济加快进入良性循环。”周茂华说。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要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在新一年要持续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各地要在科学精准防控上持续用力。其次,要加强依法治国,给老百姓一个透明、公正、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投资、居民消费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来,加快促进经济恢复,推动高质量发展。”晋商创投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韩瑾对本报记者表示,各级政府要敢于担当,要有所作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在多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和就业水平,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优化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安心发展
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房地产、平台经济等多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积极信号。比如,对于房地产行业,会议提到,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对于平台经济,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对于广大市场主体来说,信心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桶黄金”。随着2023年大幕的拉开,要让更多企业迸发活力,要让更多市场主体放心、安心去做。
韩瑾表示,要让更多市场主体“放手去干”,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扩大税费减免的范围、减少繁琐及不必要的步骤,降低企业缴纳税费的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推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从而帮助小微企业经营健康发展。
周茂华表示,为受疫情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多的市场主体纾困,帮助其渡过难关,要适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有效需求。同时,要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与重点新兴领域支持。此外,还要不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苏剑表示,首先,良好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公正、透明、稳定,要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其次,政策要稳定,打造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再次,要加强市场环境方面的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提升市场创新和经济运行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周茂华表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完善法律制度、规则,构建统一、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进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