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说新语丨整治演出市场“黄牛”乱象初显成效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夏金彪
近日,“周杰伦演唱会前‘黄牛’集体退票”的话题冲上热搜。10月12日-15日,周杰伦的演唱会在上海举办,演出门票一票难求。本指望借周杰伦演唱会大捞一把的“黄牛”,这次在“强实名制”监管下却栽了跟头。
今年以来,国内各类大型演出活动迅速恢复,满足了观众的文娱消费需求,也为推动文旅市场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影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票房收入20.05亿元,其中27%来自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该类演出总场次121场,票房收入5.41亿元,观演人次达83.66万人。
可是,大型演出期间伴随的“黄牛”囤积门票、价格炒作等乱象也扰乱了演出市场秩序。演出市场的“黄牛”现象由来已久,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活动主办方把销售状况不佳的剩余门票低价打包给“黄牛”,以减少经济损失。同时,由“黄牛”兜售门票,也是演出方进行广告宣传的一种手段。
随着电商时代的全面到来,“黄牛”也“鸟枪换炮”,出现了靠软件等技术手段抢票的“黄牛”。“黄牛”们囤了不少门票,尤其是一些热门演出期间,门票炒至天价;“代抢费”高过门票;官方平台门票秒空,二手平台却余票充足等畸形现象引发消费者不满。
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以压缩“黄牛”的倒票空间。《通知》还提出,要联合属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打击“黄牛”炒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今年9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又联合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公开销售门票数量的比例再次提升,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同时还强调每场演出实施“票、证、人”合一的“强实名制”,并要求主办方严格落实。
此前,不少演出主办方在落实“实名制”上并不到位。虽然表面是实名购票、实名入场,但“可以转赠一次”的票务规则为“黄牛”倒票打开了方便之门。所谓“可以转赠一次”的票务规则指的是,最初购票绑定的身份信息如果是甲,甲“可以转赠一次”给乙,只要修改录入乙的身份信息,乙就成了这张票的新主人,到时候就能顺利入场。
此次周杰伦演唱会,在监管部门的督促下,主办方严格落实“强实名制”,不允许“转赠”修改录入信息,“黄牛”囤积的票无法“转赠”,只好选择退票,如果退票超过一定的时限,还可能被收取一定的退票手续费,这样就使“黄牛”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业内认为,此次“黄牛”集体退票事件,标志着在“强实名制”的监管下,整治演出市场“黄牛”乱象初显成效。随着我国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强实名制”有望在演出市场中广泛推行。
需要指出的是,“强实名制”只是压缩了“黄牛”的生存空间,还是很难杜绝市场上存在的“黄牛”现象。演出市场涉及多方利益,整个链条上的相关方都有可能与“黄牛”存在利益关系,比如,实名代抢已经成为“黄牛”的新业务。因此,还需着力文化供给端改革,相关文旅单位和主办方应加大演出活动的高质量供给。同时,防范“强实名制”下引发的过度收集数据、隐私信息泄露等风险。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