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带一路”这十年•述说丨擦亮“绿色名片”共建“绿色丝路”

赵姗 中国经济时报 2023-11-07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家会议中心共同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论坛聚焦“共建绿色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助力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论坛发布了三项成果,分别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中亚区域绿色科技发展行动计划。


  十年征程千山万水、十年风雨携手并肩。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重要举措。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随着绿色“一带一路”共建成为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当中的引领作用也将更加凸显。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底色将更加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将达到更高水平。



“一带一路”绿色共建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据了解,10年间,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彭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当中,中国始终注重贯穿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围绕绿色发展开展了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共建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


  “随着绿色‘一带一路’共建成为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当中的引领作用也将更加凸显。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底色将更加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将达到更高水平。”彭波说。


  10年间,中国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帮助共建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帮助共建国家加强绿色人才培养,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目前,已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3000人次。中国制定实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帮助共建国家建设了一批清洁能源重点工程,为所在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郧文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共建“一带一路”,复兴了伟大的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地区正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和谐、更加安全、更加绿色。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中国理念随着“一带一路”共建项目落地生根,获得全球广泛认同。


  10年间,各方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对话,分享和展示绿色发展理念和成效,增进绿色发展共识和行动,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岳云霞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来,“一带一路”在绿色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顶层设计来讲,我国和诸多国家以及国际机构形成了绿色合作的机制协议、高端合作平台,促进了绿色合作的可持续和规制化。二是我国在国际合作当中,外溢了我国的“两山”理念。三是我国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了绿色合作和技术创新正向积极的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丰富实践正沿着“一带一路”跨越山海,通过一个又一个绿色项目助力当地发展,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面向未来,中国正以更加创新的方式和国际化的语言,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彭波认为,一是保证绿色发展的理念始终得到贯彻和执行,坚定地落到实处。二是保证绿色发展得到足够的资源投入。绿色发展在一定的阶段需要大量资源投入,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三是保障绿色发展和经济成长协同共进。绿色发展在一定阶段可能暂时迟滞经济增长,但是只要规划得当、措施有力,这方面的投入最终会得到回报。四是保证绿色发展真正造福人民。绿色发展的成果不能只由少数人获得,而应造福于全体人民,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的各国人民共享福祉。五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制度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不应该是短期行为,也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人临时性的工作,而是应该建立在制度的层面,通过法律法规及各方面政策,共同保障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穿越时空、长期可持续发展。


  “应该加强‘一带一路’下的政策沟通和人文交流,促进绿色发展方面规则机制、标准的交流,使得合作更加合规合法。未来,可以更多地引入三方合作,在促进绿色合作水平提升的同时,帮助我国规避一些风险和问题。在国际绿色融资、绿色金融合作方面须更加发力,为国际绿色合作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岳云霞说。


  郧文聚建议,一是进一步做大各项绿色发展导向的绿色合作实践活动,深化推进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在增加经济活力、提高发展韧性的同时,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绿色含量,为全人类注入绿色发展的自觉和自信力量。


  二是进一步做强区域生态产品生产供应链,着力自然生态本底功能改善与提升,大幅提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以支撑更大更好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缩短转化里程,为全球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提供更加富有雄心和实实在在成效的绿色共建创新成果,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任务贡献创新力量。


  三是认真落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持续深化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中亚区域绿色科技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多边、双边合作,用更多的绿色发展实际成效惠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一带一路”这十年•述说丨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

●“一带一路”这十年丨翟崑:坚持“一带一路”建设就是秉持经济全球化宗旨

●“一带一路”这十年•解说丨王微: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提供高效通道体系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