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9个微习惯让你认知升级


只提问题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你的思维开始转向如何解决时,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Lachel,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经授权发布


设计一个焦虑的篮子


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因为某些问题而感到焦虑。

小到一次任务的表现,大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工作和家庭的迷茫……诸如此类。

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但如果让它们充斥在大脑中,又只会徒增压力,对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正如我曾经讲过的: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其实是充斥在脑海里、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念头。

它们挤占了大量的认知资源,导致我们的前台资源枯竭,难以处理手头的事情 —— 这就构成了心理上的疲劳

如何缓解这个问题呢?

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部装进一个篮子里,告诉大脑:我已经把它们都记下来了,无需再去牵挂,从而把它们从后台释放出来。

具体而言:

1、每天设定一段焦虑时间,专门用来思考这些会引起你焦虑的问题,可以设定在中午、傍晚,以30分钟为宜,不要在睡觉前。

2、任何时候,当你脑海里闪过一些可能令你焦虑的问题,立刻把它记在笔记里,告诉自己:我已经把它记下来了,现在先不管,到时再一起解决。

3、等到了焦虑时间,就拿出这份笔记,按照上面记下来的问题,一项项去思考。

这里也要注意两点:

可以着重去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不确定性,可以试着重塑自己的认知。

4、时间一到,立刻把你所有想到的东西记下来,写在每一个问题的后面。如果已经成型了,就安排到待办事项里面,分配一个时间去行动。

这个方法可以起到两个作用:

1、把自己跟负面念头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减少它们对你生活、工作的影响和干扰。

2、通过给予自己我能够掌控这些念头的控制感,来对冲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失控感,从而降低焦虑程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上。


警惕时间黑洞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这一天好像没做什么,就不知不觉结束了

事实上,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时间都被两个时间黑洞吞噬了。

哪两个呢?

微信上的同步对话,以及漫无目的的网络浏览。

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让你的时间一点一滴流失,而你毫无察觉。

当你跟同事或朋友在微信上一来一往对话时,你实际上是什么都干不了的。

为什么呢?

很简单:你的大脑需要不断在对话-工作中切换,每一次切换到工作时,都需要至少几秒钟的时间重新进入状态 —— 而在这短短的几秒内,新一条信息又过来了,于是,重新读对话,组织语言,再重新切换状态……

不要小看这几秒钟,大量的几秒钟堆积起来,就足以让你的一整天变得一事无成 —— 而大脑无法觉察到这一点,因为它一直忙着切换状态,它会认为这一天非常充实。

所以,我有一个很多年来的习惯:除非我现在就想聊天,否则,我一定会要求对方把事情一次性讲清楚,发过来,等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时,再集中一次性回复所有信息,也就是化同步为异步。

这个方法看似毫无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它也许是最有效、又最容易被忽视的时间管理技巧了。

当然,这种方式对对方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要求你有求必应,那也许就不一定适用了。

这是第一个时间黑洞。

而第二个也非常常见:有时候,我们只想查一个问题,但一个个网页打开,往往就身不由己,等到意犹未尽地关掉网页,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小时、一小时。

对这个问题,我常用的方法就是设定边界

什么意思呢?

非常简单,我会紧紧扣住我想查的问题,每浏览一个网页,都问自己:我现在看到的这些,跟我想了解的问题有什么关联?

如果有,就打开笔记写下来;

如果没有,就立刻关掉。

等这页笔记已经足够完善,足够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果断结束浏览,让自己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用分段工作来休息

最好的休息是什么?

不是什么都不干,也不是看视频、刷信息流,而是让大脑去做不同的事情

举个例子。

我的工作台里,同时有好几个项目。

做课件、录课程累了,我就整理一会推理小说诡计;

整理累了,我就写一会软件教程和使用心得;

写累了,我就梳理一下最近读的书,检视和翻阅知识卡片,为新文章和新产品寻求灵感……

实在不想动脑了,我就看一会纪录片,让大脑放空一段时间;

或是整理文件,整理书架,做做家务……

积累一些微小的成就感,给大脑一些刺激,帮助大脑回血。

实际上,当我们觉得疲劳时,往往不是真的累了,而是大脑的后台积累了太多的垃圾文件,可能是跟当前工作相关的信息,可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是各种各样零散的念头……

所以,切换到完全不同的工作上,就相当于清空了后台,迫使大脑把注意力从旧情境转移到新情境,从而起到刷新工作状态的目的。

这些不同的工作之间,差异越大越好。

比如:创作性的工作(写文章、做方案、录课程),最好跟整理性的工作(对已有信息的加工)安排到一起;数据性、分析性的事务之间,最好穿插一些能启发和激发想象力的东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大脑。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彻底让大脑休息呢?

因为,除了深度睡眠,大脑实际上是不存在休息的:无论你是专注还是发呆,大脑的耗能都非常稳定 —— 大约是人体总能耗的 20%。

也就是说,只要你清醒着,大脑就是时刻在高速运转的,区别只是在于所激活的网络不同而已。

所以,真正的休息,不在于让大脑停转,而在于自主的、有意识地引导它,使用不同的网络,从而激发出最优的效率。


提出问题时,带上解决方案

这是我对团队伙伴的基本要求。

工作和项目里,一定会遇到不够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是对的。

但是,一定不要只局限在提问题本身,而是要多走一步,想一想:

这个问题从我视角来看,症结可能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尽可能解决它?

为什么呢?

很简单。

提问题,是一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

一个简单的思维技巧是:你能看到的问题,其他人很大概率也能看到,那么问题为什么还会存在呢?往往就是有其结构性的原因 —— 而不是谁手一挥,问题就没了。

所以,只有当你把思维转换为解决方案时,你才能看到更多你在问题本身上面,所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

这其实就是强迫自己把视角往整体、系统的方向去迁移,而不是只盯着一个点,见木不见林。

生活上也是一样的,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绝不会把我的时间,在抱怨问题上面浪费哪怕一秒钟,遇到任何一个问题,我都会遵循这样的步骤来思考:

1、这个问题重要吗?重要进入2,不重要就不用管。

2、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试着解决它?能想到解决方案,立刻去做;想不到,进入3。

3、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增进对它的理解,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全貌,以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有,安排时间去做;如果没有,把它丢入焦虑篮里,待有空的时候再去思考,或是向别人请教。

记住:只提问题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你的思维开始转向如何解决时,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思考问题时,先放上数据

大脑有一个缺陷:我们思考问题时,总是下意识地喜欢走捷径,把印象深刻的、容易想起的、比较熟悉的事物,拿来当成证据,从而扭曲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 这就叫做启发式

举个例子。

你觉得国内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

一个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跟生活在三线小县城的人,答案会一样吗?

一定不会。

因为他们的圈子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不同,故而被塑造出来的启发式也不同。

所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合理的做法,不是依赖于我身边的人,也不是依赖于常识,而是依赖于数据 —— 查一查统计局的数据,用它们来修正自己的直觉。

同样,当你作出任何判断、提出一个观点时,不妨先退一步,想一想:我想说的这句话,有没有数据可以支撑?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里,多去收集和积累数据

比如国家统计局的宏观数据,各行业的报告,各机构、高校的调研和统计,都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起来,有需要时再去查询。

这可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从而做出更理性、更全面的判断。


表达事实,而非夹带情绪

生活中大多数问题,都是沟通问题,而大多数沟通问题,又往往源于什么呢?

沟通双方的不透明度

很多人的毛病就在于:你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但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维代入进去,从而产生一些也许根本不切实际的念头,令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透明度错觉几乎每个人在沟通时,既会高估自己对对方的揣测,也会高估对方接收信息的效果。

简而言之:我们总会认为对方一定是这样想的,也总会觉得我讲得够清楚了,对方一定明白——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所以,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思考和沟通时,强调事实而非意图揣测。

比如:

旧模式: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新模式:你上次在全员大会上,对我的方案提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让我感觉不太舒服。

也就是说,用情境 - 行为 - 感受的沟通模式,替代掉你对对方的揣测和判断,把事情摊开来讲清楚,无论是职场中,还是生活里,这都是一个极其简单而有效的做法。

这样,可以最大化双方的透明度,让彼此都能够知道我们在谈什么,从而获得更高的共识,避免误解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叠加、强化。

要知道,透明度错觉还有一个有趣的结论:传递信息越清晰的人,整体上的快乐程度也越高

为了让生活多一点共识、少一点误解,尽可能让信息的传达,更清晰,更透明。


做好行动笔记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出过一种生活方式,叫做实验式生活

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生活当做一场实验,多去接触新的可能性,并针对每一种可能性,做好观察、记录、思考、总结和复盘,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体验。

这其中,非常有效的一个技巧,就是去做行动笔记

举个例子。

当我接触到一款新软件时,哪怕我暂时用不上,如果它很有特色,我也会想办法摸索一番。

与此同时,做一页针对这款软件的行动笔记,记下它的优缺点、使用体验、功能特色、适用的场景、可以优化的地方,等等。

一次试用过程,短则半个月、一个月,长则几个月到一年,我会在这段时间内,充分去挖掘它的特点,碰到一切值得记录的东西,随时记下来,丰富这一页行动笔记。

久而久之,这些行动笔记,就会构成我对这个领域宝贵的经验积累和思考,不仅停留在这款软件上,还可以帮助我增进对新产品的理解和思考。

同样,无论你是培养一个爱好,学习一项技能,还是接触一个领域……都可以去做行动笔记。

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格式:

我在哪一天、什么样的情境下,尝试了什么样的行动,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从中我思考了什么,有哪些经验可以提炼、迁移出来。

像这样,保持对自己行动的观察、思考和反思,保持思维的敏感性,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

它不但可以把你学习的成果可视化、具现化,让你看到自己一步步的提升,更可以帮助你不断丰富生命的体验,让自己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永远追求有所不同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避免的是什么呢?

是陷入了舒适区不可自拔。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一切都非常顺利,行云流水,特别舒服的时候,也许就要警惕了:你很可能只是在重复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事情,而没有丝毫的进步。

毕竟,学习和成长,一定是困难的 —— 它相当于在你已经熟悉的模式里,更换掉其中一环,让你感到不舒服,再通过训练,让你习惯新的模式,习惯这种不舒服。

因此,当你感到舒服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旧的,缺乏新的挑战和未知。

所以,无论做任何产品和项目,我都一定不会停留在重复,而是想办法给自己营造一点不同。

同样,哪怕是做一些已经非常熟悉的项目时,我也会刻意换一种实现方式,尽量避开已经非常熟悉、经验值封顶的路径 —— 这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再有针对性地突破它。

有时候,刻意地绕远路,也是一种必要的冗余,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你已经固化的思维系统一个全新的刺激,从而产生新的、不同的应激反应,来强化和提升你的反脆弱性。


记录生活

我有一项坚持了二十年的习惯:记录下生活中一切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

从纸质笔记到数码笔记,从简单的子弹笔记,到表格、模板和结构化,不同的形式换了很多种,但作为核心的每日生活记录,万变不离其宗。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所谓的量化生活、给自己的每一天打分,也不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而是为了把握住每天的生活,让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我是如何度过这一生的

如果你觉得目前的生活太单调、无趣,我会建议你:不妨先从记录生活入手,再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寻找和发掘生活中细微的趣味,让自己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一天的收获。

可以是今天发生的新闻,可以是读到的有趣的观点,可以是工作上的小突破、小成就,可以是突然闪过脑海里的灵感和点子,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想体验的事物……

正是这些事物,组成了你的每一天,也构成了你和世界的联系。

毕竟,生命这么长,要好好地活,不要错过美好。


或许你还想看

顶尖高手是如何思考的?

人生的关键,是主动去吃屎

摆脱压力,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真正的高手,都是这样做事的

你没有自我,就在允许对方伤害你

你所有的忍辱负重,都在给自己找病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是“心智突围”的高手

持续自律,是你一辈子最值得抓住的价值投资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