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学会阅读一本书?这篇文章讲透了
选择书的那一刻可能有点痛苦,一旦读进去就不痛苦了。
作者:周岭;主播:紫陌骐骥
来源:清脑(ID:QingNao_)
因为现实世界都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投影,想要发生改变只能从我们脑中的认知先开始。
而学习书中的新知,就是提升我们认知最直接简便的方式。
阅读,显然是一条成本很低、效率很高的改变通道,也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触及到的成长入口。
我自己就是阅读的巨大受益者。
从开始写作到出书的头3年里,我也就读了约100本书,平均每年约30本,比起那些年阅百本的读书达人,还真不算多(从2016年到现在的5年里,我读了约200多本书)。
但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书籍助我实现了蜕变,所以无论在文章里还是书里,我都不遗余力地推荐大家去阅读。
可惜很多人对阅读虽有兴趣,但实践时却总是不得要领,各种困惑层出不穷,比如:
买书时激动异常,看着白纸黑字时却兴趣骤减;
不知道如何选书;
纠结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不清楚怎么做笔记;
读书太慢、记不住……
这些问题我之前都写过对策,但由于分布零散,查找起来非常不便。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细致的阅读指引,我决定把之前所有能想到的心法和技法都整合起来。
所以以下内容有些你可能看过,有些可能没有,有些是我自己原创的,有些是我从别人那里借鉴来的。
但无论如何,都是我实践过、亲测有效的。
希望你也能借助本文轻松驾驭阅读,让它成为你创造生活的利器。
换个视角看阅读
如果我们不读书,就只能想自己的所见所闻、活自己平直的一辈子;
而读书、持续地读书、持续地读好书,则相当于和古今中外顶级的思想家活在一个朋友圈,一辈子活出好几辈子的精彩。
哪怕现代社会到处是资讯和信息,但它们的知识深度、密度、体系性和可信度完全无法和严谨专业的书籍相比。
所以在我看来,一本书就是一个牛人,而读书就是和牛人聊天,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奢侈。
如果继续留心的话,我们还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牛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作选择决策的过程。
看多了之后,我们就能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而我们的命运就是选择的合集——选择改变了,命运的轨迹自然也就改变了。
以上,是我自己找到的关于阅读的意义。
如果你去网上搜索“阅读的意义”,一定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无论如何,你要找到自己的意义,哪怕是别人的观点,能触动你的也行。
2020年3月15日,李笑来在直播《让我们聊聊读书那点事》中的一个观点再次触动了我。
他说,读书是很贵很贵的活动,能读得起书的人都是“贵族”,因为读书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有一定经历和充分的实践才能真正读懂,而我们大多数人为了生存每天都要忙工作和家务,一天下来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安静的学习……
他说有一次一个同事问他:“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去旅游呢?”
他是这样回答的:
旅游的时候,你能遇到的顶多是好人,或者有趣的人。 可是在书里,全都是聪明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是很难遇到那么多聪明人的…… 让你在好人、有趣的人和聪明的人之间做选择,你会选择谁?
这样的认知,自然会让他觉得在书中畅游远比在山水中畅游更有意思。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做成一件事,就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类似“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样的元问题,而且要经常思考、持续思考。
否则我们对所做之事的认识就会很肤浅,起初的那点热情很快就会熄灭在后续的行动里。
放在阅读上就是:
大多数人是盯着最表层的“结果”去改变的——我要每天阅读半个小时或每周读一本书。
少部分人会盯着“过程”去改变——比如注重写下意义、以改变为目标、输出等。
而只有极少数人会盯着“身份”去改变——思考通过阅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的潜在信念并没有接受自己是一个以书为伴的终身学习者,那所有停留在浅层次上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希望自己做成这件事,就要学会用潜意识的力量来引领自己,让自己从心底里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否则时间一长,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为做而做”的境地,“所做之事”也会成为一个无形的拖累。
而心理和身份建设的诀窍就是不断的提醒自己、暗示自己,甚至是“欺骗”自己,直到自己真的相信。
这一点,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来讨论如何提高阅读速度了。
因为作者写书时要考虑不同读者的需求,所以会“面面俱到”,因此很多内容可能跟我们关系不大,这时就要大胆地舍弃。
如果碰巧遇到一本很适合自己的书,我们自然可以从头到尾只字不差地去读,但这种情况往往很少。
大多数书,其内容都有很多与我们需求不相干的“水份”,尤其是很多外国人写的书,口水话特别多,读半天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
如果我们只知机械地从头到尾、只字不差地阅读,那就会出现技术低效,阅读体验也会很差。
当然,“雷达扫描”的时候不能太快,如果太快,也可能会漏掉很多重要信息,这个速度需要我们自己去练习把握。
等我们用“雷达”找到“目标”后,这时就应该“发射导弹”,也即对这部分重点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只字不差,反复咀嚼……
所以,市面上说的快速阅读、主题阅读和只字不差的精读细读都是对的,只是各自的适用场景不同。
前者是雷达,保证效率,后者是导弹,保证深度。
只是很多人要么只用雷达,要么只用导弹,所以不自觉地陷入了阅读的误区。
这个方法后来在《如何学习》这本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作者亚当·罗宾逊说:
所谓速读,就是快速找出哪些是不需要读的;
所谓略读,就是浏览一篇文章后,决定什么是重要信息。
速读的秘诀,并不是快速阅读所有的内容,而是知道什么内容应该细嚼慢咽、什么内容应当快速略读,而什么内容你可以完全忽略,只要你不在无用的信息上花时间,你的阅读速度就可以提高。
当然,所谓的精读和细读也不是越慢越好,如果你慢到大脑开始漫不经心了,那反而会陷入低效。
合理的阅读速度,应该让大脑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因为这样注意力会更集中。
因此,《无限可能》的作者吉姆·奎克也表示:“阅读速度较快的读者,往往比速度较慢的读者理解得更好。”
无论如何,初读者不要太在意自己读得是否快,因为阅读是一项技能,它需要经常练习才能慢慢变强。
当练习量达到一个阈值的时候,阅读速度就会出现明显的飞跃。
从我的体验看,这个数字大约在100本左右。
巧合的是,樊登在《读懂一本书》里也描述有相同的体会,他说:
“大概集中读了一百本书以后,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而且很容易抓住重点。这说明久而久之的训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以上种种,说的都是具体技术上的提速。
事实上,对于成长来说,阅读还有更快的心法,那就是盯着“改变”去阅读。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及成长权重比,即相比起阅读,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但凡你愿意盯着“改变”去阅读,那么即使你读得书很少,你的成长也会非常快。
这也是我们记住阅读内容的真正心法。
我看一本书绝不会期待它从头至尾都能启发我、对我有用,我只是想,如果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点,两个小点对我有用的,这本书就是好书。我把从不同书上找到的各种有价值的碎片记录下来,再汇总在起,就可能建立我自己的体系。
选书,其实比读书本身更重要。
因为书籍是精神食粮,我们“吃进”什么就会让自己成为什么,如果不分好坏见书就读,可能会让自己消化不良,或“读出一身病”。
新手在初读时往往很盲目,所以他们最愿意去找牛人的书单,并以此作为自己的阅读指引。
这个思路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掌握下面这个“三匹配原则”,那你的选书能力会上升一个台阶。
这个“三匹配原则”就是:选择那些“需求、兴趣、难度”都刚好在你舒适区边缘的书。
试想,如果一本书是你感兴趣的,又能够解决你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同时易读不烧脑,那你读完之后一定会非常愉悦。
需求是选书最好的牵引,当一本书能直接帮你解决生活中的痛点时,那这次阅读就给了你一次强烈的正反馈,它会使你愿意继续读下去。
反之,如果一本书让你感到枯燥乏味、高深难懂,和你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那么就算它是别人推荐的好书,也会磨灭你的阅读热情。
刚开始读书,“继续读下去的意愿”更重要。
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同时集齐“需求、兴趣和难度”三个要素,只要它们都在你的舒适区边缘,那这本书对你来说一定是本好书。
牛人的书单可以参考,但不要迷信。
因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能力水平和我们不同,同一本书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好书,对我们来说则不一定。
所以,如果你读了一本别人都说好但自己感觉很糟糕的书,那就果断放下,先去读其它感兴趣的书,等以后自己的背景知识多了,再来读。
以上,是对阅读新手的建议。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储备,在某个领域小有所成,那我会给出相反的建议:
走出舒适区,多读些和本领域无关的书籍,这样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收获意想不到的视角和关联。
如果一味地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就会不自觉排斥新知识的涌入,陷入能力陷阱,越读越狭窄。
从具体的技术层面看,选书也是有一些窍门的,比如注意看“出版社、作者、版次、印次、印数、编与著、参考文献”等。
为节省篇幅,你可以直接参考李笑来写的《选书的基本原则》,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参考。
再比如,你在读书的时候,如果一本书同时被多本书引用或提及,那这本书就可以留意起来。
这种顺藤摸瓜、以书找书的方法往往成功率很高。
现如今,网络发达,我们完全可以到一些读书社群里看看别人推荐的书。
也可以自己到「豆瓣读书」或「微信读书」等平台上去查看某本书的目录、内容和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不能完全以当前的评分为准,而要综合参考上架时间、评价数量等指标。
因为一些商业运作和粉丝崇拜很可能会使一本上架不久的新书获得很高的评分。
以「豆瓣读书」为例,通常出版1年以上,或评价数量500以上,且评分在8分以上的书都可以选购,7-8分谨慎选择,7分以下慎重选择(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越发觉得好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遇到了那种可以直接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书,可真就是撞了大运。
因为书海无崖,必定鱼龙混杂,能在10本书中遇到1本好书其实就很不错了,如果遇到3、5本,那就一边高兴去吧。
我们在读书时一定会遇到很多烂书、买到很多烂书,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去多淘、多试,以增加这种运气的机率。
当然,如果你还记得“全书只取一个触动点”的话,那你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开放的心态。
因为再烂的书,你也可以忽略那些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然后从中找到那个对你有用的点。
如此,在你眼里,就没有什么书是烂的了。
随着电子书(电纸书)的发展,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读书,到底是电子书(电纸书)好,还是纸质书好?
电子书:数据文档,如PDF、微信读书,属于软件;
电纸书:显示设备,如Kindle,属硬件。
不得不说,电子书(电纸书)是有很多优势的,它们成本低廉、储存海量、携带方便,而且如今的墨水屏还可以像纸一样护眼。
相比起来,纸质书又贵又重,存放、携带都不方便,遇上个出差、搬家什么的,立马能让人感觉到什么是“知识的重量”。
尽管如此,我个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纸质书,因为阅读纸质书可以调动多维度感观,而同时调动多维度感观参与正是学习的秘密。
(请习惯用电子产品的朋友稍安勿躁,我本人并不排斥电子产品,我只是用一些科学知识去解释自己的理解)
想想看,当我们拿起书的时候,它们都是有自己独特的封面、形状、重量、视觉色的。
当我们翻动书的时候,也能体会到翻动书面的手感,听到沙沙的声音,甚至能闻到淡淡的书香味。
所有这些都能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参与其中,这种体验可以让我们更容易产生触动、加深印象。
而电子书(电纸书),比如Kindle,它永远是一个黑黑的小薄盒,这个样子代表了所有的书,也统一了所有的操作体验。
在这里,你想不起《原则》是一本黑色封面的厚厚的大部头,《动物庄园》是一本黄黄的小薄册,也感受不到每本书的高矮胖瘦。
在这里,所有的颜色都是黑灰的,不像在纸质书中有很多彩图标识。
在这里,所有的操作都是单维的点击,不像纸质书需要启用捧、托、压、抿、翻等多个运动脑区。
在这里,显示屏大小是固定的,一旦缩放了字体大小,每页显示的内容就会不同,文字看起来“居无定所”。
但纸质书的内容都在固定位置,你很容易想起某段内容大概在书的前三分之一某页的左上角位置。
这种“快速定位”的好处,对于经常写作查找资料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你在那里做了折角记号并写下了笔记。
说起读书的时候做折角记号和写笔记,我认为这也是纸质书的另一大优势。
我喜欢在书中触动自己的地方用荧光笔划上横线,并视情用点、圈、勾等符号加以标记。
通过不断地摸索,我大致形成了以下8种不同程度的标记形式。
如果读书时突然激发或关联起某个想法,可以快速用笔立即写下来,并打上时间戳,同时在重要的书页折个角,以帮助今后快速定位。
这些动作都可以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同时启用多个脑区对一处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
当然很多研究者都认为,阅读的时候划横线对理解和记忆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反而会让给自己造成一种已经掌握了的错觉。
不过,我划线做记号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让自己记住它,而是帮助今后定位,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我早就放弃了记住内容的幻念,读书对我的意义更像是建立索引。
让我知道大致在某本书的哪个地方讲到过这个事,今后写作的时候能想起来并找到就可以。
毕竟学习过的知识在需要用的时候,能够提取出来才有意义。
只要这样一次次的去主动提取并重复,那些经常被用到的知识就会真正被记住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于我而言,一本书读完了若还是白白净净的,我的记忆和线索也会显得很“干净”。
因为缺少了这些维度的刺激,也没有留下更多维度的痕迹。
所以,不要小看这些折角或记号,一本书真正值得你折角的地方并不多,这种索引和快速定位的效率或许并不比电子书的搜索差。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我们的大脑偏爱纸质书。
因为电子书在元认知、记忆回放、尝试理解、工作记忆加工、注意力持续时间上都弱于纸质书。
另外,笔对思维也更直接、更友好。
相比在Kindle上打字做笔记,用笔直接书写,思维可以毫无阻碍地倾泄到纸上。
此时大脑中的运动脑区也被调用,多了一个维度的刺激印象会更深刻。
因此,这两支笔也成了我平时随身的必带之物。
如果你家里有孩子,又希望他热爱阅读,那我建议你尽早购置书架,并不时往上面添置新书。
毕竟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真实的书可触可摸可见,能从各个感观去影响孩子的潜意识。
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亲自去读,给孩子做出榜样,启动孩子的镜像神经元,让他不自不觉地受到你的影响。
《暗时间》作者刘未鹏就曾说过,他父亲书橱里塞满了字典厚度的大部头,所以他从小对大部头的书就没有畏惧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求知途径。
如果是Kindle,孩子便无从感知书的氛围,在他的印象中,你的行为更像是在“玩”一个和手机或ipad差不多的东西。
所以他也可能倾向于玩手机,而不是去读书。
另外,纸质书虽然成本更高、便携性也更差,但这些限制会迫使我们去克制欲望,提升选书能力,也会让我们在出差时减少选择,读得更加专注。
而在Kindle上的这种顾虑就很小,相比起来,我们购书的随意性更大,读书的时候也往往会因为选择太多,最终东读一下、西读一下,收获寥寥。
当然,我的观点也可能是片面的。
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电纸书)到底选哪个好,我觉得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关键看个人的实际情况和使用场景。
我相信在另一些人眼里,电子书(电纸书)对他们来说一定更适合。
毕竟它们都是工具,都是为我们服务的。
最后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
我做笔记的方法很原始、很简单,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读完书后先放上一周,让大脑和记忆“冷却”一下,然后在「石墨文档」专门建立一个文档对它进行回顾。
文档分为三个部分:
1、合起书的触动点;
2、翻开书的触动点;
3、提炼出的行动点。
“合起书的触动点”,就是在合上书的情况下问自己“现在能想起来的触动点是什么”,尽可能回忆。
有时候会发现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有时候只能想起一点点,而且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意思,但没关系,尽可把这个意思写下来就好,之后再对照原文摘抄一遍即可。
这些知识通常最贴合我们内在的需求,不容易忘记,把它单列出来非常有意义;
“翻开书的触动点”就是等第一步做完了再翻开书,把之前触动自己的内容再摘录一遍。
这一步很费时间,有时候比读书的时间还要长——这也是我读书比较慢的原因,是否借鉴看你自己的需要。
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还是很有用的,因为能过手再敲一遍会极大地加深学习的印象,这点也是我以前手敲李笑来得到专栏养成时的习惯。
另一个原因是,摘录完成后原书就可以“丢掉”了,有了这份完整的电子资料,就算我出差在外,书不在身边,也可以便捷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这点对写作来说非常有益。
“提炼出的行动点”,则完全是为了行动和改变去的。
如果每次都问自己“从这本书中,我能在什么行动上得到具体改变,发生什么变化”,那么“以改变为目标”的阅读目标就更容易实现。
当然,提炼行动点并非必须,要看书的类型,有则写,没有则不写。
合起书想触动点,就是把一本书读薄,薄到有时可能只剩一句话;
但当我们把这句话拿到生活中去实践,与各种场景结合,直至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就相当于又把这本书读厚了。
写到这儿,我发现本文已经是万字长文——从心法到技法,详细到几乎手把手地教了。
事实上,我完全可以把它们包装成阅读课,然后以99元/份的价格售卖。
但我还是希望将它免费送给大家,只要你愿意细心研读、踏实实践,那它一定比收费更有意义。
当然,文中有很多方法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可能并不一定适合你,这点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灵活调整。
毕竟法无定法,只要你明白了阅读的核心,就一定能因人制宜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后,让我用万维钢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这句话总在我犹豫不决的那一刻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你有空闲时间,摆在你面前一本书和一部手机,你拿哪个?
其实拿起哪个来,你都可能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关键就在于那一刹那的选择。
选择书的那一刻可能有点痛苦,一旦读进去就不痛苦了。
或许你还想看
作者简介:周岭,一位希望成为「觉醒布道师」的心智探索者,让自己和他人在成长的路上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晰的思路、清爽的情绪,已出版新书《认知觉醒》《认知驱动》,公众号:清脑(ID:QingNao_),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