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为什么吃甜食停不下来?过来了解一下

钟晓君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钟晓君

转载请联系isocialor

编辑:

鳗鱼


社长说

心里苦就多吃甜食,至少嘴里是甜的。


●  

你为什么吃甜食停不下来?
过来了解一下


我们应该庆幸生在这个时代,甜食可以陪伴左右。


要知道,历史上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准确地说,是平常老百姓,吃不上甜食。糖果?蛋糕?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来说,这些可是供奉给神灵的贡品。直到后来,甜食才稍稍降低身份,惠及人类,但仅限于上流社会。


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和古罗马的尼禄大帝,二人都对混着浆果的冰块情有独钟。他们的仆人不惜跋涉千里去雪山和树林取材。据说尼禄特意在阿尔卑斯山修了通道,山上有人负责刨冰,山下有人负责接下滑下来的冰块,再让快马运回去皇宫。


皇帝想吃甜食尚且如此费周折,平民想吃甜食?没门。不过,这并不代表老百姓不吃半点甜食。要追溯历史的话,蜂蜜和枣子之类的水果干就是当时人们的甜食。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


罗马帝国的第五任皇帝:尼禄

 

甜食的其他构成成分,比如糖和可可豆,虽然人类早已发现,但他们吃下去是为了身体健康,而不是为了享受甜食的美味。


甜食之所以能够从神灵的供奉台上走下来,成为平常百姓嘴里的零食,全因为战争、医生和药剂师的推动。


糖史


约在一万年前,人类在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方岛屿))的土地上培育甘蔗,自此拉开糖的历史。人们用腌渍的办法来处理甘蔗的茎部,再咬取其鲜甜的汁水,据传这种甜汁能医百病和抵制抑郁情绪。


糖,带着它的巨大魔力从新几内亚出发,来到亚洲。


公元500年,印第安人把甘蔗汁蒸馏成甘蔗粉。直到此时,糖依然被认为是一种处方药,用于治疗头痛、胃部不适和阳痿。之后,糖从印度传到波斯(西南亚国家,现称伊朗),并开始出现在皇家菜谱上,象征着统治者高贵的身份和无上的权力。7世纪,亚拉伯人征服了波斯,建立起横跨欧亚的阿拉伯大帝国,同时也将糖带入西班牙。


750年的阿拉伯帝国领土

 

在欧洲,只有贵族、精英等上层人士才能享用糖,另一方面,普罗大众对糖的需求却日益增长。


15世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于是踏上寻糖之类,他们希望找到甘蔗的替代品,却不曾想从此改变了世界史的轨迹,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史称“地理大发现”。


世人熟知的哥伦布正是一位糖商人。他在1493年的第二次航海中,把甘蔗种植业引入中美洲。

 

皮永博于1519年所作的哥伦布生后肖像

 

甘蔗种植园在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殖民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直接催生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奴隶贸易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


巧克力与战争


糖类家族的另一成员巧克力的发展史与糖史相差无几:一度被人当成药物,随着战争传播到世界各地。


很久以前,人类还不懂得将可可制成巧克力,他们只知道酿成一种深褐色的液体。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深信这种神奇的药水能够医治嗜眠症和贫血症等各类疾病。饮用可可汁成为17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时髦做法,因为这种饮料营养充足,又有药补作用,还可以催情。直到1828年一位丹麦的化学家发明出可可粉,世界上第一条巧克力亦随之而来。


那么,巧克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大众中流行起来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靠着美国士兵的广泛宣传。


二战期间,美国军委授权赫尔歇(Hershey)(“好时”公司的创始人)研制一种“重4盎司,高热量,抗高温,吃起来比煮熟的土豆好一些”的紧急用巧克力口粮。赫尔歇用巧克力、糖、可可油、脱脂奶粉和燕麦粉成功制出这款被称为“D Rations或D-Bar”的巧克力。至于为什么不能过分追求美味,是因为军委不希望士兵们在半路上就把急用口粮吃完了,而要把它留到最紧急关头。


米尔顿·斯内夫利·赫尔歇(Milton Snavely Hershey) 创立了后人熟知的“好时”巧克力公司

 

这种暗棕色的巧克力硬条,用铝薄片包裹,外面再用羊皮纸密封好,吃的时候要用利器切成片,至于口感,吃得下去。可别小看这一条巧克力,在当时,它可是美军出兵的标配之一(其余两样标配是枪和衣衫)。


二战末期,好时公司每周生产约两千四百万条巧克力

 

1943年,赫尔歇在配方上作出调整,例如加入香草精和维生素B-1,制出“热带专用巧克力”,提供给驻扎在热带地区的美军。巧克力包装纸上赫然印着“Tropical”(热带的)的红色英文。为什么叫“热带专用巧克力”?因为它采用了特殊的配方,可以抵抗高温,在120华氏度(约49度)下可以保存1小时不熔化、不变形。据统计,好时公司在二战期间为美军生产了约30亿条巧克力口粮。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生产的巧克力比同期制造出的枪支数还要多。


小巧便携,富含高热量的巧克力,迅速成为战场上炙手可热的宠儿。因其不仅能满足士兵的饥饿需要,还能够鼓舞士兵情绪,因此当时流行着这样的宣传口号:“糖果是战斗的食物”、“巧克力是战斗的食物”。


后来发明的巧克力曲奇更是成为美军固定的配定口粮。美国士兵遇到有需要的平民、集中营幸存者时,也会与其分享自己的急用口粮。


因此,巧克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美国文化和爱国主义的一种象征。

 

出名的“M&M巧克力”就是战时为了热带区域的美军特意研制出来的

 

冰淇淋游船


二战时期的美军军委还做了一件疯狂的事:豪砸上百万美元,为太平洋区域的士兵打造一艘巨大的冰淇淋游船。


1914年船上禁酒令颁布后,美国海军想方设法寻找替代品,后来他们发现冰淇淋在士兵中人气高企,于是向陆军运输部队借来一艘可以冷藏运输的混凝土游船。生产量最高可达每7秒10加仑冰淇淋。

 

二战期间的冰淇淋游船


不过这艘庞然大物本身不带引擎,必须需要其他船只在前面牵引。虽然作为一艘游船,却不能在海上航行,但是那又有什么所谓呢?这可不是一般的游船,是冰淇淋游船啊!它的主要亦是唯一的作用,就是源源不断地为海上的美军提供美味的冰淇淋。


同一时期的英国和意大利因为战时物资短缺,早已停止生产冰淇淋,唯独太平洋地区的美军能独享如此人间美味,对他们来说,冰淇淋不再仅仅是口中的美食,而是上升成为爱国的象征,是鼓舞士气的存在。

 

甜食之所以能够从王室贵族专享的奢侈品演变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背后离不开战争、士兵、和医师的大力推动。毫不夸张地说,甜食是二战期间美国士兵的一种特殊弹药:既能提供能量,又能振奋人心,还可以传递关爱。


当然,甜食能够俘获世界各个民族男女老少的芳心,自然也有其强大的治愈魔力。


据研究,甜食使人心情愉悦。西敏司在他的《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史上的地位》一书里就提到,人类对甜味有一种相对地独立于外在经验的内在的喜好。


换句话来说,就是人类在骨子里就喜欢甜食。难怪上至亚历山大大帝,下至平民如你我,都心甘情愿拜倒在甜食之下。

 


参考资料:

Winnie Liu, “The Surprising Origin of Desserts from War and Medicine”, the Factorialist.

Winnie Liu, “Strategic Military Uses of Chocolate and Ice Cream”, the Factorialist.

Jon Michaud, “Sweet Morsels: A History of The Chocolate-Chip Cookie”, the New Yorker, December 19, 2013.

US Naval Institute Staff, “Unique Ships of the U.S. Navy”, January 30, 2015.

“Military Rations:Field Ration D”, http://olive-drab.com/.

“Hershey's Tropical Chocolate Bar”, Hershey Community Archives Online Resources.

(美)西敏司著,朱建刚/王超 译,《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商务印书馆,2010年。


版权声明:图片来自于维基百科和http://factorialist.com/chocolate-goes-to-war


●  

1

 你可能会喜欢:

不懂这一点,你的独立可能只是一场逃避

亲密关系中,男人真的更绝情吗?

你为什么穷?因为你一直都是「穷人思维」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