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牺牲双眼,整理出一份网络矫情文学赏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看客inSight Author 看客
作者 | 并不舒畅
来源 | 看客inSight(ID:pic163)
编辑 | 留木
近日,一个名为「矫情文字品鉴小组」的异端小组在互联网角落迅速崛起。
短短五个月内,便累积了4万多名成员,足以打败豆瓣上99.9%的空巢小组。
首先向我们冲来的是矫情入门必修学科 —— 古墓派。
该派的特征很好辨认,往往以“公子”“小生”“姑娘”“妾身”自诩,丝毫不顾大清已亡的既定事实,一意光复封建残余。
抖音神曲《小女子不才》《公子向北走》
惨遭魔改的爱国诗。
网易云迷惑歌词
谁还没在朋友圈见过几句“星河滚烫”呢。
最擅长此道的QQ空间,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青涩的模样。
月亮做错了什么
繁体加断句,即可获得15K点赞。
吴亦凡:???
纳博科夫的棺材板快要压不住了。
万恶之源的发言
这种集结了酸爽、震惊与微微喜感的情绪,不正是阅读矫情文字时最极致的体验吗?
从此往后,「矫情文字品鉴小组」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接头暗号:
“今天,你咯噔了吗?”
矫情文字常有,而咯噔文字不常有。
如同安妮宝贝本人
直到大街上挤满了穿着小白鞋和棉布裙的性冷淡女孩,大众又开始怀念那些年痛彻心扉的爱情。
这时候,青春疼痛文学登场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80后文学教父郭敬明。
被时代铭记的书封。
这段两百字的自我介绍,隐藏着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全部矫情密码。
从此,“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成为了80后青春期不灭的底色。
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低成本的忧伤已经难以满足这个物欲渐长的社会。
于是,商业枭雄郭敬明临危不惧、及时转向,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没钱的小清新,用名牌填满广大贫民对上流社会的虚假幻想。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买Gucci。
到了这一步,矫情的跟风成本已经不再是将下巴抬高几度。
你至少要娴熟地念出不同奢侈品牌的英文全称,无论它们有多绕口。
一份来自好奇心日报的调查。
其中,太宰治不知为何成为了重灾区,《人间失格》多次被莫名cue。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更是成为了屡试不爽的文青标配,常见于精神虚无的网络自闭患者。
下一个岌岌可危的句子。
对于这种碰瓷行为,部分看不过眼的网友决心进行定点爆破。
「矫情文字品鉴小组」曾试图发起过一项“自救”运动,通过提名自己眼中“绝不矫情”的文字,来获得片刻的精神慰藉。
虽然组员们绞尽脑汁,列举了辛弃疾、王小波、余华、罗兰·巴特、约翰·穆勒,甚至搬出了新华字典……
却依然被高赞回复一杆子打翻。
正所谓当你凝视矫情时,矫情也在凝视你。
毕竟在社交媒体上立可爱人设,已经成为马斯洛理论下的21世纪人类顶级需求。
矫情文字泛滥的背后,是一群庞大而沉默的受众。
当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时,那么“有趣”的标准就会一再抬高。
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贴上矫情、中二、装逼的标签。
情到浓时,我连自己人都喷。
说到底,社交网络本质上就是一块你追我赶的逼格修罗场。
你永远站不上鄙视链的顶端,只能被一部分人仰望,又被另一部分人嫌弃。
谁还不曾发过一条莫名其妙的朋友圈呢。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没有人有义务去消化另一个人的晦暗情绪。
所以,矫情是刚需,嘲讽矫情也是刚需。
大家只能从各自的朋友圈路过,翻个白眼,然后有默契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