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隔壁王同学
来源 | 蹦迪班长(ID:MrSugar008)
编辑 | 贝儿
无论你是魔都写字楼的Crystal,还是县城小卖部的翠花,无论你是熬夜爆肝的社畜小白,还是走上巅峰的精英大拿,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感到肚子饿了,也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感到"吃"的满足。
可惜的是,天辽地大,山高水远,有太多因素阻隔了我们对美食的认知与探索,这世界上总还有你没有遇见的美食。
幸运的是,还有一批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我们一次次带来精神上的美食盛宴。这群吃货界的精神领袖,就是陈晓卿和他的稻来纪录片实验室。就像电瓶车之于窃·格瓦拉,阴阳师之于野村万斋,精神小伙之于你滴寒王,现在一提到美食纪录片,人们总会第一个想起陈晓卿。如果你看过他的采访和文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时刻都处在"馋"的状态下的人。如果你醉心于宏大叙事和天体物理,那么你会觉得他简直就是个俗人;但如果你是个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人,那么你肯定会被他吸引、同化、以及一点点牵着鼻子走。相信我,这一点都不夸张。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吗,还记得初次相遇时的口舌生津、抓心挠肝、五脊六兽、夜不能寐吗?
如同一本武林秘籍,一把屠龙宝刀,这部纪录片成为了无数吃货和馋虫的终极幻想,即使你不承认自己是吃货和馋虫,那么坚持看完也就离修炼成功不远了。
这个豆瓣上获赞最高的短评简直太中肯了
纵观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再到成立稻来纪录片实验室后的《风味原产地·潮汕》、《风味人间》等等,无一不是高分狂魔,也无一不让人垂涎欲滴。
这不,刚刚播出一集的《风味人间》第2季,又一次撩拨了吃货们的味觉与灵魂,拿到了9.4的高分。
此外,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讲述普通人酸甜苦辣的《纪实72小时》(中国版),则完成了另一项艰巨挑战:每集连续 72个小时进行拍摄,记录被访者的故事和内心历程。
以吃为主线,讲述人间烟火,是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能够让美食纪录片成为一大现象的主要原因。据不专业的研究分析,想成功产出一部极受欢迎的美食纪录片,大概需要三个条件:吃的好、拍的好、讲的好。
第一个很好理解,就是食物本身有特色、有魅力、有群众基础;第二个就是要把画面拍得够专业漂亮,让人食欲大开;第三个,其实也是成功的关键,那就是要观照到"人"。浮光掠影地去展示所谓的猎奇,不过就是对拍摄对象的一次"画皮";而循序渐进地去挖掘真实的存在,其实质无异于一场严肃认真的田野调查,是对自我和他者的一次"画骨"之旅。就拿《风味人间》系列来说,翻千山,过万水,呈现在镜头下的不仅有美食美景、异域风情,而是以"饮食"为媒介,描摹出一种全球同此凉热般的生活质感与情感内核。
在第2季第一集里,"甜"成为了交织素材的主题,也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最为欢愉的观赏感受。
尼泊尔的米亚格迪,人们徒手爬上悬崖峭壁,为的是采摘最自然新鲜的蜂蜜,纵使不得已要与深渊对视,但从未想放弃这项危险却又甜蜜的事业。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人们也许已经淡忘了奥斯曼帝国曾经的辉煌,但他们永远无法忘记记忆深处的甜蜜气息,一种被称为巴克拉瓦的果仁蜜饼。
而在中国各地,"甜"也应有不容忽视的强大魅力,鱼香肉丝、甜烧白、蜜汁藕、酥皮叉烧包……在南甜北咸的格局中,人们对于"甜"自有一番在地化的解释与应用。
就这样,从甜蜜的获得,到甜蜜的烹饪,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们都为之付出辛劳,为之沉醉不已。无需过多的言语,也无需太多修饰,美食串起了海海人生,也谱就了一曲甜蜜缥缈录。
由此看来,陈晓卿以及稻来纪录片实验室的作品,无疑就诠释着这种"画骨"的精神与魅力。
光说不练,不是好汉。可能我举几个例子,你就会更明白这其中的嚼头与滋味了。人类大多是口是心非,一面吵嚷着要燃烧卡路里,一面又抵抗不住"吃"的诱惑。其实,根本不用做这些无畏的挣扎,身为龙的传人,在你的文化基因里早就镌刻了对"吃"的尊重与挑剔。这种天生的敏感与后天的努力,也让你对美食纪录片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在你看来,它们不只是影像的堆叠,更是故事的歌手。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从"自然的馈赠"开始,至"我们的田野""结尾,为我们呈现出了一首以人与食物为主角的民间叙事诗。让国人第一次知道,原来美食纪录片也可以这样拍,不仅有烟火,更见人间百态。
采摘松茸的卓玛母女
凭借一个个再家常不过的画面,《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让我们感受到了庶民的力量,可能有些粗粝,但足够扎实,可能有些简单,但足够热乎。这就是中国人最朴实的生命力体现。
当我们在追逐所谓匠人精神的时候,也不要忽视身边的每个劳动者、每个认真工作和努力生活的人。
这是为什么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当时掀起全民的关注巨浪的原因。在全国人民最认可的平台上,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出现在纪录片中,被纪录、被还原、被感动。
导演陈晓卿也曾经在很多场合都表示过,感谢央视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培养:“央视有他独特的优势,帮我们把片子做的更透彻。”《舌尖》之所以经典,团队和平台密不可分的高度和视角,都是其中隐藏的密码。
人类学上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濡化与涵化。
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对文化的适应,以及文化对人类的规训。在历史的洪流中,食物总是与文化紧紧勾连。如果我们的眼光再放远一些,那么即可通过食物去探索世界。
这也是稻来纪录片实验室《风味人间》系列的魅力所在。
它就像一个完美的继承者,不仅吸收了"舌尖"的营养和美味,更将其发扬光大,让观众们体验到了饮食文化的多元与博远。对于远古吃货而言,如何保存肉食成为了决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中国人仰赖天时地利,因此传统火腿产地局限于长江流域和云贵高原。这不只是一种物候的局限,其实也是一种处事的哲学。
而西班牙的优质火腿则另有一种智慧,它们被悬挂于酒窖中,如同被珍藏的红酒一样成为了一种需要等待的味蕾艺术。
无论是中式的厚切,还是西班牙式的薄切,观众们无疑都体会到了火腿和它背后的生活美学,没有孰高孰低,孰好孰坏,大家对"吃"的坚守总是相似的一致。
当你惊讶于西班牙火腿切片大师的精湛刀工时,广东顺德的鱼生师傅又给你带来了一次视觉冲击,你甚至会怀疑这是摄制组精心策划、缜密算计的阴谋,让你毫不停歇地在一集又一集中目瞪口呆,迷失自我。
还有第2季最新出炉的、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巴克拉瓦制作工艺。无论是作为进阶第一步的擀面皮,还是仿若音乐家调动手指般的洒开心果碎,都带着欧亚大陆交界处那特有的热切与风度。
也许你可以靠刷视频学会做几样网红甜点,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巴卡拉瓦师傅却绝对不比徒手采蜜容易。光是技术的碾压还远远不够,制作团队依旧孜孜不倦地输出各种自然和历史知识。有时候你可能会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我真的是在看美食节目吗?为什么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伊朗西部有一种叫拉文什的面饼像报纸一样被"印刷"出来,层层叠叠之间成就了平民们对主食的渴望。当你还在思考《星际迷航》里的食物打印机何时能投入生产时,伊朗人民已经在2D与3D之间实现了这一愿景。
现如今,动漫、樱花和日料差不多构成了年轻人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无论你是真正的哈日族,还是只是偶尔吃个吉野家,无论你是认真研究过"寿司之神",还是只吃过2块钱一个的简易饭团,都无法忽视日本文化的存在感。也许本尼迪克特用一本《菊与刀》揭露了日本人的民族性,那么《风味人间》就是用食物这一看似轻巧的着力点,展现了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继承。
也许你只知道日本人有着吃生鱼片的传统,但其实这一饮食传统是源自中国。汉字"脍"即指细切的生鱼与肉,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正是如此。而早在先秦时代,我国就有对吃生鱼片的记载,比如《礼记》就曾记载:"脍,春用葱,秋用芥。"你瞧,连调料都用地这么精细和明白。到了唐代,吃生鱼片那是相当的流行,不仅贵族吃,老百姓也吃,李白、王维、白居易的诗作里都出现过对生鱼片的描写。而唐代也是中华文化向日本输出的高峰,就像纪录片里说的那样,在公元七世纪,生鱼片随着遣唐使、留学生们来到了日本,从此变成了一种国民美食。实际上,这样的文化交流与继承还有很多,比如年轻人们爱玩《阴阳师》,其实日本文化中的很多妖怪和咒法都来源于中国;如果你看过《妖猫传》,不妨去翻翻梦枕貘的原著《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里面提到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几乎是全方面的,当然也包括饮食。
中国的鱼生
陈晓卿与稻来纪录片实验室,将中国与世界并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坐标中,让我们看到了食物超脱于其本身的符号意义与指向。什么是"风味"呢,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想法,但归根结底,风味应该是一种动态的通感,集色香味于一身,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所有这些"技艺"在《风味人间》系列里都有了全面升级。稻来纪录片实验室的专业摄影团队,运用超微观和显微摄影,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微生物在火腿上"工作"的场景,在这样的镜头下,氨基酸与香味物质的形成原理似乎也变得通俗易懂,即使你是个化学小白也能从镜头语言中明白个大概。
别以为"糖"只是由不同的口味与颜色构成,在第2季的"甜蜜缥缈录"里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分子式食物。榨取、熬煮、过滤,在翻滚与跳跃的金色气泡中粗糖得以成型,而在喷涌与流动的镜头下,我们真切地体验了一把制糖者的辛劳与甜蜜。
当然,技艺不只是画面的呈现,还有声音的辅助,它们的相互交织才能骗取你的嘴巴与味觉,信息由眼睛和耳朵进入,最终化为一丝不太好意思却难以控制的唾液。就像马六甲华人沿用海南古法制作的烫鸡,煮到八成熟,自然冷却,表皮柔嫩,肉滑不柴。文案告诉观众这其中最迷人的是皮与肉之间的啫喱状的胶质,而视听语言也清楚地传达出了这种暧昧的口感,让你身临其境一般,在骨与肉、肉与皮的滑动中吞下口水。
汪曾祺说过:"谈吃,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乍一看"生活"与"文化"这样的词实在太虚飘渺,其实它们就存在于人们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节日仪式以及最最日常的一日三餐之中。稻来纪录片实验室以纪录片为载体,以技术为依托,最终唤起了我们对于爱与美的温暖记忆。我有个好友,顺德土生土长,后来到广州求学,虽然依旧在广府文化圈,但却总抱怨"吃不好"。对一般食客们来说,"食在顺德"是一种见识,对她而言,顺德菜既是记忆,更是信仰。她经常回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吃鱼生的场景,勾得我也朝思暮想,但是问到细节处,她又无法形容,实乃憾事。诚然,有时候越是习以为常,就越是难以表达。直到我看了《风味人间》,才终于把故事中的美味彻底占为己有,一片片鱼肉都有了实在的纹理,终有一天会纳入口中。也因为我这样的馋,才有了一些天南海北的朋友,对于风味的喜好与敏感,可以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即使从未见面,但依然能有心领神会般的默契,相信这也是吃货馋鬼们都喜欢和认同陈晓卿的重要原因。他曾在《至味在人间》中写道:"吃肉党,注定一事无成,每天像我一样,傻乐傻乐的。""在精英文化中,"傻"不是好事,但是在民俗世界里,"傻"却往往与"乐"紧密连接,所谓"傻人有傻福"。同时,"傻"也意味着真诚与坦然,包含了无限的趣味与烟火气,陈晓卿就是这么个有趣的人。两千年前,先人们食用生鱼片,如今我们依然能尝到鱼生的鲜美;两年前,《风味人间》带来了这广袤人间的至味,如今它又要以更美味的姿态再次降临。
《风味人间》第2季由陈晓卿、李勇担纲总导演,朱乐贤、张平担任制片人。在素材上,稻来纪录片实验室攀高山、下深海,施展十八般武艺去开拓更为广阔、神秘的风味之地。拍尽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种美食。从西藏雪域到宁波盐田,从尼泊尔到挪威,从悬崖处的甜蜜到深海中的珍馐,节目组几乎走遍了中国各地和全球五大洲,可以说是拿出了"西天取经"的干劲来探寻地球上的美食。
在技术上,采用分子级视角去全方位展现食材的结构与变化,让人彷佛格列夫一般进入到种种美食的内部,一览那些奇妙的自然转换与人工培育。
而在人文关怀层面,《风味人间》第2季会是温暖的,记录着平凡人的辛劳,赞美着他们的快乐。
西敏司在《甜与权力》中曾写道:"神奇不单是一种表面上看来的技术转换,它也体现在彼此不认识的人们却发生时空关联。"我想,这种神奇的关联也是《风味人间》所追寻的吧,纵然现实中隔山隔海,但影像中山海相通。当生活的压力让你秃头,当喊麦的噪音让你失眠,环顾四周,举头流泪,唯有美食和吃美食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