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梅戏得名于这首诗?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安徽桐城著名景点“六尺巷”因为清康熙年间大学士、著名文人张英的一封家书:“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而得名。大家可能不知道,起源于安徽安庆的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也是因为张英的一首诗而得名的。


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黄梅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等,也曾被称为“怀腔”或“府调”,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始定名为“黄梅戏”。

黄梅戏的前身“黄梅调”名字来源与安徽安庆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怀宁县志》风俗志载:“每当播种之时,主伯亚旅,一人发声,众耦齐和,长吟曼引,比兴杂陈,因声寻义,宛如竹枝,至治之象,溢于垄亩。”播种是在芒种之时。也正是黄梅时节来临之际。黄梅时节唱田歌,这种农耕习俗,在安庆地区早就流传。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过花甲的张英辞官回到故乡桐城。在这年的梅雨季节,来到山中看到农民在雨中劳作,虽说大雨滂沱,淋湿了蓑衣,泥水淹没了小腿,但他们还在唱着“插田歌”。于是,他写了一首七绝《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

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心声,一时间在民间广为传颂。同时,这首诗也巧妙的避开了阮大铖等附庸在民歌、小调上的“卑污标签”,这样使安庆的民歌、小调的别名----黄梅调,有了更贴近民间的诠释:黄梅时节唱的山歌、小调,被称为“黄梅调”。


张英与其子张廷玉被被民间称之为“父子宰相”,其影响力自然超过了明末时期的阮氏家族,所以“黄梅调”来源于怀宁黄梅山的真实源流逐步被民间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说法:黄梅时节唱的歌调的被称为“黄梅调”。(文\项结权)

【链接】血洒柳林河

游老祖 结佛缘

空姐拍内衣照遭开除 回应:坚决上诉,不怕网暴!

黄梅立夏暴动

九死一生

黄冈十县市区,这几个最强

黄梅最后的举人

我与周向春及李英村志

黄梅古文化遗址游螺墩

浔阳东北白湖滨,薛汊纵横晓问津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顾问:周慧  刘光天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