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建故事 | 拆碑造夯记

2016-08-22 曹保义 太原道



19705月中旬,京原铁路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热闹景象。各连队路基上堆积的土方早已需要进行打夯工作了,可是,仅靠工程指挥部发的两个小夯来完成任务,无论从质量、从速度上来讲,那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打夯工作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展速度,整个工地上笼罩着一片焦急气氛。

京原铁路是国家重要的战备铁路项目,工程进度刻不容缓。决不能因为打夯延迟了工程进展,工程指挥部为此特别号召广大指战员群策群力、想方设法排除眼前这个拦路虎。

连队领导接连召开会议,号召战士们充分发扬敢想敢做的精神,哪怕是另辟奇径,只要能解决眼下火烧眉毛的难题。

一天下午,刚上工不久,我们正在工地上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突然,连部通知一、二排的排长开会。不一阵功夫,他们很快回来,通知50多名男战士集合,迅速拉起连里的铁皮平车,带上铁锨、镐头,急匆匆从工地向北进发。我们谁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去干什么?在路上,带队的排长才告知,连里有个战士想出一个惊人的怪招,及时向连部献策,就是利用墓碑下的石头底座,来做打夯用的夯石。连部领导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果断拍板决定:为了整个工程的进展,不惜冒险一搏。

我们这次行动的任务就是前往村外的墓地,从墓碑下起出碑座,弄回来,改造成打夯用的基座。虽然当时处于文革时期,破“四旧”时有发生,但这的确是件充满风险的事,谁也不清楚,此事风险究竟有多大?倘若被村民发现,能不拼命吗?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从我们的驻地到村外墓地,大约有15里路。此间有一条大道,就是出村沿公路向东行,然后顺着山脉折向南去,再经过一条乡间土路就到了。可我们办的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地走大路,只敢悄悄地走沿着崖边的羊肠小道。这样,我们走的就是斜边三角形中那条路途短,但异常难行的“捷径”。我们沿着那条崎岖的山间小路,吃力地轮番拖拽着平车,缓缓前行。毕竟是上山的路,坡度大,道路狭窄。路左边是村里的庄稼地,种植着当地特有的品种莜麦、豌豆。右边则是幽深的山涧,越向前行,沟也越发显得深不可测。由于心情格外紧张,谁也无心浏览周边的风景,只是与庄稼地相比,反差太大。那沟里草木茂盛,郁郁葱葱,一片浓荫翠绿景象,很吸引人。至于沟中还有些什么,给人留下无限遐想,谁也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空手走山路都感吃力,何况拉着平车。平车的一个轮子在小道上,一个轮子轧在田间,一路上不停地颠簸着,天气炎热,加上心情紧张的缘故,每个人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虽然一路提心吊胆,好在并没有碰到一位行人,我们万分庆幸。

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展现出一片开阔地,这就是村外的墓地了。整个墓群依山而建,座南朝北,俯瞰脚下一片锦绣山川。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最南边那座别具风雅、造型独特、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唯一高大的碑。它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这一定是村里显赫世家的老坟。高大的石碑整体近3米高,底下不仅有约0.5米高的石座,还用磗把整个碑精心镶嵌在内。碑顶还修饰有屋檐,不仅起了遮风挡雨的作用,还起了保护石碑久远留存的作用。斗转星移,也不知此碑历经了多少岁月沧桑,山川变化。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谁都没兴致去观看碑文写了些什么,谁也明白,夜长梦多,我们的任务只宜速战速决。带队的排长一声令下,只见众多锨镐同时高举,蜂拥而下,一阵疾风暴雨式的行动。顷刻间,在巍巍群山间矗立了不知多少年的石碑轰然倒地。霎时间,荡起的灰尘弥漫了整个坟地,也遮盖了人群。灰尘散尽之后,有个战士跑上前去丈量,却发现碑座不符合要求,虽然众人忙活了一阵,但也只能舍弃。于是眼光又盯上身后靠西的另一座大石碑。

这个石碑明显没有第一个石碑高大、显赫,却也绝非是等闲之辈的祖坟。这个石碑显得很气派、很宽大,但没有多余的装饰。在大家合力攻击之下,石碑很快倾倒,如愿在石碑下挖掘出一个大石座。那个战士上前一丈量,完全符合标准。欣喜之余,大家深感多事之地,不宜久留。迅速连撬带推,把大石座弄上平车,顾不得身后留下一片狼藉,急匆匆奔向东面的公路。

进入乡间公路,正好是个下坡路。张眼远眺,四处无人,大家绷紧的心情得到些许和缓。回程的路,依然充满着风险。我们今天的行动倘若被村民发现,那时将百口莫辩,后果更是无法想象。为尽早赶回连队,我们三步并作两步,急速下山。

眼看下到半山腰时,突然发现前方二百米处,有八、九个人手拄着铁锨,张望着我们。顿时,所有的人都感到窒息了,不由得全都停下了脚步。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难道是村民已经发现墓地被毁,要两路夹击我们?那我们可真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左面距深沟尚不足百米之远,右面不远处是高大的山峰,是天然的屏障,我们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悲观,却又不甘心舍弃费尽心机、千辛万苦才弄到的大石座。

大家寂寞无声地呆立了一会儿,却不见前方的人有丝毫的动静。老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村里人随时可能赶来。那时,处境就更糟了,想逃也晚了。面对险境,两位排长迅速作出决断:现在只有冒险赌一把,大家要做好两手准备。先继续拉上平车缓缓前行,随时观察对方的变化,一旦发现苗头不对,一定要果断放弃平车,四散奔逃,千万不能被捉住。于是,人人胆战心惊,步步为营的挪动着脚步,并观察好四周地形,做出一副随时逃跑的样子。我当时心想,向右跑是绝路。唯有向左跑,尚有一线希望。跑到沟边,假如有路最好,要是无路就勇敢地跳下去,决不能被捉住。上山时看到沟里处处绿色植被掩映,总不至于摔坏吧。

人们在忐忑不安中,一步步接近了对方。大家的精神高度紧张。突然,人群中一位眼尖的二排战士兴奋地叫起来。原来,前方的人不是本村的村民。他认出其中的一位是他的房东,无怪乎他喜形于色。搞得这么草木皆兵,竟是一场虚惊。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热情打过招呼后,大家心中背负的沉重包袱一下就减轻了。一下午的酸甜苦辣、劳累困苦、紧张气氛,顷刻间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剩下的路程,大家心情格外轻松,不知不觉,在欢乐中回到了工地。连长、指导员看到战士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顺利归来,感到非常满意。

晚饭后,连部又一次紧急通知,白天参加行动的战士准备夜间出发。原来,连领导考虑到即使改造一个大夯尚不足以完成打夯任务,得陇望蜀,希望战士们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再搞回一个石座来,要一并做成两个大夯。

这次,又有人向连部献计,目标是公路北面山上的墓地。由于有了一定的经验,这次挖掘颇显得轻车熟路。一路上我们摸黑前行,在墓地,战士们打着手电筒,没费多大周折,顺利地挖出一个大石座,迅速拉回工地。

第二天,连里有木匠、石匠手艺的战士一齐动手,把每个石座从两边凿出一道半圆形的横槽,再把两根胳膊粗的长杨木,用8#粗铁丝摽紧,土法上马,造成了铁建工地上独创的大夯。土造的大夯确实强悍,威力无比。16个战士上阵小试身手,果然气势不凡,效率大大超出设想。两个大夯同时挥舞,很快超越了填土工作,工程进展大幅度提高。捷报飞快传到上级和其它连队,没几天功夫,整个工地上到处是此起彼伏的打夯声以及充满革命激情的响亮的号子声,有力地加快了京原铁路建设的步伐。年底,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京原铁路建设任务,回到太原。

当年,拆碑造夯是为了工程建设的需要,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大夯确实为工程建设起了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铁建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原始的生产方式,以血肉之躯,以火热的激情,用辛勤的汗水,铸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战备铁路。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差点见阎王

铁建故事 | 1972年古交春节纪实

铁建故事 | 大家喊我“二百二”

铁建故事 | 忆苦思甜会

铁建故事 | 那双白塑料底一带布鞋

铁建故事 | 笔记本的故事

铁建故事 | 我身边的铁建人

铁建故事 | 那些记忆的碎片

铁建故事 | 铁建生活二三事

铁建故事 | 铁建第一课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十八岁

铁建故事 | 我去铁建第一天

铁建故事 | 去铁建兵团的“上山下乡”背景

铁建故事 | 山西为何成立铁建兵团?

蒋言礼:恰同学少年,去当铁建兵

代号3201:铁建人重返京原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