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风骨,龙城的个性
和人一样,在经历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岁月磨砺后,每个城市都会滋养并催生出独属于自己的气质和个性。而这种城市个性的差异,就深藏在久远历史的岁月褶皱中,潜伏在纵横交错的寻常巷陌中,流淌在城市后人的性格基因里。
比如,在我看来,北京的城市个性应该是一种天子脚下、经历过世面的气度,上海是精明,西安是厚朴,大连是活力等等。
而对于所居住的城市——太原,她的城市性格长久以来始终让我无从概括。越是身处其中,越是感受复杂,难以描摹。直到制作十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太原·抗战》中,这感觉才蜿蜒而至,随之喷薄而出,强烈且不容分说,毋庸置疑。
这个词叫做:风骨。说实话,在当今社会,风骨以及它代表的含义,对于人们来讲早已疏远,甚至已经很落伍很过时。如同这座城在其他地区人们眼中的印象。
但这是现阶段我想到的对这座城最贴切的注释。记得有人曾说,对于一座城的认识,应当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展开。进入城市的空间非常简单,但是进入城市的时间,在我看来,多是机缘、际遇而定。这个时间,不仅包括了对她萌生了解欲望,并有条件去深入接触的时间节点,更包括了这座城市曾走过的漫长岁月。
本组汾河公园照片由凯撒拍摄
我对太原的了解可谓迟缓愚钝。小时候,对太原的粗浅概念,仅限于那是父亲度过成长岁月的地方。最宽的迎泽大街旁有栋二层小楼,那是爷爷奶奶的家。1988年大学报到时,父亲曾煞费苦心带我去了晋祠,本意让我感受这个城市之古老厚重,然而在我懵懂的记忆中,那群外形没有区别的索然无味的建筑,远不及景点门前的小吃灌肠给我印象来得深刻。
从离开家乡奔赴太原读书,到后来正式落脚在这座城市,匆忙的行走、奋斗中,我始终没有从容地去打量、了解过这座城市。直到2005年,成为十三集历史文化系列片《历史的印记》的编导。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太原的历史。从那刻起,我开始一步步靠近她,进入她,感受她。
本组太原雪景航拍照片由徐劲松拍摄
一次相逢,远远无法触摸深刻,但是足以点燃热情。渐渐,她在我眼中,不再是表面这座居于黄土高原上的现代化省会城市,而是回到那座停留在岁月深处的古老城池。拨开历史雾霭,这座古城器宇轩昂,高大巍峨,城高墙厚,城内殿宇接天,雕梁画栋,俊采星驰;老百姓“人性劲悍,习于戎马”,充满血性;众多英雄豪杰轮流亮相,雄霸天下,惊艳历史。那是太原城前身晋阳城所经历的无限风光。而晋阳城,我以为,是所有太原人心理上永远的文化乡愁。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