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艺术封面人物
近期,《南方人物周刊》策划了一系列关于著名艺术家、艺术史家的专题报导,其中包括徐冰、巫鸿、蔡国强、赵无极、刘小东、袁运生,以及毕加索。佳作书局汇集7期杂志于此,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7位大咖的艺术观点与追求。
徐冰:卡门线外,还在艺术的有效射程内吗?
徐冰与作品《Where are we?》 图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
这20年以来的全球化的演进,手机、互联网的迭代,表情包发展得特别快。我现在再用标识符号写那个“地书”,就可以写得比20年前更生动、更深入和更复杂,因为你占据了更多的材料了,这些材料自己在生长。《蜻蜓之眼》也是,它使用的素材是网络上的监控图像,一开始素材远远不够,但后来就爆炸式地增长。火箭也一样,5年前你想都不敢想,但是我介入太空艺术这两年,你可以看到,关于航天科技有多少进步,不断有新闻和素材在出来,几乎每一天都有关于外太空的报道。
徐冰,《从黑点到蓝点》,人类首个在外太空拍摄的定格动画
“我比较喜欢收集、关注、使用有生长性的材料,这是我作品的一个核心。比如你刚才说到的那几个作品,《地书》也好,《蜻蜓之眼》也好,它们都有强大的生长性,《地书》标识我差不多2003年开始收集整理,将近20年了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做下去,不断地出现新的东西……
……我们现在每个人其实都或多或少地赛博化了。手机已把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的百分比分给了手机生活。未来等到咱们作为自然人和赛博人共存或者彻底AI人的阶段,人类积累的文明就要开始逐渐失效了。”
——徐冰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2022年第05期
巫鸿:建构世界性的中国艺术史
巫鸿
巫鸿的视角在“他者”和“自我”之间切换,在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下重新激活中国传统里习焉不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为我们讲述“世界化”的中国艺术史,在艺术世界的东方与西方之间建筑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做艺术史研究对我来说,是真的有乐趣。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看入’一张画,而且可以不断地‘看’——所以有时候我不断地写同一个作品,比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武梁祠》。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演奏家演奏一个经典名曲,从年轻一直演到老年,曲子没有变,但演奏家演绎的方式在变化。做美术史家的基础是观察,然后阐释,所以你必须不断地看,发掘它、了解它,这是我眼中的最大乐趣。”
——巫鸿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2021年第37期
蔡国强:与未知相遇,向童心致敬
蔡国强
以火为墨,对话看不见的世界,寻找超越死亡恐惧的通道。
“我喜欢老子那样轻松自在地思考宇宙。古代画家里,我最敬仰倪瓒,画里茫茫天地,抽象的超然情怀,让心与自然一致的好状态,这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文脉不同……但走到现代,西方更理解了艺术的治心和距离的价值。中国人却去搞看似写实的、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宣传画’,变成难以‘超越’了;从复制古人的形而上,到学习西方人玩过的形而下,出世、入世混乱。”
——蔡国强
蔡国强,《蝙蝠的眼睛 No. 2》,2020,火药、画布,263 x 450 cm,艺术家本人收藏,蔡文悠摄, 蔡工作室提供
“突来的新冠疫情,让我刚离开的这些文化‘圣地’一起关闭。人们都在惊恐议论,疫情之后世界如何大变,人类将从此不同。不再挤满观众的空荡展厅内,也许先辈们在轻松笑谈:‘我们不就是在包括黑死病的一个个巨大灾难里创造了墙上的这些吗?’”
——蔡国强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2021年第31期
野蛮人入侵:毕加索诞辰140周年
约1960年,毕加索在戛纳的家中 图/视觉中国
“我妈妈曾对我说,如果你是个士兵,你要成为将军;如果你是个修士,你要成为教皇。不料我当了画家,于是我就成了毕加索。”
——毕加索
“我说过毕加索是一个入侵者,这是他与欧洲的关系。但是在他的内心世界,他曾经也同时是一个‘高贵的野蛮人’,及布尔乔亚的‘革命’分子。”
——约翰·伯格
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The girls of Avignon, 1907)
“毕加索晚年备受荣宠,这里无须罗列他获得的荣耀,这些对他已经不再重要,他只希望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做到了。他自幼爱看斗牛,也常常在画中以公牛自喻。西班牙同胞、出名的斗牛士多明格想要退役的时候,毕加索对他说,’你可能死在牛角下,你能期待的结局里面,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吗?我能向往的,还有什么比画画时一命归西更好呢?……你必须回斗牛场去,在那里死得其所。’”
——摘录自《人物周刊》文章“野蛮人入侵:毕加索诞辰140周年”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2021年第33期
何分西东 百年无极——赵无极诞辰百年
赵无极在巴黎的画室 图 / Raphael Gaillarde
经历过自由的茫然、重复的危险、情感的坎坷、思想的混乱,赵无极艰难地在异文化中深刻理解了自己的文化母体。终于,一个无分界的艺术宇宙向他敞开大门。
油画《风》,1954年;这幅作品经常被认为是赵无极的第一幅抽象画;图 / Zao Wou-Ki -ProLitteris, Zurich
“赵无极曾说,‘每个人都受一个传统束缚,但束缚我的传统却有两个……也许矛盾的是,启发我回归本源的,是巴黎。’
他在异文化的背景下,深刻理解了自己的文化母体,他初到巴黎时急于摆脱的‘中国玩意’,其实无处不在,早已内化成了哲学观。即便他全世界去旅行,在西班牙和意大利长时间地凝视教堂的壁画,分析人物的布局,他依然觉得自己看到了中国式的风景。塞尚处理空间的方式深刻启发了毕加索,但赵无极看塞尚的画中,山和天连在一起,很像中国画。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不以为然,而整个欧洲学院派的绘画都建立在透视法的基础之上。按中国传统,在观看的时候,人的视觉焦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视线总在风景中移动。中国人很早就在绘画中发明了‘移步换景’的散点透视,观看之眼是灵动的,永远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类似呼吸,让画面透气。”
——摘录自《人物周刊》文章“何分西东 百年无极——赵无极诞辰百年”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2021年第05期
刘小东:直到目前,纽约疫情我全程在场
在美墨边境写生,刘小东跟当地的警察局长成了朋友。这是他在警察局“体验生活”。
他更愿意说的还是美国边境小镇Eaglepass。他画警察局长,画他的家人和同事,前前后后,画了一个多月。美国电视里疫情报道甚嚣尘上,但局长绝口不提这茬。等到全部画完,刘小东忍不住问他:你应该知道中国的疫情,为什么你还跟我一起喝啤酒?还和我拥抱?
警察局长耸了耸肩膀: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新闻是一回事,可是生活,我的朋友,生活是另一回事。
刘小东,《Thank you(谢谢你)》,2020年
“2020年,因为疫情,他被困在纽约,好几个月过去了,苦等不到一张回国的机票。陪在他身边的还是喻红,以及他们业已成年的女儿。
……他的这批小画,都是集中在4月4日到6月13日之间画的。疫情稍微松动些,他就出门四处去走,去看,美国街头不便写生,他就拍照下来回去画,一天画四个小时,还画不完,第二天再去看,去捕捉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间段里光线和色彩的变化。那是照相机不能敏感还原的,得依赖绘画者的肉眼。”
——摘录自《人物周刊》文章“刘小东:直到目前,纽约疫情我全程在场”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24期
袁运生:天才与夸父
袁运生在工作室 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
纵观袁运生的艺术轨迹:毕业创作和机场壁画饱受赞誉与非议,改变人生走向;应邀赴美,在西方语境里不懈探究与突破;归国后,将中国传统造型引入基础教学——他的实践见证了中国美术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是极其难得且复杂的个案。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首都机场 T1 航站楼主题壁画之一,1979年
“袁先生一定是个天才,而真正重要的在于一个艺术家是否懂得自己的艺术,与时代和社会现场如何发生关系。灵感并不来自于我们的IQ,而来自于吸纳社会现场的能力。因为社会现场是永远不断变化,并且给我们提示最新启示的场域。”
——徐冰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2021年第35期
备注:快递默认寄送中通快递,因疫情影响地区无法正常发货或联系客服尝试换发其他快递(目前支持京东快递、顺丰快递)。
相关推荐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徐冰:思想与方法
徐冰
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
中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徐冰
王晓松、冯博一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中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废墟的故事 :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巫鸿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中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空间的敦煌:走进莫高窟
巫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
中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五:残碑何在
巫鸿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中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绘画的精神:蔡国强在普拉多
The Spirit of Painting: Cai Guo-Qiang at the Prado
Miguel Zugaza
Thames & Hudson, 2018
精装,208页
25 × 27 cm
英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花曲:蔡国强在乌菲齐
蔡国强
江西美术出版社,2019
中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刘小东:金城小子
杰罗姆·桑斯、郭晓彦、孟璐、杰夫·凯利、刘小东、侯孝贤、郑妍
世纪出版集团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精装,227页
中英双语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刘小东回顾展 1983-2018年 (签名版)
Slow Homecoming 1983-2018 Retrospective
Liu Xiaodong
Kunsthalle Dusseldorf/NRW Dusseldorf
平装,294页
英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Hajo Duchting
Prestel,2013
平装,128页,插图100
19.5 x 24.1 cm
英语
编辑 | Sophia
审校 | Echo, Sophia
往期精选
关于佳作书局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1942年创立于上海。在过去的80年,佳作书局先后流转于上海、纽约和芝加哥,并于2014年再次返回中国。长期致力于促进中西方艺术交流,佳作书局将继续秉承专业化、全球化的经营传统,更加专注于中外艺术类图书的引介、翻译及出版,并持续举办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为国内外研究人士及爱好者提供深度服务。
微信客服:jiazuoshuju2019
淘宝:搜索店铺“佳作书局”
京东:搜索“佳作书局原版图书专营店”
微博:@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佳作书局
Instagram:@paragonbookgallerybeijing
实体店铺:
央美店: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14号楼一层
UCCA | 佳作书局: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商店二层
宋庄店: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文化广场A201号
乌镇店:浙江省嘉兴市乌镇西栅景区内灵水居
芝加哥店:美国芝加哥西35街1029号,Zhou B艺术中心
联系方式:
邮箱:info@paragonbeijing.com
👇 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以上7期《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