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 夜
编者按
夜,是日的延续,还是它的反面?
夜景,是城市的“晚妆”,
还是城市的自我表露?
夜景照明,是该追求昼夜同辉,
还是凸显夜之独特?
照明规划,是让人欣赏灯?
还是助人了解城?
……
——请听冯工一一道来。
来,先装一下高大上
然后,我们回到家长里短
说,深圳晚间最热闹的地方,当然不能避开城中村——上下沙、白石洲、岗厦等是很多人到深圳后的第一处落脚地——她带着邋遢的气质迎接每一位满心抱负的外来人,并告诉对方:
来了可能就是深圳人
城中村的实惠与便利是其它地方不能比拟的——吃饭睡觉剪发捏脚日杂百货——一块活脱脱建立于直接需求的城市片区,就像赖特的塔里埃森一样——想开店就架个招牌,想招租就立堵薄墙——城市的建设当然要规划,但总觉得多了些主义和刻意,少了点自在——城中村是块自在的土地。
从吹牛的角度来说,城中村的业态和全球最发达地区一样——绝对的服务业主导,这一特征在晚间更为突出,烤串火锅麻辣烫美容美发修裤脚乃至街角不起眼的杂货铺子,无一不扛着服务的大旗,服务着来来往往的当地人外地人。晚间走在城中村的横街竖巷,你发现自己是这样的接地气,可以肆无忌惮地挠头抠脚骂脏吹牛逼——城中村是块让人放肆的土地。
有人这样形容深圳的城中村:“灯下脏兮兮的街道里,时隔多年依然有妖艳的老板娘在对路人挤眉弄眼,还有小贩拎起半死不活的鱼骂街道这特么还不新鲜?!旁边有小孩背着书包咬着手指看对面理发店里小姑娘在给客人揉着肩,真实的城市本不该只有深南大道的鳞次栉比和玻璃幕墙,还要有角落里冒着浓烟的烧烤摊,还要有嘴里塞着牙签说着不干不净言语调戏打工妹的社会青年,他们手不是很干净鞋不是很干净但脸上的表情是真的苦辣酸甜……”
很真实,城中村是块真实的土地。
说起来深圳的城中村和北京的地下室很像,都为初来乍到的人服务,都为生产链末端的人服务,多年后都会有人再回来看看找找回忆——那是关于努力和无力的回忆,不一定甜,但耐嚼。
晚间的城中村是热闹而凌乱的,一张帆布棚子,两盏破灯,三五张桌子,满桌排档和大声劝酒的年轻人,他们白天可能都干净整洁西装笔挺,晚上出来放松一下,聊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这才是城中村的气质,真实的气质。
和城中村的气质形成鲜明对比,深圳的另一个夜生活高发地是写字楼,加班是这座城市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每次做夜生活相关问卷的时候,大家都会习惯性地在“晚间活动”中加一个“加班”的选项,而且命中率还挺高。
被誉为“深圳加班第一楼”的科新科技园,暂时领跑全市加班这件事,接下来用不了多久,前海、超总等一系列“超级片区”,相信也会是加班重症患者。我们分析过深圳办公区域的夜间活跃度,类似福田中心区、车公庙、科技园这样的写字楼聚集区,夜间活跃度居然超过了许多居住区,仅次于开放空间和商业区,了不起!
加班带来一个新的下班高峰期,前不久冯工写了一篇小文,觉得对这件事描述的还算客观,抄来用一下:
“长期坐地铁上下班,发现两个下班高峰,
一个下午6点,一个晚上10点,
6点这批人步速要缓一些,不紧不慢,
10点的要快一些,不断抬头看着地铁到没到站。
深圳的夜生活,主要是6点这批人在支撑。”
晚间十点半经过南山大冲,人行横道绿灯亮起,两侧人流簇拥通过,匆忙而高效,强烈的东京既视感。
看景不如看人,此时的人很好看
这是深圳的人,深圳的气质
三年前冯工从重庆来到深圳,看惯了以夜景著称的山城,忽然觉得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怎么没有像样的夜景,三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北上广深,北京奥运系列,上海外滩周边,广州珠江两岸。深圳呢?万象城?海岸城?海上世界?购物公园?像,也不像,或有规模没视点(如福田中心区)或有视点没规模(如万象城)。
福田中心区夜景
图片来源:www.nipic.com
万象城夜景(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一位前辈是这么解释的:“和很多城市相比,深圳夜景一直在控制,因为没有确定到底该怎么发展,怎样才是正确。”当时的冯工是年少轻狂的,心中暗自喷出表情包:“明明就是没做就是落后嘛,还说是控制的好”。
三年来冯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控制,还是落后?
2012年深圳开始编制全国第一个覆盖城市全域的照明规划——《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具体工作由中规院承担,总体层面规划提出X点X线X面总体结构,针对各区提出细化指引,同时提出“技术+管理”双渠道保障规划落地blablabla(冯工知道你们对技术内容没兴趣所以就不废话了,你们知道有这样一件事就可以)。
这次规划提了几条关于深圳夜景建设的核心思路,我们可以聊一聊:
1. 分期分批消灭城市暗区(简单来说就是把路照亮);
2. 住宅尽量不要做,如果非要做那也尽量少做;
3. 表演性质的内容(“biubiubiu”或者“嗖嗖嗖”那种)要慎做,要集中精力在核心片区做,不能满地开花;
4. 把内透光作为夜景表现的重要手段。
规划得到了行业专家和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已经顺利通过规委会,今年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已经安排各分区推进下一步具体工作。
规划中还有很多技术内容冯工就不一一细说,因为这四条已经可以看出这次规划乃至管理单位对深圳夜景的基本态度了:
1. 关注民生,让老百姓晚上出门觉得很安全;
2. 关注品质,晚上睡觉不要有太多光污染侵入到室内;
3. 关注精品,深圳不是游乐场,不用所有地方都好玩,只在最核心的地方做最精彩的展现;
4. 对标国际,杜绝“不装灯就不是夜景”的错误思维——纽约曼哈顿、东京商务区、巴黎拉德芳斯、伦敦金融城等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都是高密的摩天楼,但夜景“建设”基本属于“不建设”——简单而直接的内透光。
这四条中前三条是态度,每个城市都可以说。第四条是格调,国内有胆提出这样要求城市屈指可数,深圳正在试着做。
之前有位甲方说“冯工啊,我知道内透光好,但你做事情得让领导看到,要搞了建设出了效果才行”,冯工表示真心理解,却也不由感慨。
——来聊聊貌似高大上的内透光——
内透光很好理解,晚上房间里的灯亮着,光线透出窗外,从外部街道看起来“万家灯火”的感觉就是。
近年照明行业正在尝试把内透光作为夜景表现的手法之一,推进的并不顺利,其一是由于“看起来像没做夜景”,其二是人工手段实现的内透效果普遍较差。
中规院最近在做《前海灯光环境专项规划》,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中国首个内透城市中心”——未来前海是高层、超高层的聚集区,业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业主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前提决定了前海具备内透条件——“高密集群+24小时工作模式”。
前海“内透城市中心”的提法有两个目的:
1. 打造国际一流夜景风貌
2. 引领未来中国类似定位城市片区的夜景建设
注意!是引领“类似定位的片区”,前海是适用内透光的,但不是哪里都适用,如果建设对象换作一条生活性街道,两侧都是5、6层的住宅或办公,内透手法就不足以支撑夜景氛围的需要——此时人工手段就需强势介入——您总不能要求上海外滩做内透光吧?内透是一种表现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
近两年我国城市照明建设呈现出对“媒体夜景”、“亮度夜景”的疯狂追捧,“要靓!要亮!要量!”已然成为核心思想,这很危险!回过来看前海,如果以媒体立面方式去建设前海,那前海不是“深圳未来中心”,而可能会是“深圳娱乐中心”。
那么媒体化夜景的适用性在哪里?虽然想起这件事冯工脑中瞬间就会有一万匹神兽奔腾而出,但篇幅有限,这事以后有机会再聊。
回到“落后还是控制”这件事。以客观事实来说,深圳当然落后——建设量太小。但如果以制度来说,倒可以理出别的思路:深圳和其它城市的很大不同在于,政府组织进行的规模性建设很少(类似当下全国风靡的“一江两岸”、“三江六岸”,全部由政府主导,动辄数亿投资),深圳的管理者对于夜景的态度是“鼓励自发建设”——这和发达国家或地区很像,除非重大城市事件,很少会看到哪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领导人会说“来!把这条街亮起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最成功的城市,城市管理者与业主的关系和发达地区很相似——关联而又独立,更多的是制定基本原则,然后鼓励业主自行建设,这可能也是目前深圳一直没有推行“让深南大道亮起来!!!”之类运动式建设的原因,也便没有了“灯光秀”,也便看起来“落后”了。
但这不是深圳夜景“落后”的借口,深圳夜景的软肋确实太突出——没有和人发生关系——远看福田中心区夜景很上档次:高楼林立气质非凡,但谁会为了拍一张照片绕城好几公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却发现周遭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小广场呢?
人体尺度的夜景街道(类似于上海南京路、重庆解放碑、南京夫子庙)在深圳非常少。表面来看万象城、益田假日、海岸城、欢乐海岸都属于人体尺度街道,细节精致尺度亲切,但为什么不能让大家形成“夜景印象”呢?短板在于停留时间不足——大家一头就扎进了商场或餐厅里,街边景色只是“路过看一眼”,即使一直走在街上,从头到尾也不过十分钟的光景,不足以形成“体验性空间”和“记忆性空间”。对比起来海上世界、东门稍好一些,但能让人停下来看看风景拍拍照片的地方,却还是少之又少。
好的夜景空间需要三件事:便于休憩的街道+有趣的景致+适宜的行走距离。
这样的空间,深圳暂时还没有。
抛开每座城市都有的购物餐饮散步遛狗,深圳夜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人,在于城中村的地气,在于CBD的匆忙,这两个地方不是城的风光,而是人的景致,有时候,人比景更有味道——深圳特有的人情味。
不去看看?
. . .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不妨关注冯工的个人微信号“先叫蒸”。
作者 | 冯凯
中规院深圳分院照明中心
本期策划 | 罗彦
中规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城PLUS”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中留言或发邮件至:
cheng+@szcaup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