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生态格局,承载新型城镇化

2017-12-06 蒋国翔 城PLUS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东莞市为例,结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内容,简要介绍东莞市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


东莞市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


过去三十年东莞市凭借以“外资驱动、多轮并转、以地生财、增长导向、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大大推动了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给东莞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体表现为生态空间日益萎缩、生态格局日趋破碎


东莞城市空间演变


东莞市于2009年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来不断强化对生态空间的严格保护。然而其不断遭受侵占的现实以及“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已然不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空间保护要求。


东莞市原有基本生态控制线图


东莞市现状主要生态资源空间分布图


随着本轮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生态都市”,生态资源的严格保护与生态空间的合理利用上升到市政府决策层面。东莞市生态空间资源保护围绕建设“现代生态都市”目标,提出以底线思维调控城镇发展模式的整体策略,通过优化调整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建立统一的空间管制体系,不断强化生态控制线对市域城镇空间发展规模的刚性约束,促进城镇发展转型。


1
优化调整基本生态控制线

东莞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优化调整思路是以“三带、三核、多片、多廊”市域生态格局为框架,结合原有基本生态控制线和新一轮总规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将高生态敏感性和高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涉及基本农田/永久性基本农田、大于50公顷的农林用地、基塘系统、大于10公顷的公园绿地以及重要廊道处的农林用地和公园绿地)纳入到基本生态控制线。


东莞市生态框架控制规划图


为更有效地实现生态资源严格保护和生态空间的合理利用,在优化调整原有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要求及东莞生态资源状况,提出实施“两级三类”分区分级管控措施,以实现建设“现代生态都市”中要求的生态资源差异化和精细化管理。


东莞市两级三类控制线


2
构建统一的空间管制体系

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资源配置和管理手段,已成为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政府进行空间管理的重要抓手。为避免过多的控制线在空间上出现“多元编制”和“多规管控”现象,甚至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空间管制措施等问题,规划提出了构建统一空间管制体系。


东莞市统一空间管制的空间关系示意 51 29848 51 15231 0 0 2958 0 0:00:10 0:00:05 0:00:05 2959


统一的控制线空间管制体系遵循生态要素保护要求不降低的原则,在整体构建层面上,将禁止建设区纳入生态控制线的一级管制区,给予严格保护;限制建设区划为基本生态控制线中的二级管制区,并将大型城市公园绿地纳入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开发建设类型、规模与强度。一级管制区为禁止建设区,实施最严格保护;二级管制区包括限制建设区,以及适宜建设区中的连片农林用地、重要交通市政廊道防护绿地、大型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其它需要管控的区域等,严格控制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东莞市空间管制图


结语:


本文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保护规划及统一的空间管制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然而作为空间管制重要环节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地解决。为了更好的促使生态资源空间管制由技术性向政策性转型,下一步需尽快处理好技术理性与行政管理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统一的管制空间与空间管制政策的协调。


*文中图片来自于《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相关阅读:


东莞创新中轴


东莞生态园十年:海绵城市为术,区域整合为道


空间生产的中国经验与东莞样本


东莞影记

·  ·  ·




作者 | 蒋国翔

中规院深圳分院市政交通规划所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城PLUS”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中留言或发邮件至:

cheng+@szcaup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