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港双年展庙会式漫游指南

城PLUS 城PLUS 2019-05-20


这是深圳入冬以后最寒冷的日子,熙熙攘攘的人流从四面世界八方城市被挤入这个深圳城中村的横纵街巷,开启了一种南头古城的新社会生态,这座深圳故城,也得以成为了国际文化的共生栖息地。


与往些年深双有些不同,今年的双年展更为市井,更为融入城市。这是一场“从自娱自乐到大家热闹,各取所需的文化庙会”,“在观念、文化交互的时空里,犹如一杯正在搅和的鸡尾酒层色混沌,也像一碗八宝粥多味浑沌,还有几碟变色的腊八蒜。”


因此,城PLUS在制作本指南时,决定让“逛庙会”——这个中国特有的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活动,成为本次漫游指南的主题!


我们!就是来带大家!换个角度!花样逛展的!


01

寻片识古城


推荐人 | 龚志渊,微博大V


此番双城双年展的主展场南头古城是深圳市特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区,是深圳、香港发展的共同源头。它在体现香港领土主权和文化渊源等重大问题上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新安古城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深圳城市的发展史。

 

城PLUS从资料库中寻得一批珍贵的历史照片,让我们凭着视觉的线索,让历史与现实来一次蒙太奇式叠合。



场景一:南头古城博物馆

古城南门外广场上保留的历史建筑之一,原为被民房包围的民国县署旧址,后经规划整治后成为绿树掩映下南头古城历史的重要展示场地。


场景二:南头古城南城门

作为岭南重镇的南关隘,97年城楼被完全湮没于高大破旧的产业建筑之中,后根据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释放出南侧宽敞的入口广场空间,此次双年展更是通过虚拟的建筑手法重塑了古城瓮城,成为展会重要的室外展场。


场景三:东莞会馆

位于南头古城中山南街81号的东莞会馆,是深圳市唯一保存的会馆建筑,早在1984年6月份就被深圳市政府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见证了昔日南头经济文化繁荣之景象。可惜到了90年代末,建筑破败不堪,甚是可惜。此番借双年展之际修缮一新并注入新的活力,与对面“半层书店”遥相呼应,以期藉此重振历史之辉煌。


场景四:新安县衙

广州府新安县衙地处古城的中心位置,毗邻报德祠。从老照片上看出该处曾作为南头城街市,给无数老城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追忆的谈资,该处也是古城中变化最大的一处历史建筑。


场景五:报德广场

老城核心最大的开放空间,老城居民记忆中儿时的篮球场地,成为本届双年展的开幕式主场地,开幕式上皮三导演的《游戏城市》,将像素画与老游戏相结合,具有机械化、数字化的大型游戏画面直接被投影在报的广场的居民楼外立面,现实与抽象,手工与数字,形成了一种矛盾的关系。整个作品就像一个游乐场,老游戏的音乐和声音勾起大家小时候的感受,最大化的体现了“城市共生”的理念,颇为惊艳。


*古城时空叠合场景,一套共八张,在A2栋3楼“城市算法”展区可免费领取,带上它,寻找明信片场景,不见不散噢。



02

看展才是正经事!


推荐人 | 胡恩鹏



Mapping 南头古城

何志森(A1一楼


“在双年展场的一个角落中有一个'mapping南头古城'的展品,从观察28家理发馆、拖鞋、电视和窗户等细节中,解析在城中村乡情圈的文化特色和重构移民的社会组织链的现象等,城中村是角落,这个有细节、有趣展品也是一个角落,在等待着被发现。一个时尚的人做了许多认真的事,这件展品就是其中之一。”(朱荣远)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MVRDV智慧研究所A1一楼


视频装置展示了研究者们对未来城市的展望,这样的愿景是由大量学生和研究人员们想象并创造出来,结合了科学与无尽的幻想。人们可以从其中看到,诞生于设计师的想象中的梦幻有一天终将成为现实。



渔村童话Leviathan

王子耕(A1一楼)


“人利用水的浮力发明了船,建构了人与水的共生关系,用于生计之生产,也赋予闲情之生活。《渔村童话》那艘巨轮模型船耐看,会让人赞叹做工精致。也许仿真是一种俗,但是能够如此认真地做到逼真,那就不只是一个俗字可以解释的了。逼真在于诱惑观者,让观者惊叹和入戏,细节耐看意味着有更多驻足的时间,观看作品的时间越长,加上文字和图画的提示,睹物之思想会多一分深邃或顿悟。好作品不粗糙既在物件上花功夫,也要在借物传意上用心,《渔村童话》做到了。”(朱荣远)



半个桃花源 HalfUtopia

韩晶 / 赵琦(报德广场旁)


当书店与城中村相遇。


城中村作为独特的人居现象,过去被看做一个城市的伤痕。而正是这个伤痕,成为无数人落脚深圳的第一站。在这里,喧嚣繁杂的城村生活次第展开,独自在书店的落地窗前凝望,透明玻璃外,宁静的理想国与纷繁的日常是如此贴近,触手而及。


在这里,你可以亲手挑选、包装、邮寄一本逼格满满的书,DIY一份私有的体验。



西村·贝森大院 West  Village·Basis  Yard

刘家琨(A2一楼


是否做过这样的梦,当你醒来,窗外是你最爱的青春的样子。西村·贝森大院的设计将这一场景还原成为现实。


一反中心体量集合的城市综合体常见模式,采用外环内空的布局,环绕街区围合出一个公园的超大院落。日常休闲方式获得了具有纪念性尺度的集合表现,成为周边社区民众休闲生活的乐园,也为自身带来丰沛的活力和巨大的成长空间。


设计师将这个位于成都的项目带到深圳,跨越南中国时间地理的不同,共同的是,南海边上的两座城市,城中村“村民”依然可以在繁杂的城市中探寻心灵的归属。



  城市算法  

中规院深圳分院(A2三楼)


城中村,是城市之痒,让城市难受的舒服。

城市更新,“挠”城市之痒,也是城市发展权的分享。


市场经济中,追求发展权的利益最大化,已经变成了理性的行为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是共生分散的——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城市主体,各自趋利。每一个独立的主体,在合理的规则下,为追求自身利益做出选择倾向与决策——我们称之为这个利益主体的“城市算法”。而城市更新,试图以创造出最大的和谐,引导城市谋求更高的竞争能级。

 

本展览试图以“窥探”的形式,展示城市更新过程中、或被熟知或被忽视的利益主体分散的“城市算法”,伴随每个窥探主体的主观倾向,糅合城市价值观的概括,试图寻找出营城市的破题之法。



同时,展览试图说明,分散在每一类主体中的个体,因其认知不同,对彼此城市算法的理解亦有深浅之分。

本展览模拟了七个窥探洞,分别指向:


城市更新中的“超级企业”——政府

城市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开发商

城市更新中物业的持有者、“洗脚上田”的房东——村民及股份公司

城市更新中抽象的“虚位主体” ——公众

城中村中真正的蜗居者与原住民——租户

城市更新的观察者与谏言者——专家学者



现场还提供了wifi照片即时打印和粘贴,让众人参与模拟村子的自然生长。

本展览也是拍网红打卡照必去之处,详见“杨主播为你框定网红取景地系列”推荐。


部分参展作品掠影……



… … 


本次双年展内容丰富,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奉上,更多精彩还需亲临展场体验~



03

拍与自拍,嗨与自嗨


以下教程就由直播大杨哥和小朱同学亲自为你示范

如何在双年展用手机优雅地

(zi)(hai)


直播网红 | 大杨哥

鲜肉 | 小朱


先附上摆拍地图,再挑重点进行指南式分解:



手机摄影指南一:

与周边的墙面环境进行良好的互动

来到双年展场地,最醒目的标志,莫过于各式各样的墙面。最简单的拍照手法就是拍你看墙的背影,比如:



(TIPS:拍摄这种照片穿衣服最好是纯色的,如果穿的太过花哨可能会和樯面糊到一起...)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互动方式...... 

比如:



手机摄影指南二:

充分利用台阶与栏杆

俗话说,女生拍照有三宝,瘦脸,拉腿,美颜好。把腿拉长可是个学问,去双年展的会场溜达了一圈,看到遍地的台阶和栏杆,这简直就是天然的大长腿拍摄地啊!可以充分利用场地里的台阶和栏杆,利用构图,拍出修长的效果。

 

比如在UABB 牌子旁边的台阶上,可以从下往上拍,人在角落,拍出“这片场地被我承包了”的总裁范儿。也可以从侧面拍,拍侧脸,照出一种“独自莫凭栏”的忧郁感。(后期滤镜:黄油相机+snapseed)



uabb随处可见的大台阶,除了可以照常规的群体合影之外,还可以通过高差和墙面,拍出“城中村扛把子”的大片感。人靠在墙上,摄影者向下三个台阶,大长腿凹造型技术get有木有。注意,在拍这种照片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能笑!

 

比如下面这组照片,西村山寨道明寺与东村现代花木兰。



所以,要充分利用楼梯,台阶,墙面等等一系列有高差的东西,来看深港双年展,拥有大长腿不是梦!


手机摄影指南三:

充分利用参展装置

场馆里有很多可以互动的装置,比如位于A2馆3楼的“城市算法”展台,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暗藏玄机的照片墙,小朱同学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不禁被墙吸引住了,于是他走上前去… …



在墙的旁边还有一台及时打印机,观众可以把自己对于展览和城中村的记忆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于是,小朱也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



所以这面墙上贴的到底是啥呢?就请亲自去看吧~


我们拍照的最后一个地点,是村门口的书店,玻璃窗里有一个很大的“戏”字。小朱坐在旁边看戏,我站在玻璃外面照他看戏,路过的行人看我照他看戏。这一层又一层互相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也许就是村子与城市的关系,是城市参与者与旁观者的关系。我们都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城市影像的一部分。城市如戏台,我们都是自己的观众,别人的演员。




04

随吃货看展,宠溺你的胃


推荐人 | 曹方


城中村是多少人来深圳的落脚之处,从南头古城高密度的各方美食可见一斑——天南地北,杂烩中华。终于,看展不再只是阳春白雪,味蕾也成为了被关照的对象!



南头村里美食下双年展,这才是这道文化盛筵的正确打开方式!


官方导览已然标记了一些美食出处,在布展看展的日子里,我们边看边逛,边逛边吃,边吃边记,在这里,曹吃货拍着胸脯,另起炉灶,负责任地向大家做以下推荐:



(1)湘川园

坐在主展馆一侧,点一道蚂蚁上树,生生可以下一碗饭。世界之小,低头见不到的熟人,吃口饭,抬头便见到了——这般风景独此一处。

(2)有皮有馅水饺

村里诊所对门,老板娘扎着围裙,坐在门口,侧对主街,不急不忙地放馅、折皮、捏褶。饺子色鲜味美,皮薄馅厚——好吃不过饺子,特别是白菜馅儿的。

(3)儒子牛杂

有皮有馅隔壁,岭南地道小吃,津津有味,有鲜有料——记得点萝卜牛杂与牛丸。

(4)香酱饼

直径近半米的薄饼,可以一块钱一块钱的点,要多少劈多少,加上独门香酱,饼脆味香——别贪心,一个人买两块钱够吃了。

(5)福兴肠粉店

著名九街糖水隔壁的隔壁,料足,粉嫩,10块钱一大碗加肉加蛋加叉烧最豪华套餐——排老么长队了。

(6)安庆包子店

安庆包子店,有个很有趣很会接梗的老板,菜包真是深圳吃过最鲜的了——不瞒您说,我们买了几十个带回家。

(7)三代豆腐店与老磨坊豆浆店的豆腐

豆腐按嫩度分成三种,可以站在摊边,切了现吃。看完展揣袋豆腐,回家打个边炉,也是美滋滋的收尾——打边炉要买老一些的哟。


这个空间中,村民才是村子里的主要食客,村里美食做的都是街坊邻里的回头生意,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结语:

本次深双带来了历届最有人气的场景,为UABB点赞!

希望你怀揣着这篇花样看展漫游指南,乐在其中,心满意足。


·  ·  ·


相关链接:


深圳2050远景:不,这不是科幻


深圳下雨天,想陪你一起在“全天候步行系统”里看海


深 · 夜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城PLUS”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中留言或发邮件至:

cheng+@szcaup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