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沙:夜舞人尽欢

曹方等 城PLUS 2019-05-20



最能代表深圳、最能体现深圳精神、最能表达深圳生活与魅力的,就是城中村。

——约翰·弗里德曼(杰出规划教育家)


↓著名的下沙广场舞

视频支持:色点传播

导演:郭奇 摄像师:罗威航 郭奇 摄影助理:邱嘉文



01


1.1深圳滨海的沙地渔村


(1)繁华中耕山耘海800年


“远通西海来潮水, 近望南山作案台” 。八百年前,下沙村的祖先从江西吉水来到宝安东涌(今下沙村),面对万顷碧波和荒凉的沙滩、荆棘丛,下沙村的创业始祖——黄峭山的第十五代嫡孙黄默堂决定在此扎根创业。下沙先民们在当时人烟稀少的南海之滨扎根下来, 开启了耕山耘海、风云激荡的八百年风雨历程。


到明朝中叶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人丁兴旺,经济发展, 农耕和养蚝较为发达。并形成了东涌、大围、围仔、村仔、新村、东头六个自然村的雏形。几百年来,下沙村民们在村后垦荒造田种植粮食,在村前的海滩养蚝,过着半耕半蚝的生活,可以说是 “村前是银行(海湾),村后是粮仓(良田) ” 。


↓深圳老地图中的下沙


一直到30年前,下沙村还是—个由东涌、大围、村仔、围仔、新村、东头村6个自然村组合的小村落,村民世世代代种田、捕鱼、养蚝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广袤的深圳湾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天地。


(2)江夏黄氏祖居之地


南氏黄氏扎根


“南宋时期,来自中原的黄默堂来到下沙,被这里的旖旎风光吸引,便扎根在此。 因此黄氏族人将黄默堂奉为世祖。”自此,下沙成为黄氏家族的聚居地,下沙黄氏也成为下沙黄氏一世祖,下沙黄氏也成为江夏黄氏在福田区的另一支系。尽管处于当代的深圳中心,下沙村的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居委会与原村民主要依靠 “村规民约” 和宗族关系来维持。


↓下沙鸟瞰图


祭祖风俗


下沙祭祖习俗,在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祖为每年春秋两次,春祭只拜祠堂,秋祭既拜祠堂也拜墓。


下沙祭祖拜祠堂时先要擂鼓、奏乐、放炮,老人着长衫至中殿三跪九叩,然后长房嫡孙、族长、宗亲会会长依次到正殿行礼,宣读祭文,此后裔孙们分批上前祭拜。整个仪式隆重庄严, 古典肃穆。在祭祖仪式完成后,还要举行舞龙、舞狮、粤剧、大盆菜宴等文化活动。其中下沙金龙备受瞩目,金龙长108米,要由三百到四百人才舞动得起来。


↓文化活动


1.2移民城市的落脚村庄


下沙村是深圳中心区天然的城市廉租社区——在2000万深圳人口中,约有900万人生活在类似的社区中。深圳是—座移民城市,年轻人是怀揣改变生活的理想,主动来到深圳,他们为深圳带来了活力,而下沙村为他们提供了可承担的落脚条件。


(1)城市中心的天然廉租社区


作为城市中心的城中村,下沙周边的商品房价,也是深圳房价的中位数——四舍五入接近十万,房租也在一室一厅5000元/月,这对于2017年平均工资为9738元[1]的深圳人而言,特别是在中心区就业的新生移民与服务类人员而言,无疑是将他们推向越来越远的城市郊区——越来越大的通行时间成本。


↓下沙村及周边房价、房租示意 (2018年5月)


而下沙村高密度的村民楼房,为这些人提供了相对条件逼仄但可落脚天然廉租产品——一室一厅不到2000元的价格,让中心区畔的新移民生活成为可能。


(2)文化鸡尾酒


下沙村是一个移民社会。移民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体,下沙所代表的移民文化,是以理想主义和开拓创新为指向的,是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创造。选择在下沙居住的,绝不仅仅是蓝领打工族。目前,城中村内的“白领”租客们从事的职业种类很多,包括IT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设计人员、公司文员、编辑、记者、老师、医师等等,还包括很多自由职业者,如摄影师、画家、歌手等。此外,还有不少小业主和自主创业都选择在城中村度过最初的孵化期。 [2]


下沙为各种群众而生产,呈现后现代的文化特征,文化的鸡尾酒特征的共享社会空间。


1.3有机织补的更新节点


(1)空间与交通区位演进


地铁轨道线与立体过街系统,将下沙村在城市中的时空与交通格局推进,改变了下沙村滨海半耕半蚝的渔村区位——地下通道直截了当地以两点之间言接最短的方式,连接了下沙村与北侧的车公庙城市创新及商务中心;而轨道线将下沙村与城市级中心的时间距离缩短到15分钟。


(2)精细化城市更新策略形成活力城区


下沙村的城市更新工作,对整体环境综合整治,局部拆除重建改造,把福田南这—游离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之外的城市“夹缝地”,全面织补进城市,成为了向北渗透进深圳中心功能,往南融入滨海旅游大体系的都市乡村旅游目的地。


↓下沙村空间演进图



02

交互:非寻常交流


2.1密度逼出的偶然性交互


(1)握手楼


混凝土块盖的房子遮住了狭窄的沥青小巷的阳光,房屋密密麻麻,被称作 “握手” 楼,邻居可以随时相互打招呼——相邻两栋楼的同层住户,打开窗户便可以相识、握手, 成为邻里朋友——因此得名握手楼。


↓城中村握手楼实景


(2)街道生活


城中村是深圳难得有街道生活的城市片区,对比中国街道“有道无街”,下沙街道活力也成就了新移民邻里交往关系:上沙商业大街、大围路,商铺林立人头攒动。港式茶餐厅、凉茶摊、火锅店与烧烤铺……街道与商铺密度触发各种可能性的人群交互。


↓下沙村街道生活


2.2事件促进的仪式化交互


黄氏后裔广泛分布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现仍留居下沙的黄氏后裔有4000人,而定居海外的也有4000多人。祭祖已成为维系家族、增强家族凝聚力的纽带。


因下沙成功将宗祠历史文化、舞龙舞狮传统文化、“大盆菜”饮食文化、红树林自然特色文化结合在—起,黄氏宗亲总会恳亲会却对下沙情有独钟。下沙黄氏祭祖习俗每年分春秋两次进行。据下沙《黄氏家乘》记载,祭祀仪式完毕后还要舞龙舞狮,下沙的 “龙” 长108米,在深圳算是第—长龙。举行祭祖仪式结束后,海内外黄氏后裔咸集于广场,犹如百鸟归巢,为祭祖仪式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宗亲会实景照片


祭祖仪式的最后一项是举行大盆菜宴。“大盆菜”一般是将十几道菜包括煎蚝、鸡、鸭、芹菜、萝卜等一层层放入盆中进行烹饪,然后一起食用。在祠堂门外的广场上摆上八仙桌、长条凳,八人一桌,饭桌上相识畅聊。


祭祖活动不仅是黄氏后裔的聚会,也是社区共同的节庆事件。2016年的来自一带一路的海外访亲同胞、来深建设者和社区乡亲上万人齐聚下沙,品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沙大盆菜宴,祭祖舞狮传承宗亲文化,共谋发展。[3]


下沙族人自立村以来就有“元宵”节吃“盆菜”的传统,搭“灯棚”,点花灯,唱粤剧,欢聚一堂,很是热闹。下沙村的大盆菜2002年创下3800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下沙广场上的“最大规模民间宴会”。


2.3特殊化交互


(1)康体休闲及娱乐场所


由于毗邻香港,香港人来下沙租房暂住的人特别多。这些香港人中很多是卡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建筑装修工人、清洁环卫工人及小摊小贩等。“他们每月挣6千到1万元港币,在香港连中等都算不上,在深圳却算是中上等的,所以他们喜欢在香港上班,来深圳花钱,繁华热闹的下沙就成了这些港人的‘乐园’。” 貌似“世外桃源”的下沙村,各种各样的休闲会所、水都、美容美发店、按摩洗脚店、歌舞厅、酒吧、夜总会等消费场所密密麻麻。


↓下沙村康体休闲及娱乐场所街拍 


(2)广场舞


晚上7:00-11:00的下沙广场是广场舞空间。


广场舞是中国特殊的民间组织,是因爱好形成的人群交互行为。下沙的舞群具有社区性的自发性、组织性,每天几乎固定的时间与地点,迅速熟识融入的人群,形成下沙社区居民特殊的凝聚力。


↓下沙广场舞实景



03

自由:艺术声舞场


3.1人人都是自由艺术家


晚上7:00-11:00的下沙广场是自由声舞场。广场舞——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为居民们对美的期盼提供了最便捷(跟着葫芦画样)、最经济(基本不花钱)、最合适(老少皆宜)的平台。作为艺术,它又体现了艺术难得一见的简易性(动作简单易学)、包容性(跳错重来,没人笑话)、融入性(没有任何准入障碍)。


3.2音乐界定的高密度空间


广场舞的空间领域,由这个空间中的主导音乐(最大声)决定。下沙广场大约是深圳广场舞音乐密度最高的公共空间。从国际金曲到内地神曲,从实验电音到传统民乐,不同的曲种代表了不同空间所属的年纪与舞步。音乐贴着音乐,探戈挨着扇子舞,舞者随性,观者随意,来去自由。


↓设计总监的下沙广场舞日记 


3.3空间的“翻台率”


艺术+公共空间“分享再使用”的属性在夜间的下沙广场得到充分体现。持续四个小时的社区夜间舞蹈艺术活动, “艺术家们”自觉分批次对空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有条不紊,你来我往。


3.4设计总监的下沙广场舞日记
曹睿芝来自荷兰MLA+, 是公司的中国副总监。在深圳出差的时间,她选择了下沙村口的地铁物业作为落脚公寓。 热爱并持续在学习现代舞的她,无缝融入到了下沙村中的广场舞团体之中,并开始她每晚的广场舞记录。
↓设计总监的下沙广场舞日记



04

感知:二维码生活

4.1社交入口


二维码是一个到达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入口,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社交工具:人与人互扫二维码,或确定联系关系,或加入特定群组。二维码形成的社交形式,关系质量较强,多为双向关系,注重的是私人内容的交流和互动。“”扫一扫”成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的第一步。


4.2消费通道

二维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消费符号。公交地铁、食品饮料、饭店超市、停车付费……短短几年,二维码已经完成了对日常生活的彻底渗透。自从支付宝、微信先后开通二维码支付功能后,移动消费时代悄然而至,下沙已完全实现了让老外为之惊诧的无现金二维码生活模式。


4.3便民服务


二维码也是个互有信用与信息的租借递道。下沙村以此提供公共场所的便民服务: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移动充电宝、微信存物。共享经济下的服务效率提升,某—程度上通过二维码解决了接口。




05

集成:城市“综合体”


5.1集成环境


下沙村是一个以下沙广场为核心公共空间的城市集成综合体:集成了综合交通设施、城市代表性建筑、文化空间以及城市特色化住区、甚至弥足珍贵的滨海生态功能。


集成化的城市空间通过精细化城市更新策略得以最终实现。更新主要包括全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市政、交递基础设施,并对其景观环境进行整体统一的环境风貌协调,融入更多的多元文化内涵,突出地方传统特色,有限度的识别拆除重建区域进行改造工作,打造商业、酒店、办公、公寓综合体,构建车公庙工贸商务区的后勤服务基地;逐步完善居住功能,增加保障性住房和配套设施。


5.2交通集成


下沙地铁站与未拆除前的下沙天桥,集成了地铁站与跨越滨海大道联系就业中心与下沙村的南北通道,在早晚高峰时段,体现了下沙白天的张力。


↓下沙村的交通流动



06

密度:汹涌与拼贴


6.1城市密度对比


下沙村人口密度接近20万/平方公里,深圳中心区福田区为1.5万/平方公里。


6.2大疏大密


下沙村自身也呈现出多种密度肌理拼贴:被完美界定的下沙广场空间、周边致密的村宅建筑、海边高尚住区及滨海生态红树林。不同的密度肌理也体现了不同时期城市与村庄的价值取向。


↓下沙肌理航拍图


·  ·  ·


本文为中规院城PLUS参加德国柏林AEDES当代建筑论坛所做的深圳五个案例研究之一。

城PLUS、 深圳毕学锋设计顾问机构

策划监督:朱荣远 毕学锋

策划助理:王婳 刘亚敏 杨涛 陈伙彬

案例研究:龚志渊 曹方 陈智鑫

平面设计:戴伟良 杨笑 李敏 陈雅玲

空间设计:陈丽立 魏雄 张振威 汪晓旭 刘宝龙


推荐阅读:


华强北:混沌中的迭代


深圳高新区:为创新而生


大芬村:“批量化”艺术


深港口岸:势差创造深圳


深圳:一切皆有可能


参考资料:

[1]《2018人才需求最旺的五十城平均月薪》

[2]《田欢:城中村文化的结构与变迁》

[3]世界黄氏宗亲聚深圳下沙吃盆菜万人祭祖传承非遗文化_新浪深圳_新浪网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