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发 | 石好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3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10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国家安全部副部长
石好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肯定了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取得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深刻指明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根本目的、发展方向、基本路径和工作重心,全面阐明了平安中国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党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实现新飞跃,引领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向哪里走、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行动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指南,是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法治化水平的根本遵循。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引领,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始终坚持平安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领导和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风险,“中国之治”动力更加强劲、优势更加彰显、成果惠及全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惊涛骇浪中坚如磐石,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充分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持续加深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真正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强大效能。必须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工作具有极其鲜明、极其强烈的政治属性,始终不渝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机关“刀把子”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新特点新趋势,深刻总结古今中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与实践,高瞻远瞩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015年7月颁布实施的《国家安全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五个统筹”重大要求,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实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的历史性飞跃,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基本方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国家安全工作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重要领域政策机制日臻完善,国家安全事业阔步前行,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力量和实践伟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更高站位、更广领域上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从政治安全高度统筹各领域安全,努力构建覆盖全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体系,实现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深入落实“五个统筹”“十个坚持”,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补齐非传统安全领域短板,全方位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在我国历史传统、法治传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渐进改进、内生演化的成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与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全面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中国之治”的实践伟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显著优越性。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以法治谋划平安建设,以法治解决矛盾问题,以法治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引导和加强社会治理的能力,为平安中国建设筑牢法治之基、增强法治之力、厚积法治之势,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高质量法治服务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决拿起法律武器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善于运用法治方式防范化解各种国家安全风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有利安全环境。
二、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磅礴的实践伟力。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自觉性、坚定性、创造性。
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③。“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④发展和安全任何一方面有明显短板,都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党中央对历史上大国兴衰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7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战略之举,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之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也是运筹和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关乎国家命运、历史走向、人民幸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加强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谋划,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将平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既要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平安中国的实力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又要在发展中更多地考虑安全因素,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塑造有利安全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相得益彰。
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遏制、围堵、渗透、颠覆、分裂活动,不信邪、不怕鬼,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有力应对、处置、化解各种风险挑战,驾驭中国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当前,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平安中国建设机遇前所未有。同时,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新发展阶段与世界动荡变革期相互碰撞,国家安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各种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万全准备,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平安中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平安中国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敏锐感知、主动应对、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必须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防范抵御“颜色革命”为主线,坚决打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分裂、恐怖活动,坚决捍卫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牢牢把握人民满意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⑥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⑦我们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根本在于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平安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进而凝聚起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加注重促进共同富裕。疫情发生以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头等大事。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安全,始终是疫情防控斗争中最鲜明的中国特色。2021年9月25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和坚决斗争,孟晚舟女士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平安回到祖国,这是一次重大的国家行动,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决维护每一位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平安中国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人民参与、成果人民共享、成效人民评价。必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落实《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巩固完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提升全社会特别是核心要害部门安全防范能力水平。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多形式多途径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发挥12339公民举报平台作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更好地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防范、制止间谍行为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磅礴力量,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人民战争。
三、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方法,提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成效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思想方法,要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更好地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博大精深的思想转化为厉行法治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的新效能。
强化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⑧我们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持社会平安稳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就加强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谋划部署,取得一系列历史性、开创性、标志性成就,平安中国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整体水平稳步提高,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征,坚持以变应变、以新应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与时俱进谋划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战略策略,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性、预见性、创造性。必须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自觉把国家安全工作放到历史长河中审视,放到全球化信息化大趋势中审视,放到国际政治斗争的新特点新态势下审视,从思路、理念、布局、方式等入手,全方位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战略谋划,加速构建新安全格局,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
强化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平安中国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固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构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专门机关业务主管、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统筹资源,增强平安中国建设整体合力。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强化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坚持立法先行,与时俱进筑牢国家安全法治屏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2015年1月,我国首部《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出台,这是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年7月,在国家安全领域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的《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随后《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反间谍法实施细则》《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一批国家安全立法相继出台,充分发挥了法治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风险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在平安中国制度体系建设中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紧健全完善国内安全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金融、网络、数据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法律制度,前瞻谋划太空、深海、极地、电磁等领域立法,以良法善治保障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着眼于依法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以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为重点,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领跑”,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塑造有利国家安全态势,实现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必须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实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安全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着力打造一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掌握法律的执法司法队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开展斗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期,第6页。
②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载《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③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载《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3日,第1版。
④ 参见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载《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2版。
⑤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求是》2020年第14期,第13页。
⑥ 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载《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⑦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6页。
⑧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载《人民日报》2022年1月12日,第1版。
⑨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期,第11页。
⑩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8日,第1版。
编辑:贺伊杰 芦佳琪
推荐阅读:
重磅首发|周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重磅文章 | 张军: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重磅文章 | 陈一新: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重磅首发 | 袁家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争当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排头兵
重磅首发 | 郑栅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推动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重磅首发 | 尹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推进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
重磅首发 | 王东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依法推进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重磅首发 | 姜伟: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重磅首发 | 孙谦: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