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的「故乡纳税」应该在中国实行

十年砍柴公号 文史砍柴 2022-03-21


上海青年“中本蔡”定居在日本东京多年,他在其公号“假装在东京”上持续撰写其在日本工作、生活的经历以及对日本社会的观察。图文并茂,风趣生动,常有深度的思考和对中日两国社会的比较。我从他的公号文里知道日本在实行一种“故乡纳税”的办法,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先抄上中本蔡先生的文章《聊聊日本华人都在用的避税手段 | 故乡纳税》中的一段:

 

故乡纳税,日文全称「ふるさと納税」,是一种极具日本特色的避税制度,其他国家貌似没有见过,下面解释一下制度的由来,你就知道为什么叫故乡纳税了。

根据日本总务省官网的解释,日本的一大社会现象,就是有非常多小地方出生的纳税人劳动力,会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教育医疗等等目的移居到大城市。从政府角度看,这种“人往高处走”的迁移过程造成了工作机会和纳税等方面从小城市往大城市转移,原本属于小城市的税金被转移到了大城市。

因为小城市的人往大城市跑,大城市得到了这些外来劳动力的税金,而这些人小时候的出生地,也就是这里所谓的故乡,却得不到了。


因此,总务省推出了所谓的故乡纳税制度,让这些纳税人即便居住在大城市,也可以用自愿的形式支持自己故乡的发展,可以把自己在大城市纳税额的一部分转移给自己的故乡(也可以是其他小城市,自由选择),而这些故乡会回赠各种各样的礼品,同时收取2000円的手续费,这便是故乡纳税的根本逻辑。


也就是说,一个人跑到东京、大阪等大都市工作,他可以将自己每年所应纳的税额中一部分交给老家或其他比较落后的地方的政府,当然有上限,否则其所工作的大都市政府肯定不干。按照日本“故乡纳税”的标准,一位年收入(不是年纳税!)400万日元的单身汉,最高可向故乡捐赠42000元税款,而故乡则回赠一些当地特产以表示感谢。

 

“故乡纳税”的办法是日本政府从2008年开始推行的,这一税种非强制,完全凭自愿,也没有规定必须向某个地方政府缴纳,纳税人可以随意给自己喜欢的地方交税,地方不仅限于一个,可以同时向多个政府缴纳。当然,对多数有故乡的工作者来说,老家政府应该是第一选择。日本纳税人对这项政策响应很积极,2020年日本“故乡纳税”的捐款总额达到6724亿日元,是上一年度的1.4倍,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捐款的数量也比前年增加了1.5倍,达到3488万件。

 

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疆域比日本远为辽阔,而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甚于日本,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和中小城市奔赴大城市定居、工作的趋势,亦和日本一样,我以为中国也很有必要实行“故乡纳税”。中国社会人与人收入的差距超过日本社会,收入构成更为复杂,“故乡纳税”可以设计更简便,不依据收入而是依据每年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额,定一个上限,比如最多不超过5分之1。

 

这样做,好处大大的。一是靠民间实行“转移支付”,使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小地方分润大都市的税款;二是对个人来说,税负并没有增加,而将一部分转移给故乡或自己喜欢的遥远他乡,增强了自己和故乡或精神上“故乡”的感情纽带。三是那些小地方得到本地出去的子弟的回报,更有培养人才的动力,而且回赠一定数额的本地特产,顺便扩大了本地产品的销路。假若一个湖南人在北京工作,他每年缴纳所得税3万元,其中6000元转给老家某县,然后收到价值2000元左右的老家的柑橘、腊肉、板鸭等等土产,是一件多么温馨的事呀,故乡不再仅仅是存在于远方的一个地理名词。

 

“故乡纳税”实施,那些吸纳各地劳动力的大都市在税收上会吃些亏,我觉得是应当的。若真在中国推行,那么广东一省每年转送给湖南各区县的税款恐怕是天文数字。再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薇娅、李佳琦这些具有超级带货能量的头部主播,老老实实缴纳个税,其中5分之1自愿转移给故乡,那么安徽庐江县和湖南岳阳市每年从一位出息了的“子女”身上可以获得几千万的税款,他们成为故乡所在省、市的政协委员是大概率的事。


因微信修改规则,请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或“赞”,方能下次收到本公号的群发。若将本公号设为星标,那再好不过了。】


精彩回顾

读《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有感:南北经济文化差距大是常态
上海文峰的“彩虹屁”和湘乡曾府的上梁歌
我为什么不赞成郭嵩焘见识超过曾左的说法——兼答孟泽兄
郭嵩焘的见识远超曾国藩、左宗棠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