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芯战”是商战,更是法律战

十年砍柴公号 文史砍柴 2022-03-21


我的前同事、法治日报(原《法制日报》)记者思璇以新作《芯战》(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年7月)见赐,一口气读完,觉得故事精彩,人物形象鲜明。我虽然大学学的是中文,然半世文字生涯,写作的文字多是时事评论、文化历史类随笔,于文学一道,反而疏远了,成了外行。斗胆说几句,很可能言不及义。


律法题材是文学艺术中一项很重要的类别,将复杂的人性至于法律的规则之下,往往更能呈现出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能获得观众的共情和深思。律法题材有着既能提供好看的故事、又能表达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观的优势。世界许多著名的律法题材的小说和电影、电视剧广为人们熟知,著名的小说有如加缪的《局外人》、卡夫卡的《审判》、哈珀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等。电影、电视剧就更多了,如《肖申克的救赎》(美国)、《罗生门》(日本)、《辩护人》(韩国)以及今年轰动影坛的《杰伊·比姆》。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律法剧是多年来各电视台花重金打造、收视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剧。


必须承认,中国律法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虽然在过去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国外同类作品相比,缺少有影响力的佳作。我不去查询网络能马上说出来的大概只有两部,一部是前辈作家王小鹰的《你为谁辩护》,另一部是我的朋友郝群所著的《原谅我红尘颠倒》。我想原因亦不复杂,中国大陆长期的泛政治化决定着法律文化的发育有所欠缺。律法题材文艺作品的繁荣,既需要培育丰厚的消费土壤——有着庞大的理解法律规则、喜欢法律故事的受众群,更需要一批既对法治原则有深刻体察、具备较丰富法律知识而又有着较强文学创作能力的写作者,也就是说这类题材的作者,他的知识结构和表达能力需跨法律人和文学创作者两界。在中国,这样的写作者不多,其中出类拔萃者更寥若晨星。


《芯战》以科技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其主角沈梦远是一位年轻的律师,他在本土接受了法律教育,原只是怀着多挣钱、过好日子的“小确幸”之梦投身法律职业,但因缘巧合卷入了两个国家的企业因为芯片导致的法律之战。在此过程中,他的视野得到拓宽,其情怀也超越了昔日。其中还交杂着青春的回忆和爱恨情仇.......具体的故事情节我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看官可上网搜索、购买。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全球关注的大事——因为它涉及两个大国,必将对世界的政经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过一段被广为引用的金句:“美国司法制度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任何政治问题都最终会转变为法律问题。”在美国国内是如此,在全球范围内和美国打交道的其他国家,大概也必须如此。中美贸易摩擦近些年加剧当然主要原因是大的政治环境起了变化,可以说是个政治问题,其呈现出来的形式则是商业争端,但最终要解决必须循法治之道。中国人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论在政治上、舆论上做何种努力,落到实处必须在法律交锋上不落下风,甚至赢了对方。这是中国法律人将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我从思璇这本小说品读出的主旨。


著名法学家、中国知识产权界泰斗吴汉东教授为此书所写的序中说:“文本的魅力在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的是,能将高度专业的知识产权写成引人入胜的故事,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思璇能在工作之余创作出本书,本身已是一种成功。”吴先生这段评价,我深以为然。

 

点击左下端“阅读原文”即是购书链接


因微信修改规则,请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或“赞”,方能下次收到本公号的群发。若将本公号设为星标,那再好不过了。】


精彩回顾

日本的「故乡纳税」应该在中国实行
读《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有感:南北经济文化差距大是常态
上海文峰的“彩虹屁”和湘乡曾府的上梁歌
我为什么不赞成郭嵩焘见识超过曾左的说法——兼答孟泽兄
郭嵩焘的见识远超曾国藩、左宗棠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