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劼宁 | 我们的法理学:构建心灵秩序,重新找回国家

法意视界 法意读书 2020-10-16


我们的法理学:构建心灵秩序,重新找回国家


作者:顾劼宁

2019级法律硕士,法律与公共政策方向


图为顾劼宁师兄


大家好,是19级法公方向顾劼宁。前面的师兄师姐讲得都非常精彩,我这里说三点吧。一是去年我们的法理学课最触动我的部分;二是对于我们的法理学——我习惯叫我们的法理学,内心确信我们的法理学是最好的法理学——对我们的法理学,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三是留给大家的一道思考题。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去年法理学课最震撼我的部分——第二单元法律与地理,尤其是那份震撼和触动好像成为身体的记忆,而非大脑的记忆,依旧留存着。


还记得我是在地学楼的一间小教室看的施米特的《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以及强老师对他的解读《陆地、海洋与文明秩序》,读到捕鲸人的时候我虎躯一震、热泪盈眶、头皮发麻、丹田里涌动着一股暖流。这里有利维坦和波希墨特永恒斗争的梦幻神话,有捕鲸人和海盗们发现新世界的浪漫故事,有敌基督和阻拦者的殊死较量,还有科技与文明的辩证思考。这里有学者们关于地缘政治、国家战略和全球秩序的独特思考和宏大构想。所有这些都撩拨着我的心弦。文字有着神奇的魔力,作者写作类似乐者谱曲,每一段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频率,如果这频率正好和你心弦或者说脑波振动的频率一致,那么恭喜你,你会在其中体验到巨大的愉悦和满足。希望大家也能在阅读和听课的过程中获得这种愉悦感和满足感。

 

接下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行使过紧急立法权吗?因为大家都是非法本的同学,所以之前可能没有机会,但在接下来各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如果没有好好复习的话,你们或许有机会体验。紧急立法权是对法学生开的一个玩笑,意思是法学生在面对考试时,经常想不起来某个问题应当适用什么法律,因此就在考场上临时自创了一个。而法理学,就是告诉法学生,行使紧急立法权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逻辑和原则,创造出来的法律才会八九不离十。这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法理学。


我们这里有很多是考研进来的同学,也有很多同学在准备法考,法硕考试和法考中都有法理学科目;或许有的同学在本科期间还修过法学二专,上过法理学课。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法理学和你们之前接触过的法理学都不一样,我们不一样。在这里,大家会看到法律的一百种模样;在这里,两位老师将带大家走得更深、更远。正如强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我们将从法律人的法理学,《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在“法理学中重新找回国家”。


去年我们的法理学课,是我唯一会拜托同学提前占座的课,是我唯一会坐在前排的课,是我唯一上课会发言、下课会向老师提问的课,是我唯一上课不会走神、下课向泄了气的皮球的课,也是我唯一中场休息需要补充能量的课,更是我唯一会把上课录音在走路时候反复听的课。


在这里,我想借用《五灯会元》中唐代禅师青原惟信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其实,学习法律也是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成百上千的法律法规、成千上万的法律条文,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法律?为什么法条要那样写?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法律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类学科都密切相关。法律法律背后是社会、是国家、是文明。正如紧急立法权将我们从遗忘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借用波斯纳的书名来说,我们的法理学也暂时让我们《超越法律》,看到法律背后更宏大的图景。先跳出来,再走进去,或许能走得更远,看得更清。法律是什么?——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法律在每个人心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但重要的并非结果,而是过程;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很多同学听说过热力学第二定律吧,也叫熵增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即熵)会不断增大。物理学家薛定谔说过:生命以负熵为食。他是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讲的。我觉得社会和心灵同样以负熵为食。社会需要秩序,心灵需要秩序。我们法律人天生热爱秩序,骨子里、本性中有对秩序的向往。也许不全是这样。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只有在秩序中,才有我们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说得俗一点,也只有在秩序中,我们才能有口饭吃。因此,我们的本能和天职就是守护秩序。那么,我们守护的秩序是如何构建的呢?以及,评判秩序好坏善恶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徒法不足以自行”这句出自《孟子》的话,我这边做一个自己的解读:社会秩序、政法秩序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的法治秩序,也要依靠每个人内在的心灵秩序。人是活在社会中的,这两种秩序互相影响,互相阻碍或互相成就。


我认为,我们的法理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思考构建自己的心灵秩序,它就好像一个火种。借用海子师兄的诗句: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最后,我想说,在我们的法理学课堂上,让我们徜徉过去与未来、陆地与海洋、文明与野蛮,让我们思考个体与国家、激情与理性、正义与幸福。


谢谢大家!


全文内容由顾劼宁提供。


相关阅读:法理助教讲话

朵悦 | 法理学:重拾公共关切,打开智慧之门

韦子鉴 | 感受法理学带来的痛苦与满足


技术编辑:顾劼宁

责任编辑:徐梦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