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三国杀”:阿里强势增资,哈罗单车会如何搅局? || 深度
外界预想中的共享单车两大巨头终极一战并未到来,摩拜卖身,ofo命运不定,异军突起的哈罗单车,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变数?
本文由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原创并首发,作者:田栩冰,编辑:陈涧,实习生:佘铠怡
5月31日,永安行参股的低碳科技(永安行与哈罗单车合并后的主体)发布公告称,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等将以不低于14.68亿美元的整体估值,对其增资18.94亿美元。增资完成后,蚂蚁金服持股比例将升至36.73%,成为第一大股东。
比起“永安行”这三个字,人们对与之合并的哈罗单车更为熟悉。在共享单车赛场上,哈罗单车是目前仍在继续坚持的为数不多的选手之一。此轮投资后,哈罗单车整体估值折合约23亿美元,与此前摩拜的收购价格27亿美元、ofo截止到E轮融资30亿美元估值相比,差距已然不再悬殊。
此时,正值摩拜站队美团,滴滴扶持小蓝,ofo坚持独立发展但波折不断之时,阿里对哈罗单车的强势增资,给局势紧绷的共享单车赛道增添了新的变数。
阿里强势入局
公开资料显示,哈罗单车成立至今,进行了多轮融资,其中不乏阿里的身影。“碾压式融资”使哈罗单车身价倍增,也令“三足鼎立”的说法越来越有市场。
▲哈罗单车历次融资情况,根据公开报道整理。
为了让“行业第三极”实至名归,哈罗单车背靠阿里,借力芝麻信用体系,引流支付宝用户。今年3月,哈罗单车在业内首次推出支付宝用户“全国免押金”骑行服务。在共享单车行业屡爆挪用押金丑闻时,免押金帮助哈罗单车很快赢得了用户的信任,短短两个月注册用户增长了70%。
阿里带来的,远不止资金、流量这么简单,线下的增量投放对于已经站在聚光灯下的哈罗单车也至关重要。
早在半年前,在阿里的筹划下,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原本集中布局二三线城市的哈罗单车,与聚焦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三四线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永安行牵手后,不仅避免了未来在中小城市竞争的可能性,也将一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存量整合在了一起。
一线城市的共享单车生意并不好做,由于过量投放导致影响市容、环境等而饱受诟病,甚至被部分市政府严令禁入。永安行的一线城市共享单车存量,对于错过最佳进场时机的哈罗单车而言,就是一张张宝贵的入场券。哈罗单车虽然因违规投放而未能进驻上海,但却通过置换永安行以往单车的投放量,顺利进入了北京。背靠阿里好乘凉,哈罗单车今后也可能以相同的方式拿到其他禁入城市的入场券。
哈罗单车加入阿里生态系统,对阿里而言也颇多利好,既能够帮助支付宝争夺支付市场入口,也能够完善阿里现有的线下消费体验的产业生态闭环和消费者出行数据缺口。
而阿里的升级改造式投资模式,是否预示着其参与哈罗单车的企业运营为时不远?毕竟对于大部分初创企业而言,巨量资本的介入往往伴随着初创者控制权的丧失。不过,哈罗单车向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表示,“蚂蚁金服从未干涉哈罗单车的业务与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哈罗单车也将继续保持自身业务的独立性。”
但哈罗单车的联合创始人兼COO韩美,似乎并不排斥出让控制权来置换阿里的支持。韩美是阿里系十年“老兵”,以团队形式开始了哈罗的创业,她也曾坦言,自己希望公司“和阿里味道很像”。
▲哈罗单车去年下半年对产品进行升级。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哈罗单车车身颜色已经从原本的红色改为“支付宝蓝”,其广告口号也变成了“蓝车更好骑”。
“农村包围城市”
哈罗单车正式亮相的2016年11月,是共享单车市场大战正酣之时,当时的ofo已在全国100多座城市投放300多万辆单车,而摩拜的手机APP也已有超过400万活跃用户。
晚入场的哈罗单车并不冒进,12月进驻厦门,次年2月进驻长沙,3月进驻武汉、南昌。哈罗单车将这种在二线城市起手的策略称为“开辟华中市场”,后来被网友戏称为“农村包围城市”。创始人杨磊此前表示,避开一线城市是受限于资产和产能。也正因为如此,避开了与摩拜、ofo正面交锋的哈罗单车,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几无对手。
而哈罗单车进入一线城市的脚步,因为城市“禁投令”有所放缓。但总量控制并非长远之计,用户的出行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一线城市如深圳,已开始施行动态监管制度,对共享单车企业实行打分,从而实现优胜劣汰。
也许是习惯了逆向思维,哈罗单车总是剑走偏锋,在一线城市优先布局战事未兴的区域。哈罗单车也向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表示,哈罗单车一直以来会优先投放市场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区域,在一线城市一直有布局,投放区域较集中在郊区等地。
除了投放区域,在价格方面,哈罗单车也曾打出“逆市”牌。继连续半年的优惠大战后,今年1月,ofo和摩拜的收费悄然回归原价,哈罗单车继续维持2元月卡的价格,并公开表态“短期内没有恢复原价的计划”。
彼时,从租赁盈利到金融盈利,再到流量变现,共享单车企业几乎试遍了已知的变现招数,结果却是赢利能力不增、烧钱功力见长。市场预期的初创企业闪电战演变成了巨头消耗战,说好的盈利遥遥无期,共享单车不少早期投资人选择卖掉股权,尽早止损。
▲哈罗单车发展历程。
在B+轮融资之后,哈罗单车将战略重点暂时转向旅游区骑行。毕竟比起城市通勤,景区的双人自行车有着14.6元的高客单价。哈罗单车投放双人单车的景区集中于二三线城市,如广东恩平、河南南阳,聚焦于吸引周边城市游客。这不仅强化了哈罗单车的二三线城市战略定位,也为其拓展景区周边城市打了头阵。
聚焦旅游景区投放,或许是哈罗单车的权宜之计,但给了哈罗单车留在场内的资格。“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实现,则给了哈罗单车进入决赛的资本。上一个把“农村包围城市”用到极致的产品是快手,自2011年成立至今,积累起7亿草根用户,重新定义了行业格局。
对于未来发展,哈罗单车有着“智能出行全生态链”的大蓝图。哈罗与投资方威马汽车已开始试点共享汽车,希望构建起“3公里以内用共享单车,5公里用共享电单车,10公里以上用共享汽车”的出行生态产业链。
城乡二元格局下的三足鼎立
纵观共享单车行业,摩拜被腾讯系的美团点评收入麾下,独立发展的ofo虽受舆论危机之困,却仍占据头部位置,异军突起的哈罗单车则牢牢占据二三线城市。有不愿具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表示,两巨头占据一线城市,哈罗单车独霸中小城市,城乡二元下的三足鼎立格局已经初现端倪。
▲截至2017年底,ofo、摩拜、哈罗单车的投放量和日订单量,数据来自腾讯科技、数可视。
前述观察人士分析认为,未来几年,三足鼎立的格局将会延续。毕竟乱战已久,无论是摩拜、ofo还是哈罗单车,都无法轻易击败对手。在意识到打消耗战只会三败俱伤后,回归理性的企业们会转而专注共享经济的实质,即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能够带来适当的竞争,对用户而言,无疑是个利好。回想滴滴、快的补贴大战的结局,滴滴吞并快的后一家独大。烧钱欠下的债终究要还,变现的压力最终落在了消费者身上,导致一些城市滴滴打车价格比出租车还贵。高价之下,用户体验并未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在占领了已有的市场后,三家企业自然也要寻求其他市场的机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城乡的二元市场将会相互渗透。例如早在2016年11月,摩拜就已开始向非一线城市(成都)延伸。但由于我国国情,城乡的消费水平和习惯有巨大差异,要从一线城市打入中小城市的市场,或反之,并非易事,所以二元格局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
反观赛道上的三强,在阿里系的支持下,哈罗单车颇有后来居上之势。
据哈罗单车官网信息,其用户已经超6000万。易观千帆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4月,哈罗单车APP月活跃用户数翻了三倍,增长势头不可谓不猛。在摩拜被美团收购后,有媒体报道称,王兴表示哈罗单车是摩拜后期主要的竞争对手。
哈罗单车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事实上,它也必须这样。
| 金科变革 | 齐家网二度冲击IPO |
| 盘复过往十年 | 尚品宅配的“大冒险” |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商务、内容合作,请联系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
▶无冕财经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现已覆盖今日头条、搜狐财经、网易财经、凤凰新闻、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号、新浪微博、UC头条、百家号、企鹅号、雪球号、蚂蚁财富号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