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明·宫瓷丨潜入明朝宫廷,节日趴、生日趴、聚会趴......嗨起来!



古代百姓饮食

主要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

其次才讲究色香味

而宫廷饮食

更多注重的并非是吃什么

而是怎么吃

这其中既有“礼”的最集中体现

更具有丰富的政治意义


大明

宫瓷

膳羞筵宴


除常宴之外,明代宫廷还有各类名目的筵宴。如对文武百官的恩赐宴、驾幸太学筵宴、进士恩荣宴、纂修宴、武举宴、经筵宴、日讲宴、殿试宴等赐宴;又如郊祀庆成、祭大庙享胙、祭社稷享胙、祭先农享胙等天地、神祇、祖先的祭享;再如正旦、冬至、万寿圣节、元宵、四月八等节令庆宴;还有慈宁宫筵宴、皇帝躬侍皇太后宴仪、皇后千秋内宴仪等庆贺、寿诞筵宴;此外还有各类番夷、土官筵宴等。


皇帝举行大宴要设酒亭、膳亭、珍羞醯醢亭及御筵,器用以金器为主。宫廷其他类型的宴筵祭享,则需要大批瓷器等器具盛装菜肴。这些功能各异的宴筵祭享器具,主要由工部相关机构负责提供,具体收用则分由尚膳监、光禄寺管理。







 青花“筵宴茶饭”用器组合


明 正统至天顺(1436~1464年)

201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从明代相关文献来看,用于皇帝的赐宴或宫廷各类宴会的成组餐具,属于宫廷用瓷中的“筵宴茶饭”器皿一类。据《大明会典》,永乐年间的“郊祀庆成”宴会,就备有菜肴、汤品和茶饭七种。天顺年间趋于奢靡,大致备有十四种以上菜肴、主食、汤品,餐具数量倍增。2014年景德镇出土的“空白期”成组餐具,有高足碗、仰钟式碗、大撇口碗、小撇口碗、直口碗,多种以上规格的盘子,其设计颇为讲究配套和组合,这类茶饭用器组合品类丰富,均为宫廷举行各类筵宴的最佳器用。




明洪武二十六年定,宫廷无论大宴、中宴、常宴,礼仪大致相同。宴会当天,尚宝司负责设御座于奉天殿。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光禄司官负责于御座下西侧设酒亭、御座下东侧设膳亭、酒膳亭之东西设珍羞醯醢亭,御座之东西设御筵。四品以上群臣就坐于殿内之东西两侧。殿外设群臣酒尊食桌。五品以下官员设桌于东西两廊。司壶、尚食各供其事。光禄司官负责进御筵,具体要完成在御前开爵、注酒、进酒的礼仪。序班负责为群臣斟酒。明宴礼规定大宴进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爵或五爵而止。


明 成化

《宪宗行乐图》“膳亭”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釉里红云龙纹小碗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5厘米 口径10.3厘米 底径4厘米

200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碗内壁白釉无纹,外壁用釉里红料绘龙纹,近底饰莲瓣纹。








内红釉外釉里红云龙纹碗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8.9厘米 口径25.6厘米 底径9.8厘米

200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碗外壁釉下用铜红料绘赶珠龙两条,隙地饰以朵云,内施红釉,里心隐约可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该碗红釉深暗而釉里红偏灰。未见有类似传世品。








釉里红云龙纹梨形壶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12.5厘米 口径4厘米 底径5.4厘米

198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壶身作梨形,器身以釉里红绘双龙戏珠及云纹,盖顶绘成花蕾状。釉里红云纹整块涂抹,色泽浅暗晕散,时代特征明显。此壶壶盖为后配。








青花龙穿花纹梨形壶

明 宣德(1426~1435年)

高11.3厘米 口径4.1厘米 底径5.9厘米

199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南麓东侧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壶外壁青花装饰,流、柄及圈足外壁均饰卷草纹,腹部饰龙穿花纹,足墙外壁绘一周如意云头纹。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梨形壶始烧于元代景德镇窑,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德、嘉靖诸朝均有烧造,宣德时制品除青花装饰外,尚见有红釉、蓝釉白花及黄釉等品种。








蓝釉墩式碗

明 宣德(1426~1435年)

高7.4厘米 口径13.5厘米 底径7.7厘米

198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青花塑莲瓣纹滷壶

明 宣德(1426~1435年)

高8.9厘米 口径2.7厘米 底径6.5厘米

198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此壶装饰简单,以浅浮雕的方式呈现。器物上部留白与深色莲瓣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情趣。








蓝釉带盖桃形滷壶


明 宣德(1426~1435年)

通高13.2厘米 口径2.7厘米 底径7.5厘米

198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器为象生瓷,身似桃实,盖作五瓣桃花形。器面一周塑一转枝带叶桃花,伸展至流与把间,使流口呈一半开花苞状,十分生动写实。








红釉带盖桃形滷壶

明 宣德(1426~1435年)

通高13.8厘米 口径3.2厘米 底径6.2厘米

1988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祭红又称“霁红”,其红色不刺目,鲜而不过,是高温红釉中的名贵品种。乾隆曾作《咏宣窑霁红瓶》:“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画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祐德尤崇。” 


此注器身塑有桃花和枝叶,器底有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款。为宣德官窑像生瓷之创新品种。








红釉凤首滷壶

明 宣德(1426~1435年)

高12.3厘米 口径3.5厘米 底径6厘米

200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红釉仰钟式碗

明 宣德(1426~1435年)

高10.4厘米 口径15.1厘米 底径8厘米

1988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红釉斗笠碗

明 宣德(1426~1435年)

高6.8厘米 口径15.4厘米 底径5.2厘米

200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该器形流行于两宋,主要为茶盏。此碗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款。








红釉碗

明 宣德(1426~1435年)

高6.8厘米 口径15厘米 底径5.5厘米

1988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蓝地留白云凤纹碗

明 成化(1465~1487年)

高9.6厘米 口径20.8厘米 底径8.9厘米

1987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此碗内施蓝釉,外壁以蓝釉为地,以留白手法装饰云凤纹,近足处饰莲瓣纹。外底以白料书“大明成化年制”款。








青花赶珠龙纹碗

明 弘治(1488~1505年)

高9厘米 口径19.8厘米 底径7.8厘米

2016年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碗外壁绘赶珠龙纹及如意云纹,器底以青料书“大明弘治年制”款。弘治时期青花釉料仍采用平等青,其胎釉、青花色调、纹饰图案等均与成化大体相同。








内黄釉外青花海水白龙纹碗

明 弘治(1488~1505年)

高7厘米 口径14.7厘米 底径5.7厘米

2016年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器物内壁施黄釉,外腹部绘青花海水地白云龙纹。外底书青花“大明弘治年制”款。






本展览属于

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

请扫描二维码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哦~



展览时间丨2021年12月17日-2022年4月10日

展览地点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1、2、4专题展厅





▇ 往期推荐 ▇


速看!深圳博物馆关于场馆暂停开放的通知

我们40丨戏精上身、耍“小心机”......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策展人!

交流·互鉴丨“敦煌乐队”哪家强?这些老牌乐队你爱了吗?!

知识卡丨提取琥珀中的DNA可以复活恐龙?不是吧,这你也信?

开心!深博又双叒叕获奖啦~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点击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讲解服务】

获取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