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剁手军团”里的大学生:年度消费行为及品牌观念研究(完整报告可领取)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大学生成长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其消费和娱乐存在明显的互联网印记,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达3800亿元,了解大学生消费特征,推及未来市场的变迁和发展,是本次报告的研究课题。(文末附领取完整报告方式)

来源:艾瑞咨询(ID:iresearch-),转载已获得授权


大学生年度日常可支配金额达千亿规模

日常可支配金额之外大额支出自主决策购买

大学生日常消费:爱吃爱美

女生最主要的日常消费项目为食品饮料、日化用品和服饰鞋包,男生最主要的日常消费领域为食品饮料、个人爱好和人际关系;

超8成女生每天使用护肤洁面产品,近2成女生每天使用彩妆产品;

近9成男生使用护肤洁面产品,近2成男生使用彩妆产品。


男生女生消费重心不同,但都好“吃”

女生爱打扮,男生喜欢游戏和聚会

2018年在校大学生中,女生和男生在食品饮料、日化用品、鞋帽服饰等非必要支出领域上的消费结构有明显差异。女生对服饰鞋包以及沐浴洗发、护肤彩妆等日化用品的消费需求较男生强烈。而男生在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爱好上的支出比重更高。但女生和男生对食品饮料的态度较为一致,食品饮料的重要程度,在男生和女生中均排在前三位。

欧美品牌提前布局男性护肤美妆市场

男性大学生使用的美妆品牌集中度高

男性大学生最常用的护肤及彩妆品牌均为欧莱雅,欧莱雅在男生中的竞争优势尤为明显。另外,男生常用的10个彩妆品牌,基本都是欧美品牌。


女生品牌多元化,彩妆启蒙品牌欧美为主

护肤以国产和日韩系产品为主,彩妆以欧美系为主

在校女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护肤品牌,以本土品牌为主,且多为开架线品牌。最常用的3大彩妆品牌分别是M.A.C、美宝莲和YSL,但包括玛丽黛佳等国产品牌以及艾莉小屋等的日韩品牌,均出现在女生常用品牌名单中。女生在彩妆选择品牌上,呈现中高端产品结合的多元化特性。女大学生最常用的化妆品为口红,以口红为明星产品的MAC、YSL、Dior等海外大牌均进入女大学生彩妆品牌TOP10名单。



在校期间 护肤理念不断升级

高年级学生精细护肤品消费比例更高

大三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在面部精华以及眼部精华/眼霜等精细化护肤产品上的消费比例更高,相信随着入学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基础+精细”的系统化护肤里面在逐渐形成,因此在购买比例上也可是变高。

大学生平均每14个月更换一次手机

55.7%的大一学生上大学后至少更换过一次手机

对大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更换的手机数量进行调研,大一学生平均使用的手机数量为1.35台,平均每台手机使用年限为9个月,大四学生平均使用过的手机数量为2.75台,平均每台手机的使用年限为17个月。除了大一学生,其他年级的学生单个手机使用时间均超过一年,可以推断大一新生更换到新环境后,有一波更换手机的需求。

高年级选择iPhone的比例更高

苹果和华为是大学生使用的主流品牌

2018年中国大学生最多使用的手机品牌是苹果和华为,从大一到大四,使用苹果、小米和魅族的比例逐渐上升,使用华为、小米、OPPO、VIVO的人群比例下降。男生中使用苹果手机的比例占大多数,女生中,使用华为、苹果、OPPO和VIVO的人群比例相差不大。

大一挖掘,大二大三尝新,大四逐渐形成自主的品牌观念

大学生使用的品牌在大学期间迭代升级,大学阶段的品牌观转变较大;大一挖掘品牌,大二大三尝试新品意愿更强,大四独立的品牌观念逐渐形成。

大学生持续回购某个品牌的比例为56.4%,主动挖掘平价好用的品牌比例为44.3%,品牌尝新意愿高。

相对于大学生总体,大一更喜欢挖掘平价好用的新品牌,大二、大三学生尝新意愿和接受推荐的比例更高,大四学生更倾向在同一品牌类购齐所需产品,购买国货品牌的理念更强。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品牌喜好和理念。

大学生使用的品牌平均每两年一次迭代

在大学期间获知大部分目前使用的品牌

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品牌使用偏好具有较大的影响,84.6%的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日化品牌使用不到2年,62.3%的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品牌数量为2-3个。

品牌选择有主见,社交圈内种草者

大学生最信赖朋友或网友的个人使用体验,或自行了解产品参数,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较低;他们乐于推荐好用的产品,45.3%的大学生会向亲友推荐好用的品牌;网络和社交是其了解产品信息主要来源。

信赖个人体验,网络KOL成浮云

使用评价是大学生了解产品的主要渠道

在购买护肤美妆产品前,身边的同学/朋友的推荐是首要的信息来源。其次,女生更容易受时尚博主推荐,而男生更倾向于参考市场销量。


自主辨别产品优劣,不执着于特定品牌

产品实际性能是影响大学生手机购买决策的关键

54.8%的大学生在购买手机前会通过网络详细研究产品性能,对比类似机型,网络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机购买决策。男生在倚赖网络信息上的比例高于女生。相比男生,女生对亲友的建议更为看重,并更容易冲动购买。

对于好用的产品,传播意愿强

大四学生推荐传播意愿更强

大学生对新产品和新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同时也会在生活中传播使用体验,会指导长辈手机使用和潮流电子产品的使用。大四学生发现好用的产品之后立刻推荐的比例为26.5%,大一学生的比例为22.6%,两者相比的TGI为117.3。大四学生的品牌经验相对更为丰富,相对大一学生,更乐于推荐好用的产品。

消费决策:自主理性决策,提前消费

大学生使用线上支付的比例达96.8%;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53.1%的大学生优先考虑花呗和京东白条作为透支方式;提前消费意识强,50.7%的大学生使用过分期产品,39.3%的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花呗、京东白条等)申请过分期;7.6%的大学生使用过现金贷产品,男生提前消费意识高于女生。

与高中相比,大学生日常可支配金额翻番

一线城市大学生生活费水平高于其他地区

由于大学阶段的休闲娱乐及个人社交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因此大学阶段的生活成本会更高。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大学生从家中获取的月均生活费约为1405.3元,较高中阶段月均730.9元,将近翻一番。此外,位于一线城市的大学,其学生月均生活费在1800元以上的占比更高。

日常消费-有一定的自由支配金额

吃住学习等月必要开支800元左右,非必要支出追平必要支出

在校大学生从家中获取的月均生活费约为1405.3元,其中813.7元花费在吃饭、交通、教辅资料等必要领域上。但每位大学生月均约有591.6元,可以由本人灵活支配,选择花费在零食饮料、美妆个护或社交娱乐等不同领域上。总体来看,2018年大学生整体的生活费用较为宽裕。

大额消费-量入而出,购买最需要的

大部分大额消费为理性决策,行为冲动购买比例较低

对于购买单价超过800元的商品,62%的大学生在购买前会花一段时间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和价格,46.1%的大学生会节衣缩食进行必要的大额消费。15%的大学生会在逛街时冲动购买大金额商品,比例较低。

分期付款为近半大学生提供必要支撑

男生提前消费意愿高于女生

男生的分期购买使用比例高于女生,55.2%的女生生没有用过分期产品,而男生的该项比例为43.2%。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线上分期商城、信用卡账单分期和线下分期上,女生的使用比例均低于男生。

花呗和京东白条成大学生首选透支方式

电商平台以日常场景切入,并通过便利的操作获得新用户青睐

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花呗、京东白条作为透支手段使用,信用卡在大学生的客户拉新上优势不明显。大学生选择花呗和京东白条的主要原因为还款方便、支付快捷和开通简单。京东和阿里系电商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主要的电商平台,较易切入到大学生信贷市场。信用卡在平台安全性和信用额度高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如需获取完整报告

请添加小编cherry微信(18261804307)

她只要不睡觉都在线


来源:艾瑞咨询(ID:iresearch-),转载已获得授权

整理编辑:Foodaily每日食品网(ID:foodaily)

欢迎无条件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本文,请直接联系原作者授权。

2018年中国12-18岁未成年人消费行为洞察报告:你想不到的八大特征

2018“懒宅经济”洞察报告:千万24岁以下年轻人点起了外卖、看起了手漫……

改变中国消费市场的三股力量:中产阶级、年轻人、电商

专注于食品&饮料行业的“产品&创新”

打造并分享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

商务合作:Zoey(微信:m694387875)

转载或加入社群:Cherry(微信:18261804307)

茫茫人海不再走失,加个星标再走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