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对话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面对骂,我已经习惯了」
文丨南方周末记者 袁端端
“这些专门骂我的人是不是和药企有关系,中医药用得多了,他们的药品自然就用得少了。”
“以后应该推广不要‘终生服药’”
“看病一定不能市场化,市场化造成了看病难。”
又一次涌上风口浪尖后,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的大门依然向各路媒体开放。4 月20 日那天,南方周末记者是他接待的第二拨媒体。一旁的等候室里,还有七八个人,包括知名的独立纪录片制片人徐童,他们想拍一部甘肃民间中医的纪录片,而刘维忠是最合适和了解这些老中医的人了。
卫计委这栋位于兰州市白银路的灰色办公楼,极不惹眼。门楼上挂着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10 月写下的一幅题词:“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这也是刘维忠坚持至今的观点。
西医学出身,却大力推广中医药。当了卫生厅厅长之后,他的外号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一个。一开始是“猪蹄厅长”,然后是“真气厅长”“黄花菜厅长”……最近一次引起全国哗然的是十几天前。
4 月12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刘维忠介绍了甘肃医改情况,举例“当年舟曲泥石流灾害让很多村民失去亲人、患上抑郁症。我求助于全国的名老中医,得到用黄花菜煮水的方子,立马买了2 吨黄花菜,在村子里支起12 口大锅煮水,村民们喝完真的治好了抑郁症。”
“黄花菜治抑郁”?争议、不解言论在每一次风波之后都会涌来,网上最多一天800人都在骂他。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来到甘肃,与这位59 岁的西北汉子面对面进行了一场深度访谈。
南方周末:黄花菜治疗抑郁症的提法其实你之前也提过,这次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意外吗?
刘维忠:他们(反对的人)真的是不了解。我在舟曲泥石流之后用了实实在在起了效果。其实药典有记载,黄花菜就是解忧草,可以治抑郁的,特别是这种群体性抑郁。国家对舟曲泥石流的救援是有评估报告的,上面肯定了中医药正面积极的作用。当时我们煮的黄花菜水就给他们当成水喝,要喝水就喝这个。
南方周末:怎么看每次在事后骂你的人?不生气吗?
刘维忠:习惯了。因为中医药见效慢,刚开始没效果就有人会骂我。我也怀疑,这些专门骂我的人是不是和药企有关系,中医药用得多了,他们的药品自然
就用得少了。微博上有一个小伙子几乎天天骂我,问我怎么不下台。我就不明白,微博是供讨论的地方,有话不能好好说吗?为什么非要骂我呢?
南方周末:提到微博,你也经常分享一些民间偏方。请问这些方子安全性、有效性怎么保证呢?
刘维忠:我发的都是靠谱的方子。比如高血压,芹菜水对一部分人效果就很好。我遇到病人会和他们说,先不要撤药,但把芹菜水喝着,血压降下来药就慢慢减,之后就能替换了。降压药最大副作用就是没性欲。有一个患者和我说过,降压药吃了那方面不行了。我说这是大事情,之后我就说你把锁阳弄成一寸一段的,泡水从早上喝到下午一段时间就起来了。再喝芹菜汁把血压降下来。果然,之后他再没来找过我。
南方周末:可是像降血压、降血糖的药物不都是应该终生吃的吗?
刘维忠:我们现在总是宣传要终身服药,第一时间让人吃药,这是不对的。有些病中医能治好,应该用中医治一治。现在降压药要终生服药,降压药是利水的,时间长了肾就不好使了,肾不好了又要吃药。还有现在肾透析的病人,很多都是糖尿病,吃降糖药吃的。是药三分毒,终身服药对身体哪能不损害(注:西医科学结论认为,血糖控制不好,直接伤肾。肾衰的首要原因是糖尿病,而不是降糖药。)
南方周末:那应该怎么做呢?
刘维忠:用食疗的方法。孙思邈曾说过,“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意思就是食疗不好再吃药。而我推荐食疗不好再“无药治疗”,指的是拔火罐、推拿、按摩、体育锻炼这类方法,他们对身体损害小。以前我们一直说不能太多输液,现在终于好些了,以后应该推广不要“终生服药”,终生服
药会造成很多医源性疾病。
南方周末:但这些慢性病中医能治疗吗?
刘维忠:我们常说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医都能治,而且能治好。
南方周末:你上面的很多观点恐怕西医们不能接受。
刘维忠:医生不接受是有原因的。我同学是治疗糖尿病的西医,有一次我给他们的病人讲食疗,我说苦荞面就可以。他让我再也不要来讲了。因为如果病人都吃苦荞面,药卖给谁去呢?这都是医疗市场化的结果。
南方周末:医疗不能市场化?欧美最好的医院都是私立的。
刘维忠:看病一定不能市场化,市场化造成了看病难。美国为了医改花了那么多钱,走了市场化失败
了。我们国家前几年有4 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如果用一部分钱把医院养起来就好了,医院和医生不会太功利。医疗如果是商品,它就会是不透明的商品,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应该花多少钱,所以应该是政府行为。
南方周末:那甘肃医改后怎么做呢?
刘维忠:我们现在乡卫生院、县医院实行总额包干,比如去年增加1000 万,今年生病的农民少了,可能会给他们1200 万。如果今年得病的农民多了,可能才返还800万。这样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愿意到农村入户做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通过以上这些减少病人的办法,也落实了习主席讲的“公平可及、群众受益,改变医院趋利行为”的目标。
南方周末:效果怎么样呢?
刘维忠:很多医生还是思想问题。我就让各级医院每月看一次警示教育片,也树立了一些典型,我们拍了七部戏,每年花四个月时间巡演,让大夫们反复看。完全用钱不行,钱给多少是个度啊?要鼓励他们,所以我们要评医德医风的先进个人和标兵,还送优秀人才出国进修。
南方周末:现代医学评判一个药物有效性、安全性,靠的是严谨的三期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质疑你推广中医的人会觉得,中医不具备现代科学的理念。你怎么看?
刘维忠:中医的疗效可以说是经几千年人体试验出来的,是老百姓的命换过来的。西医光靠老鼠的研究就说是循证医学,那远没有中医科学。中医讲究个性化,因人而异,比如说咱俩同样得一个病,你在南方,我在北方治法就不一样。西医完全用一个标准,就说感冒,总也看不好。因为可能你是湿热体质,我是虚寒体质,用同一种药就不行。
南方周末:可现实中每个中医的水平不一样,如何对患者负责?
刘维忠:在甘肃我们给中医都评了职称,从一级到十三级。但不要求中医都统一培养。人有五脏六腑,有的中医治病从肝入手、有的从肺入手,路径不同,效果好就行。中医就是这么神奇,要求它千篇一律,那就不是中医了。有人说,如果用英语语法衡量《道德经》连个标点符号都不对。那如果用西医的方法衡量中医也是不对的,应该各走各的路。
南方周末: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支持吗?
刘维忠:现在医院都很支持,像甘肃省人民医院,原来基本没有中医,现在一天能卖一千多服中药。中药在有些方面比不上西医,但中西医结合效果很好。现在我们的几个西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把医改两个难题都解决了:第一中医便宜,把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第二中医纯利润高,把医生收入少的问题解决了,两头矛盾都缓解了。
南方周末:除了中医,甘肃医改的各项制度落实如何?
刘维忠:我们特别严格。前两年有十几个省份都来甘肃学习医改经验,很多是学习制度建设和落实的,有的来了好几趟。北京、广东、山东、江西、贵州都有。很多地方的政策都比不上甘肃,我们除了卫生
系统,很多部门都很支持和配合。国家中医局全国中医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就是甘肃,唯一的一个。
南方周末:为什么制度建设这么重要?
刘维忠:如果把监管做好,医改就好了一半,再把预防做好,又好了剩下的一半,再就把医院的体制调顺,不要市场化,再坚持中西医并重,把健康促进模式做好,估计医改就能成功了。医改一定不能复杂,复杂了以后,专家看得懂,老百姓看不懂。老百姓看不懂的效果就不行。
南方周末:你也说自己很快就会退休了,剩下半年你最希望完成的事情是什么?
刘维忠:最希望看到国务院把甘肃的中药产业实验基地批复下来。如果批下来,甘肃的中医产业事业都能更快地发展起来了。对我自己来说,我就觉得甘肃中医发展我参与了,甘肃老百姓看病便宜有我出的力,就成了。改革会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他们不骂不可能,但是多数人,特别是老百姓、穷人不骂我就可以了。
南方周末:那之后你会做什么呢?
刘维忠:年底退休了,我就做中医,给人看病,我的医术还可以。现在我每周都到社区去讲课,也给病人看病,都是为了推广中医,中医是弱,再不喊就要消失了。
(视觉:裴文垚)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2016年4月28日。
健言往期精选链接(点击标题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