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 | 陈红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月1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今天我们摘要刊登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过去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摆脱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而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看来,我们的经济,我们的农业、工业、基建、交通、内外贸易、财政金融,在总的前进的过程中都还需要有一段调整的时间,才能由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走向比较平衡。这次调整同六十年代初期的调整不同。这次调整是前进中的调整,是为了给实现四个现代化打好稳固的基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现在对财政、银行,有很多反映。有的好项目只花几十万元,就能立即见效,但是财政制度或者是银行制度不允许,一下子就卡死了。这样的事情恐怕是大量的,不是小量的。卡得死死的,动都动不了,怎么行呢?当然也有成千万元的项目,那就必须慎重一点了,但是成千万元的项目也有很快见效的,财政、银行应该支持,这样就活起来了。这不是个简单的财政集中分散的问题。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对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
《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1986年12月1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现在国际垄断资本控制着全世界的经济,市场被他们占了,要奋斗出来很不容易。像我们这样穷的国家要奋斗出来更不容易,没有开放政策、改革政策,竞争不过。
《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我赞成边改革、边治理环境整顿秩序。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否则就治理不下来。现在的局面看起来好像很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需要进行调整,这是不可少的。但是,治理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无论如何不能损害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不能使经济萎缩,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能解决的,我们有信心。小错误难免,只要不犯大错误就行了。
《中央要有权威》(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为什么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能够见效这么快,而且市场没有受多大影响,货币也没有受多大影响?原因就是有这十一二年改革开放的基础。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1991年1月28日—2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6-367页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什么时候政府都要管住金融。通货膨胀,人民受损失。人民币不能贬值太多,市场物价要控制住。
同江泽民同志的谈话(1993年6月22日),《邓小平年谱》第五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659—660页
陈红旗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一直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们将金融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改革开放前,受限于计划经济体制,银行通常被当作是会计和出纳机关,只是算账,没有真正起到银行的作用。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1979年10月4日,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过去我们的制度是采取拨款的形式,而不是银行贷款的形式。这个制度必须改革。任何单位要取得物资,要从银行贷款,都要付利息。”1986年1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汇报时,又明确提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他深刻地指出了我们几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的主要弊端,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使银行成为我国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把银行真正办成现代金融企业。在邓小平同志“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机构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来,现代银行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又站在新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经济与金融之间的辩证关系。1991年2月,他在上海浦东视察时,高度评价浦东开发开放中实施“金融先行”的做法,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他还强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邓小平同志短短的几句话,科学界定了金融在我国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也指明了我国金融开放的大方向,即中国金融要走向世界、取得国际地位。同时,他还提出了我国金融开放的两大步骤,即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实际上提出了发展金融市场的设想。
1992年年初,针对有人批评市场化改革,把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提高到两条道路的斗争上,从而导致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改革开放压力重重,邓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这段关于股票市场“要坚决地试”的谈话,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影响深远的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建立起来。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敏感性强、风险大,社会主义中国建设金融市场又没有经验可循,所以金融市场的建立存在着诸多风险。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些风险。1987年4月16日,他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就指出:“现在国际垄断资本控制着全世界的经济,市场被他们占了,要奋斗出来很不容易。像我们这样穷的国家要奋斗出来更不容易。”并且,国际游资还不断冲击那些金融体制不完善的国家,也包括中国在内。因此,他在1993年同江泽民同志谈话时,特别强调指出“什么时候政府都要管住金融”。“管住”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管死”,“管死”金融也不符合邓小平同志的原意。“管住金融”是指政府既能够有效地控制金融,又能够使金融在政府的管理下充分发挥自身规律和积极作用。
邓小平同志的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涉及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奠定了我们发展现代金融事业的坚实理论基础,也为推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在邓小平金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金融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保持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在支持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金融监管得到改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在领导金融工作的实践中,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4期)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4年第4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