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地变千年古郡遗址?4年了,老倪他们还能住上新房吗?
“如果没有检察机关,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住上新房。特别感谢检察官,今天还召开听证会,我心里感到特别温暖。”3月30日下午,杭州市下城区检察院就倪某与浙江省文物局信息公开争议申请监督案举行公开听证会,听证会结束后,倪某向检察官表达了谢意。至此,这件历时4年的行政争议案件终于尘埃落定。
安置地块变千年文物遗址
村民不服起诉 但已超起诉期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7年7月,台州市椒江区某街道确定拆迁安置方案,经抓阄倪某等12户村民被安置到该村长嘉寺南侧地块。2018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踏勘认定该地块属于“章安故城”遗址,要求椒江区有关部门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保护,倪某等村民的安置房建设被叫停。安置地怎么突然就变成文物遗址?倪某等村民满腹疑问。
2018年3月,倪某向浙江省文物局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省文物局作出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2018年第02号),确认涉案地块为“章安故城”遗址。因对该信息公开存在疑问,倪某向省文物局所在地基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超过起诉期限,法院裁定驳回起诉。倪某申请再审,法院亦未支持。
申请检察监督
实质诉求到底是什么?2020年11月,倪某向杭州市下城区检察院提出监督申请,认为原审裁定违反法定程序、涉案地块不属于文物遗址。下城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本案确已超过起诉期限,但我们能做的是否就到此为止了?
“案件争议没有得到实质性化解。多年来倪某和家人因拆迁安置未落实,蜗居在破旧的老房中,拆迁村民为地方发展做出了奉献和牺牲,我们也要重视他们的合法合理诉求。”下城区检察院成立办案小组,决定从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角度推动这个案件的办理。
办案小组赴台州与倪某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诉求,讲解文物保护政策,解开心结。同时先后走访了村委、街道,与椒江区政府和浙江省文物局等相关单位反复沟通联系,调取、查阅案卷等相关材料,明确本案案由虽是政府信息公开,但申请人的实质诉求是希望通过诉讼实现“尽早落实拆迁安置”和“要求政府对章安故城考古作出说明及承诺”。
多方参与公开听证
僵局是否能被打破?
为打破多年矛盾积累带来的争议化解僵局,尽快落实申请人的拆迁安置,推动文物保护工作,下城区检察院向双方提出召开公开听证会,让两地多部门同时与申请人进行直接交流,以真诚沟通搭建矛盾化解的桥梁。
听证员(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杭州市人大代表,浙江锦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任 樊德珠
听证会在全省三级行政检察部门在线观摩下进行。杭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物保护专家、法学专家、基层群众代表“武林大妈”(基层志愿者队伍)受邀组成听证员,倪某、文物部门、街道代表参加。设置了当事人陈述、询问、评议等环节,围绕倪某安置房选址地块是否确系因章安故城的考古需要而重新选址、该遗址所在地是否会被用于文物保护之外的其他用途、倪某安置房的建设能否得到保障三个问题展开听证,听证员们肯定了申请人为文物保护作出的牺牲,从文物保护、依法行政等专业角度发表了各自意见。
听证会上,文保部门以PPT展示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章安故城”的历史价值、目前开发情况、后续规划,让倪某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相关行政部门针对倪某的诉求提出了务实的解决方案,倪某表达了自己对文物保护的支持。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行政诉讼无法解决申请人的实际诉求,通过检察机关开展的争议化解工作,实现案结事了,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同时,也希望司法机关今后能加强对老百姓行政诉讼的释法说理和正确引导。”法学专家、代表委员说。
“通过听证会,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表态遗址不会用于商业开发,街道会尽早让申请人住进新房。申请人的心可以放踏实了。”“武林大妈”说。
经过听证、评议,倪某表示愿意接受政府的异地安置,政府承诺立刻推进安置房的建设工作。下城区检察院在听证会后当即组织调处,倪某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
“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倪某和村民们因为文物保护权益受损,但没有阻扰遗址的发掘,浙江省文物局、申请人在保护文物上做的很好。本案能顺利解决,既保护优秀文化遗产,也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文物专家说。
来源:杭州检察
●新征程: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奋力推进浙江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会同浙江省法院、浙江省检察院共同成立数字法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