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崇明人喜欢把菜肴叫做“小菜”?

2017-05-10 崇明旅游

 ↑↑↑点击关注崇明旅游,发现更美的崇明




“小菜”的称呼沿袭了江南一带的称谓习惯。北方人没有这种叫法,喜欢把菜堆得满满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显示出粗犷豪爽的性格。江南人胃口小,吃得比较细腻,厨师做菜时想到不要浪费,装盆的量以刚够吃为佳。

 

旧时喜庆筵席,装菜的冷盆小巧玲珑,形似今天的碟子。现在普遍使用的中号盆子,中间平面或者微微凹下。而且民间有装盆“留白”的规矩。因而盆中容纳冷菜炒菜的数量不多。崇明也有唤作“大菜”的,那是酒筵上的最后上的一道大汤,满满的大汤碗里装着猪蹄膀、全鸡全鸭。小菜与大菜、北方菜相比,碗碟小而容量少。

 

崇明人将菜肴称为小菜,也显示了先人的饮食习惯。先人将早饭称为“饭”,中饭称“点心”,晚饭称“夜饭”。旧时,殷实人家一日三餐吃得是一稀二干。大部份农户生活贫穷,食不果腹,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粥。


 

崇明地区流传的大量民谣,佐证着这一普遍现象。早饭吃粥的民歌:“早上捧起薄粥汤,看见碗里日头晃。吃么吃仔二大碗,坑棚头跑仔两三趟。”中饭吃粥的民歌,见于清乾隆十八年著《崇沙竹枝词》第30首:“‘赖麦’将儿置草窠,‘他尿’‘他屙’嘱亲婆。‘架橱’里有‘麦蚕’剩,‘爬滞’同倾‘窜粥’和。” 歌词中的“麦蚕”是不待麦子成熟,割下青麦磨成的蚕形食品。‘爬滞’是锅巴。收麦的农忙季节,祖孙三代中饭吃的是“麦蚕”以及锅巴和“饭窜粥”煮成的粥。晚饭吃粥的歌谣:“日落西山暗下来,两碗麦粥抬出来,油炒盐齑挟一筷,福五福六吃起来。”


   

 

崇明人的粥分米粥、玉米稀粥、麦粥、冷饭加水煮的称“饭窜粥”,把上顿吃剩的饭菜全部倒在镬里加水煮熟的叫“咸酸饭窜粥”,“‘爬滞’同倾‘窜粥’和”,是“粥窜粥”。有的农户为节约粮食,在薄粥里掺入大量山芋片、番瓜和菜叶,有的甚至一点粮食都不放,吃番芋汤,或者番瓜粥。晚上,“看见碗里日头晃”的薄粥不耐饥,有首民歌唱出了穷人的窘境:“困觉困到半夜里,饿得背脊贴肚皮,颠来倒去困勿着,听听雄鸡还勿啼。”

 

海岛流传着大量的民谚,证实了农民常年吃粥的习俗,“面黄昏,粥半夜,番瓜吃仔一剁脚。”道出了无奈的吃粥经。另一则民谚说:“穷人喝粥,鸡毛作六。粮户喝粥,吃鱼吃肉。”穷人缺粮,喝粥果腹,往往为争食发生口角。富户吃粥为治病保健、延年益寿。


    


由此可见,粥是崇明先人的主食,老少咸宜的传统食品,无论穷人还是富户都吃。小菜主要作用是佐餐。咸瓜、盐齑、咸萝卜条、咸鱼、咸螃蜞之类腌制品和粥匹配,可谓门当户对。腌制品极咸,不可能大口大口地吃,也不适宜吃个不停,容纳于小碗小碟是恰如其分。就是富户人家上档次的佐粥小菜——炒肉瓜,装在碗里数量很少。


 

小菜小菜,叫得顺口了。久而久之,把沽酒佐干饭的菜肴也统称为小菜了。



近期崇明旅游热门资讯

【吃货攻略】崇明吃小龙虾,这些地方确实好~

【玩转崇明】长兴岛郊野公园,野趣横生,妙不可言

520将至,一起到崇明东滩湿地赏“情花”吧~

甜言蜜语,不如在崇明送我一片玫瑰花海~

【内有福利】甜蜜五月,喂你一把桑葚可好?

这些东西还能这么叫,崇明人太有才啦!


信息来源:看看崇明



崇明旅游

一段心灵邂逅自然的旅程

想要了解崇明旅游的更多信息,可关注崇明区旅游局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崇明旅游”,或登陆崇明旅游网www.cmtravel.com.cn,或拨打崇明旅游咨询电话:021-69695888查询。

活动、游记、美文、美图投稿请发送至公共邮箱:cmlyw2015@163.com,我们会根据投稿规则给予相应奖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