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门口的年味儿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 | “日照生活36计” 1

孙小荣工作室 小荣说 2024-04-14

编者按


孙小荣工作室2019年原创人文旅行图书《有一种生活叫日照——旅游生活36计》,已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寻访日照,选取36个典型场景,将日照生活具象化;创作36篇文稿,让日照生活场景化;记录36个故事,让日照生活人格化,来展现“有一种生活叫日照”的场景体验。“小荣说”连载系列文稿,与读者分享36种日照生活。


春节临近,辞旧迎新,多彩的年俗让年味渐浓,红红火火的窗花、剪纸、对联、福字,映照着人们新年幸福平安、兴旺团圆的美好心愿。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每逢春节,北方一些地区就会在门框、窗框上贴上大红大绿的过门笺,一来可以营造过年气氛,特别是万物凋零的北方,过门笺随风摆动,带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请福到家;二来小孩子们又有了新鲜玩意,唱着歌谣学剪一个过门笺,偷吃一口新出炉的蒸年糕,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几辈人最期待的团圆年。


在于红的过年记忆里,她是从小看着父亲手持刻刀叮叮当当制作过门笺中长大的。一进入冬天,父亲就开始筹备起来,备纸、染色、裁纸、设计图案、制板、刻制、 配套子、定型等十几道工序,一次也只能刻出几十张来。

过门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于红


对于当时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而言,剪纸不过是一项有“那么点意思”的活动而已,父亲既没有逼她学,她更没有想过要以此为生。


只是,于红似乎天生拥有对艺术创作的敏感,在父亲耳濡目染之下,最终把她带入了剪纸世界。


刻刀流转画千年


见到莒县过门笺非遗传承人于红,是在她的工作坊里。偌大的空间被她的剪纸作品布置成一个“花花世界”。


和其他剪纸非遗传承人不同,于红科班出身,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她放弃了热爱的油画事业,从最基础的一刀一刻和父亲学起剪纸。这个转变来自父亲的一句话: “你有专业知识,可以将剪纸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她不禁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继续画油画,假以时日开画展,成为专职画家,还是像父亲所说,将这门手艺延续下去,甚至影响更多的人一起来守护传统文化。


当她开始尝试拿起剪刀时,仿佛入了魔,完全痴迷于刀在纸上的千变万化。越刻越专注,越来越上瘾,再回看自己的油画作品时,反而总觉得少了那么点意思。


从儿时萌发的“有那么点意思”到步入中年要“做出点意思来”,于红在莒县过 门笺这门艺术里坚持创作了20多年。


2012年8月,历时一个月的作品《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剪纸大赛金奖。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是于红从小听过的民间故事,虽然是一个虚幻的神话,但是人们借此歌颂山东人重视乡情、互帮互助、难以割舍的寻根之心。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可以称得上于红的一次“大手笔”,不仅因为篇幅长,共有6组图案,还因为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要把心中的情感通过刻刀一笔一画地表现出来。

 作品《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在创作过程中,其中一个场景讲述的是秃尾巴老李断尾,这部分包含了人物、 动物、生活场景等多组画面,故事冲突也要在一张图案上表现出来。就是这一幅图让于红冥思苦想迟迟不能动剪,最后还是儿子的一句话点醒了她,摆脱规矩的画面构图,采用俯视的视角就能容纳下整个故事内容,同时让画面充满立体效果。事实证明,在这一组作品中,“尾巴老李断尾”被刻画得格外精彩,在白底红色的剪纸画面上这个情节看得人惊心动魄。


工作台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切菜用的菜墩,她看出了大家的好奇,笑着说,这就是切菜用的菜墩,但放在我们的工作台上就成了创作工具,可以保护刀具。

在菜墩周围有两三把剪子,却摆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刻刀,粗略估算了一下 至少也有二三十把。“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放在家里用呢。”我们又来了疑问,过门笺不是用剪子剪出来的吗?“这是套色剪纸,先用凿子凿出大轮廓,然后再换刻刀切,这样一次就可以完成100张,然后画面中精细的部分,比如鸟类的羽毛就需要用剪子细致地精剪了。”说着她拿起一个正在进行的过门笺为我们演示起来。


“把想好的图案匹配不同的颜色分别剪出来,然后再拼贴。目前一些精致的过门笺都采用套色技术,层次丰富,价格也不太贵,最受欢迎。”只见她拿起一把小小的剪子,用剪尖在纸面上快速翻飞,两三分钟后,一幅刻有“福”字的过门笺就完成了。


在她工作坊的最高处悬挂着一幅《农林牧副渔》的剪纸作品,创作风格明显不同,以兔子拟人化的手法,非常具有创意地表现生产生活,同时又有些年代特色。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你说的没错,这是一幅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1980年实行生产责任制,这幅作品就是把当时的生活场景融入过门笺中。


“这是我父亲的作品,当时申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用的这幅作品。” 循着略显平静的声音,看到她的脸微微仰起,眼神里流露出崇拜与不舍之情。


“我父亲从来没有学过绘画,但他是村里少有可以接触到报纸的人,当时报纸是非常珍贵的。他一直在村里扎顶棚,一般谁家要娶媳妇,新房子就要扎顶棚,需要用到报纸,他就是在那时候从报纸里记下图案,回家自己再回忆进行设计,他用来干吗呢?就是往报纸投稿,一幅作品15块钱的稿费,这在当时几乎够我们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他那时就已经很厉害了,后来当我创作产生犹豫的时候,我妈妈把多年前收集的关于我爸创作的报纸刊头设计拿出来给我,一个大本子,看到后感触很深,觉得自己选择剪纸,或者说被剪纸选择是幸运的,找对了人生方向。

“复活”一门手艺,剪出片片精彩


于红的全部生活都与过门笺有关。平日她负责高中生的美术授课,假期里她的学生就更多了,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现在我满脑子都是图案,唯一缺的就是时间,创作、教学、公益,很多事情都需要人来做,还是想在业务上更精进。”


我被墙上一组篆书的剪纸所吸引,内容和以往的民间剪纸里浓厚的乡土情 截然不同。四幅作品分别是“春回大地”“夏日清河”“秋高气爽”“冬冰傲雪”,图案丰富且用色雅致,装裱成框后更显高贵精致。


这样一组作品于红给出的价格是5000元。她指着柜子上摆放的小屏风,说道: “具有中国意境的剪纸风格和屏风制作非常受现代人欢迎,我们的作品全都供不应求。


于红的美术底子帮助她在作品创作时可以摆脱一些传统束缚,运用多种创意材料融合制作,成为她为满足剪纸创意而不断尝试的新技法。比如,她所有的剪纸都是自己来染色,“套色剪纸最讲究色调,市面上的纸张颜色虽然丰富,但对于个人创作而言不可能百分之百符合需求,所以我都是画面设计好后,自己染色,并且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


事实上,色彩是一种很抽象的概念,是现代科技发展才让色彩有了精确的色值。中国对于色彩的研究和利用,古已有之。《考工记》里记载了古人对于不同颜色不同命名的应用;燃料、虫、植物花草、真金宝石都是染色原料。色彩带来的不仅仅是赏心悦目,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文化意向。就像莒县过门笺,浓重的大红、亮黄、翠绿、天蓝,都是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如何保持创作灵感呢?或许她被这个问题问过太多次了,但她依然坦诚地说: “都是源于生活中的日积月累,但更多的灵感都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在不断的调整中,就会无限接近成功了。”


从2016年开始,她在乡村“抢”了400多件刺绣作品。有腰带、枕套、衣服,有的因保存不当已经被蛀虫蚕食,但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保存传统老花样,她顾不得筛选。因为再不“抢”就被外地人买走了,这些文化就彻底从莒县消失了,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卖,经过同意我就去拍照,这样保存下来也算是完整了。


她从存放作品的小隔间里拿出来一个卷轴,展开一幅8米长卷,告诉我们《山海日照 古树茶香》这幅作品的镶边就是根据收集回来的老花样进行设计的。“文化是相通的,无论是刺绣、剪纸,或是国画、油画都有无限创作的空间。


这幅鸿篇巨制不仅是于红创作上的里程碑,也展示着她的野心,她将日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全部囊括在了莒县剪纸艺术中。每幅画面自成一体,传递一种文化符号,连缀起来风格统一而又极富变化,又构成一部完整的时代故事。


作为一个小众、纯粹靠手艺支撑起来的民间技艺,于红凭借着创新理念将剪纸从家庭装饰推向了市场并赢得认可,她的作品以清新高雅的格调为过门笺剪出精彩的文化传承。当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作品只有千篇一律的外形时,坚持手工打造的于红,依然牢记父亲的教诲,选择一条传统老路又走得熠熠生辉,或许“勿忘在莒”的初心流淌在每个莒县人的血液里,滚动着最初的热情。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旅游生活36计》
作者:孙小荣  岑梅玲子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第1版


更多往期图书内容:

魏小安:日照的独特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孙小荣何为日照生活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孙小荣:日照生活“三十六计” |  典型课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