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海豚的亲密伙伴黄琳:二十一年的长情约定
这是海淀·故事第709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十一
你是否也曾在海洋馆里
感叹大千世界的神奇?
你是否也曾在欣赏海洋动物表演时
童心被慢慢唤醒?
海豚、海狮、海象……这些憨态可掬的海洋动物让观众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对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这份职业也充满了各种想象。
驯养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什么?
要成为驯养师需要经过哪些训练?
除了现场表演,驯养师的工作还有哪些?
……
北京海洋馆
其实,作为海洋动物的亲密伙伴,“驯养师”这份职业充满了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酸甜苦辣。他们是动物们的同事、老师和父母,是看着动物们出生、成长、生老病死的长情陪伴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海洋馆,听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黄琳,讲述她和海豚的亲密故事。
从相互抵触到亦师亦友亦母
北京海洋馆正门
从小就是游泳健将的黄琳,在青少年时期曾是北京市女子蹼泳队的队员。1997年,成立不久的北京海洋馆对外招聘会游泳、热爱动物的年轻人加入,当时,已经从蹼泳队退役的黄琳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海洋馆参加面试。
提起当年的面试,黄琳还是忍俊不禁,“那次面试可有意思了。除了一些常规问题,还让面试者模仿动物。我当时被分到的是大猩猩。我就吊着胳膊像模像样地表演了下。”说着,她还跟我们比划了下当时表演的情景。
虽然成为一名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是偶然,但也有几分命中注定的意味。本来就喜爱动物,又恰巧具备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所需要的游泳技能,黄琳欣然接受了这份与海洋动物惺惺相惜的工作。
1997年3月,黄琳正式在北京海洋馆开始了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的职业生涯。在实际工作中,黄琳发现,热爱动物与能和动物一起工作,中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虽然海豚性格温顺而且很聪明,但毕竟是身长3米的庞然大物,真正要在水里和它们互动,刚开始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有几分紧张和害怕。
比如黄琳的一位男同事,健身练就了一身肌肉,尽管身体强壮如此,仍是不敢近距离去接触他要驯养的海狮。黄琳坦言,其实刚刚工作的驯养师都会有这样的心理障碍,哪怕知道这些动物们是温顺的,却仍旧心存忌惮,她说:“我觉得要跨过心里的这道坎儿,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把它们当作训练的对象,要把它们当作值得信赖的同事。当我们没有敌意,完全放下戒备的时候,动物们也就不会主动攻击我们了。”
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转变思想观念,也需要同事们的帮助。新入门的驯养师都会向老的驯养师前辈“拜师学艺”,看着师父和海豚、海狮亲密互动,自己也逐渐放下了心理的包袱,模仿着去和它们一起玩耍起来。在海洋馆二十余年的工作历程里,黄琳也从只会游泳的动物热爱者成长为全国首位水生哺乳动物驯养技师,作为“老师父”她也能够带徒弟啦。
其实并不是每一位加入北京海洋馆的员工都有机会接触到海豚、海狮,只有经过资格考试获得专业证书之后才可以成为实习驯养师,这是北京海洋馆严格制定的规则,也是为最大化保护动物、规范行业行为做出的表率和贡献。
为了保护动物们不受伤害,北京海洋馆严格按照美国动物饲养标准,为它们提供最舒适的生活条件和人性化的待遇。
作为一名观众,我们可能在海洋馆里看过很多次海豚表演,可能也会疑问每次表演的是否是同一只海豚。其实在海洋剧院的舞台上,会有多只海豚参加表演。海洋馆为它们安排了时间表,让它们轮流出场,保证每一只海豚都能得到充分休息。
北京海洋馆的海豚家族
在北京海洋馆二十一年,黄琳对每一个亲密伙伴都如数家珍。在她看来,自己和海豚的关系更像是母子、师生和同事。所谓对动物的“训练”,其实更像是妈妈在陪孩子玩耍;教海豚完成一些动作,又像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技能;每天见面打招呼、一起上台表演,又确确实实是同事的关系。相处中交织着各种混合的情感,即便日常的工作有些许单一和重复,但黄琳和海豚们的感情却也愈加深厚。
黄琳与海洋馆的海狮们也是亲密的伙伴
相互陪伴 心意相通的爱
黄琳和海豚们的感情滋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里,也经历了一次次偶发事件的考验。
对于海豚们来说,海洋馆内的生活相对于自然界来说是轻松而惬意的,馆里的生活环境尽可能还原海洋的自然条件,每天被投喂食物是定量的,此外还会定期接受各项体检,以确保身体是健康的。
北京海洋馆有一套科学的日常检测和喂养标准来保证海豚的健康生活,驯养师每天到馆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每一只海洋动物,通过肉眼判断它们的身体以及心理是否健康。
为海豚称重
对于熟知每一只海豚生活习性和日常表现的驯养师来说,海豚的每一丝异样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黄琳解释说,通常每天早晨驯养师来看望海豚们的时候,它们都会热情地游过来打招呼,“这些小可爱会绕在你身边玩耍。如果哪天早晨某只海豚没有搭理我,或者眼皮耷拉着没有精神,那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这只海豚和同伴打架而生气了。海豚是群居动物,在群落里也是要按能力排辈儿分出个一二三的,“如果某只海豚输掉了某场‘竞技赛’导致地位下降了,那它心里一定憋着一股火气,这时候我们就要陪着它玩耍,让它把心里的火儿撒出来,避免积郁成疾。”黄琳笑着说。
有时候海豚是真的生病了,这时候就要赶紧检查它身体的各项指标,帮助医生对它们进行治疗。
黄琳坦言,当海豚生病的时候,自己心里会非常着急,就和自己的孩子生病了那种焦虑的心情一模一样,而一旦它们恢复了生气,在水里愉快的游起来,自己也长舒着一口气跟着放松下来。
为海豚进行口腔检查
黄琳工作的日常是照顾海豚并陪它们各种玩耍,但这何尝不是海豚在陪伴黄琳呢。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烦心事,当需要排解却找不到诉说对象的时候,黄琳就会说给海豚听。“当我絮絮叨叨跟它们说的时候,我觉得它们好像能感知到我的心情。它们乖乖呆在那里,不时地摆动一下身子回应着,仿佛真的听懂了一般。”
看到海豚微笑的嘴角、憨态可掬的模样,黄琳说自己阴郁的心情也随之烟消云散了。黄琳无疑是爱海豚的,但事实上这种爱并不是简单的人类对动物的爱、强者对弱者的爱,而是一种相互陪伴、心意相通的爱。
扎根心底的责任
黄琳是北京海洋馆建立初期最早加入海洋馆的一批员工,也是少数至今仍留在海洋馆的“元老”之一。
当时一起来到北京海洋馆的同事,有的早已因为不堪驯养师的工作辛苦而转行,谈起自己至今仍坚守在这一岗位上的原因,黄琳说,自己打心眼儿里舍不得离开这些伙伴们。
其实做一名驯养师非常辛苦,这份工作没有节假日,不论严寒酷暑,每天雷打不动的都要在八点前到达海洋馆。而一旦发现海豚有异常表现,即便是大冬天也要马上跳到水池里为它们进行检查。
黄琳说自己也曾想过离开,但是每每看到海豚们可爱的神态,特别是想到在自己的努力下,它们从病恹恹的状态恢复到生机勃勃的模样,就会深深感受到自己内心是多么牵挂它们,多么想陪着它们度过一天又一天,于是便舍不得离开了。
对于黄琳来说,和海豚在一起已经从职业需要逐渐变成了扎根在心底的责任,海豚的陪伴早已成为生命里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与海豚亲密互动
这么多年黄琳能够与海豚不离不弃,离不开家人们的支持。和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朋友谈恋爱的时候,黄琳就已经是一名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了,由于周末不能放假休息,没办法像普通情侣一样约会,男朋友就申请成为海洋馆的志愿者,周末也来到海洋馆工作,两人趁着工作间隙可以见上一面,海洋馆也成为见证他们感情升温的地方。
黄琳的女儿在年纪小的时候也会因为得不到妈妈的陪伴而不解、生气。黄琳说,相比于海豚来说,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很少,只好给孩子办了“海洋馆护照”,自己不能在家陪女儿,就让丈夫带着孩子来馆里看看自己的工作环境。
在家里,黄琳也和孩子一起喂养了一只小狗,在照顾小狗的过程中,女儿逐渐也爱上了小动物,慢慢也开始理解妈妈的工作。
黄琳和女儿
当照顾海豚成为了习惯,这种习惯也被黄琳带到了家里,应用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和海豚相处时,驯养师会通过投喂食物帮它们固定一些动作模式,在生活中,当孩子表现优秀达到了制定的目标时,黄琳也会及时的给予奖励,被孩子笑称“逗海豚呢”。
就像海豚在黄琳心里不是动物,而是同事、伙伴那样,黄琳对待女儿也不是包办的家长,而是公平对话的朋友。在这种与家长公平对话的氛围下,女儿的意愿得到充分的尊重,再加上自己工作忙顾不上对孩子太多的照顾,女儿反而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
北京海洋馆的白鲸宝贝
贴心的丈夫、懂事的孩子,让黄琳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
现在,北京海洋馆里总共有9只海豚,每只都与黄琳无比熟悉,其中年纪小的几只还是在海洋馆出生的,而黄琳则是带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接生婆”,因为这些小家伙是在黄琳的陪伴下成长的,她也被同事戏称为“月嫂”。
因为对家庭的爱与奉献,对工作尽心尽力,黄琳也荣获2017年度“北下关好人”称号。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这种亦师亦友亦母的关系里,
黄琳和海豚相互陪伴
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他们也将继续“蹉跎”下去。
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
“未来多漫长,再漫长,
还有期待,陪伴你
一直到故事给说完”。
朗读者
彭永恒
年轻时留学法国,回国后在中法文化、商业领域深耕多年。现在是一家文化创意公司的合伙人,期待不断超越自己,实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采访、文、编辑 / 王瑛
音频剪辑 / 蒙婷柔
审校 / 冯焕丽
图片提供 / 黄琳 北京海洋馆
更多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