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第三代地铁设计师赵华伟:让中国地铁领跑世界

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09-17

这是海淀·故事第834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三十一




2008年-2018年,


北京地铁经历了风驰电掣的发展,


地铁运营线路从8条变成21条,


地铁里程从200公里


增加到630多公里,


北京地铁总长度可绕二环路约20圈。


这背后,是以赵华伟为代表的


中国第三代地铁人的不懈奋斗。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北京站—苹果园站线路正式通车,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第一条地铁线。也正是那个时候,中国培养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地铁设计师。



如果说第一代地铁设计师是带领中国地铁从0走向1,第二代地铁设计师是承上启下,为中国地铁建设积攒了许多宝贵经验,为中国地铁发展进行了质的提升。


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试运营


1990年,北京第一辆地铁电动客车


以赵华伟为代表的第三代地铁设计师面临的情况则更为艰难,不光要解决好乘客出行的问题,还要解决乘客出行好的问题,设计出的地铁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对于这位家住海淀区甘家口街道的80后地铁设计师而言,每天工作超10小时是常态,攻坚克难、百折不挠、乐于奉献更是他工作和生活的主题。


推陈出新 加速超越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地铁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但是当时国内地铁车辆、通信、信号、收费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为更好的服务乘客,需改变地铁收费系统运营模式,对既有线路软件进行局部调整,但这时,国外厂家往往狮子大开口,索要巨额的费用。“这个费用还不是一次性的,后期如果有了新的服务需求,比如系统升级,还得任人宰割。”赵华伟解释道。


赵华伟在地铁站内开展工作


以地铁收费系统为例,2008年以前这一系统都是依靠国外技术。2009年,北京地铁人下定决心夺回地铁收费系统的自主话语权,赵华伟作为设计院专业负责人,发挥着设计龙头作用,积极会同北京地铁指挥中心,带领团队剑指收费系统核心技术自主化。


项目初始时,年轻的赵华伟还摩拳擦掌、雄心壮志,可等真正接触这个工作才发现,其中的困难比想象的大很多。


赵华伟参加相关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


北京地铁每条线路建设时间不一,分别使用了10多个厂家的收费系统、30多家厂商的模块,每个厂家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接口,仅协调统一这几十个接口就是个大问题。“当时我们面对地铁闸机门的8个厂家,他们都以各种借口不愿开放,有的厂家直接要求退出协作团队,还取笑我们真是妄想,肯定做不成。”


赵华伟和部门团队在一起


但赵华伟和项目团队岂是轻易放弃的人。他会同地铁指挥中心、北航、北交大、国内10余厂家,迎难而上,夜以继日的钻研探索。历时5年,一部50余万字、覆盖AFC系统软硬件的技术规范颁布实施,涉及售检票等各个业务环节,在国内外首创了检测规范和系统技术指标体系。


有了标准,还得确保各家企业执行到位,也就是说出了考题,如何阅卷呢?赵华伟又带领团队开始建设世界首个地铁收费系统检测中心,确保了厂商从投标到安装、运营环节都须将设备送来中心检测,确保标准执行落地。


赵华伟参加相关工作会议


经过两年多集中攻关,赵华伟又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全套收费标准化软硬件系统,涉及几十种不同的设备模块,实现了收费系统国产化,获得了11项国家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和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


自此,北京地铁收费系统、中国地铁收费系统终于不再受制于人,成功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也正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北京地铁拥有了不断提升服务的技术基础,自此开始,地铁服务从“站稳脚跟”步入“腾飞阶段”。



如今,以赵华伟为代表的第三代地铁设计师负责设计的地铁收费系统每天都接受着北京1200万乘客的考验,刷卡计费动作2000余万次,每天票款资金量达到4500万元,实现零误差,创造了世界该领域的奇迹。相较于2008年,赵华伟团队设计的地铁收费系统造价降低了30%,平均每座车站建设投资节省350万元。


2016年,北京地铁1号线开始加装屏蔽门


2017年,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示范线路燕房线通车


即使已经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赵华伟们前进的步伐却未曾放慢,继多个城市公交卡的互联互通、二维码乘坐地铁后,他带领他的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研究。刷脸进站、智慧车站、基于乘客出行全生态链的智慧诱导体系、智慧列车、智能运维等新技术在地铁中的示范应用,都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北京地铁全路网实现二维码乘车


从船舶动力到地铁设计

出人意料的跨界


成长于安徽西北部的一个农村,虽然在家排行老二,赵华伟却从小就是体贴包容别人的性子。“我们家家教很严,赏罚分明,做错了事就是要挨罚的。”


正是家中再朴实不过的农民父母,以清正的家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了赵华伟的一生。当时的农村少有人愿意在子女教育上投入费用,赵华伟的父母却是坚定地要把孩子从农村培养出来。


上:与大学室友毕业后家庭聚会

下:赵华伟和家人在一起


2001年9月,赵华伟以优异成绩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5年,他决定在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以动力机械及工程自动测试为专业,跟随恩师宋恩哲教授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研究。


赵华伟高中毕业照


令人意外的是,成绩优秀的赵华伟完成学业后却并未按部就班地进入船舶动力控制研究领域,而是跨界到地铁设计领域,直接从水面转到地下,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


在研究生毕业前半年,冲着对地铁的好奇,赵华伟在征得宋恩哲教授同意后,独自到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成为一名准京漂。被问及为何选择进入地铁行业,赵华伟的理由也很直白,“觉得地铁是个很神秘又很深奥的行业,想要了解它,想做点事情。”


赵华伟和导师合照


对于赵华伟而言,地下与水面是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行业,尽管专业内容跨度比较大,但思维逻辑却是一致的。利用在实验室里训练出来的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赵华伟不怕吃苦,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全面武装自己。


赵华伟大学期间在实验室


当时,赵华伟在北京租了个小床位,每天六点多一睁眼就往单位跑,晚上十点多才下班。


白天他就往施工现场跑,虚心向设备厂家、施工单位学习,共同探讨现场问题,晚上就回办公室加班处理现场遗留问题,研究现场遇到的问题,以设计为主线,贯穿施工、建设、运营等环节。“你必须到现场去,那里是设计师最好的学习课堂,你只有看到现场操作,才能理解是什么情况。”


赵华伟实习期间在天安门游玩


通过半年的坚持,赵华伟熟练的掌握了地铁专业技能,脑海里清楚地记住了每座车站建筑布局、设备布置、每座车站大致风阀等设备位置,学到了别人两到三年都未曾学到的东西,也硬生生从视力5.0到架上了酒瓶般厚的眼镜。



正是这份付出,使他在2008年年初,入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不到11个月,就被破格升为专业设计负责人。


从地铁综合监控开始,到收费系统研发,到通信信号设计,赵华伟如今已经成长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院第十设计所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设计师,也是一名优秀的弱电设计副总体。


赵华伟和地铁评审专家一起考察地铁建设现场


2008年至2018年10年间,赵华伟稳扎稳打,奋斗于实践前沿,先后参与了国内10多座城市、20多条地铁设计研究工作。


此外,他还不断反思学习,立足技术发展水平,先后在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了10余项市级/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


赵华伟部分专利、获奖证书


赵华伟说,在公司的10年里,之所以成长很快,除了和自己的刻苦勤奋分不开,更重要的是公司提供的良好的“传帮带”人才培养环境。


他动情地回忆着刚入职时,公司启蒙老师喻智宏、指导老师李金龙、张艳伟、徐文、甘建文、李道全、已故第一代设计师张海滨等人对他无私的帮助和耐心教导,使他更懂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


2008年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建院50周年合影留念


感恩、奉献与爱


努力工作是根本,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赵华伟常提的一个词是“感恩”,受益于身边各种人,赵华伟一直对身边的人和事充满感恩之心,并一直努力予以回报。


仅2018年,赵华伟就参加了11次甘家口街道在职党员社区义务活动。“我其实是把参加志愿活动当作一种常态化、有仪式感的事情去做。每当我完成志愿服务后,我内心都有一种无比的喜悦感、自豪感。”赵华伟解释道。


赵华伟参加社区志愿活动


2018年暑假,赵华伟作为第一期主讲人,为“快乐假期志愿营”的孩子们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地铁与改革与祖国共成长的过程。


45分钟的课时,赵华伟却是准备了15天。“压力特大,不仅是因为我是第一个讲,还担心课程上讲的有不对的地方可能误导孩子。所以,对于引用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例子,我都精心翻阅文献资料,确保准确。”


赵华伟主讲“快乐假期志愿营”第一期


赵华伟还是孩子学校花园村二小家委会成员,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学校、班级提供许多志愿服务。


赵华伟参加校园活动


2018年9月,赵华伟作为甘家口街道3000名在职党员代表,参加了海淀区、甘家口街道百姓宣讲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评委及观众的好评。


赵华伟参加在职党员百姓宣讲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地铁出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第三代地铁设计师代表的赵华伟,继承前人不畏困难、刻苦钻研、勇往直前的优良传统,怀着满腔热情和执着的信念,将为市民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感知的地铁服务!


朗读者:杨翠兰


铁路系统退休干部。爱好唱歌、朗诵,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及义务志愿者活动,热爱生活。



采访、文、编辑 / 龙萧如

朗读者 / 杨翠兰 

音频剪辑 / 赵迪

图片提供 / 赵华伟

审校 / 冯焕丽



更多海淀人物故事


【故事】中关村一小陈艳丽:梨园锣鼓声响 小巷桃李芬芳


【故事】中关村医院“援藏第一人”董馨:洁白的哈达寄深情


【故事】63岁部队大院“兵妈妈”蒋蕴香:58年如一日,学雷锋初心不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