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鹏:她喜欢的不是我,是检察官

杭州检察 2021-04-27

一袭“检察蓝”,是矢志如初的法治信念,是公平正义的信仰航标;一颗赤子心,以怀抱星辰大海的热忱,去诠释果敢无畏的检察担当。风雨兼程中守护公正,草蛇灰线里探究真相,倾心写人生,岁月吐芳华。为展示杭检风采,讲述杭检故事,特推出“钱塘检事”专栏,选登优秀工作札记,分享检路历程。



今天推送杭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驻南郊监狱检察室副主任张鹏的《她喜欢的不是我,是检察官》。曾在驻看守所检察室工作的他,看尽人间百态,却始终以热忱与责任点亮检察岁月;历经风霜雨雪,但仍然以初心与担当守护公平正义。


风雨兼程 | 守护正义

杭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

驻南郊监狱检察室副主任

张鹏


她喜欢的不是我,是检察官



每一个监所,都是一方社会的缩影,充满了爱恨情仇,浓缩了喜怒哀乐。这里早已没有了案发现场的触目惊心,更多的是铁窗上日渐风干的泪痕。他们是一个个戴罪之身,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刑罚执行生长于刑事诉讼的末端,却也是公平正义能否最终实现的关键,灵魂的救赎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必经之路。


有时我在想,如果在大街上遇见,他们还会认得我吗?而我,还会认得他们吗?


五年,足以忘掉一些人和事,但我还是时常想起他们的面孔,不是刻意,只是深刻。方红、李冠旭、杨在军、邵路波(均为化名)……每个名字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有些是他们自己的,有些是我们共同经历的。



103监室的方红是个腼腆的小姑娘,即便是沦落红尘,也没有丧失天真烂漫的眼神。她孱弱的双手似乎无力扼住命运的咽喉,命运也许不属于她,她有的只是宿命。深山里的贫苦或许让她厌倦,但都市的繁华她也并不艳羡。16岁,被拐进城,之后逼良为娼,她有过抗争,但很无力,之后便选择了顺从,直到沦为帮凶。


从跌入社会到堕入高墙,方红经历了太多阴暗面,她选择不哭,但也已经不会笑了。在看守所,她只是静静地躲在角落里听我讲话。她不幸被卷入了黑社会集团,案件审理旷日持久,有一天,她终于鼓足了勇气向我发出请求,她说她想家了,她想早点出去。此时她已被羁押了很久,而她的案件与涉黑案件并无牵连。经过协调,案件分案处理,很快判了下来,她终于可以掰着手指头等待刑满日期的到来。收到判决书的那一天,她笑了,透着感动和憧憬,我曾以为迎来送往的陪笑僵化了她的面部神经,但是我错了,笑容与神经无关,它源于心灵的触动。


我习惯于把目光分散到每一名在押人员身上,此后我对方红并未多加关注。在一次例行巡监时,103的管教笑着对我说“张检察官,小红喜欢上你了。”我有些愕然,随即笑着回答道“很荣幸,但是她喜欢的不是我,是检察官;她信任的也不是我,是检察院。”



803监室的李冠旭是个大块头,屁股以上全是纹身,长得凶神恶煞,很多人都怕和他打交道。我每次巡监时他都早早地候在监室门口等着和我打招呼,他甚至能听出我的脚步声。“张检察官,我想死你了”成了他的口头禅。他本是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后来却被警方以聚众斗殴犯罪立案追究,他很苦恼,多次找我倾诉,我很同情他,但我不会对正在审理的案件发表任何评价。我向他释法说理,告诉他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犯罪构成、什么是证据排除,什么是刑事诉讼。李冠旭用所学法律知识,对鉴定结论提出质证,开庭时鉴定法医还出庭作证。他总是对我说“张检察官,你要是法官该有多好”,我对他说“谁是法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


有人主张“民不知法而畏法”,我想说的是“民不畏法,奈何以法惧之”。


810监室的杨在军毕业于名牌大学,在找工作时被新兴行业融资租赁所吸引,以为自己只是拿点业务提成,却误入非法集资的陷阱。709监室的邵路波是身家千万的企业老板,却喜欢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游离于体制之外以个人手段摆平争端,终因涉黑被捕。两人本可以有大好的前途,却因不知法、不懂法而误入歧途。


在我眼里,他们是失足少女、问题少年、叛逆游侠、悲情大学生,他们更是误入歧途的羔羊,等待法律的救赎。



旧历新年,看守所终于搬迁了,结束了不堪重负的使命,而我,也在同一时间调离了工作岗位。


搬迁之后的一天,我特意去了一趟老所,经年失修的监区异常阴暗而潮湿。走在青砖铺就的主通道上,两侧空荡荡的监室寂静无声,大家都走了,这里封存了我们所有的记忆。墙角的苔藓已经发出新芽,一缕阳光从铁窗外斜插进来,照在西面墙上色彩斑斓的黑板报上。


马未都曾说:“每个景致都在那里永久厮守,只是这一刻让你感动。”


编辑 | 何驭斐

往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