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苑泽明 等|“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研究

苑泽明 等 财智世界 2024-01-09



原载《财会月刊》2021年第4期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主体,针对“一带一路”相关企业无形资产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能够充分体现“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创新水平,为我国下一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目标。基于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评价结果,对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进行科学评价,从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加以深入分析,探讨其无形资产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一带一路”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无形资产;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引言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的关键期,产能过剩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去产能,去库存”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显著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有力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旨在以全域视角协调区域发展,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通过与沿线国家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交流,一方面能够扩大我国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便捷地将沿线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来”,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创造机遇。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日益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同时提出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倡议与创新驱动战略融合发展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带来重大契机,也为沿线各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体,以创新驱动方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也是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形资产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体现,其发展质量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因此评价企业无形资产综合实力有助于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效率。

 

天津财经大学无形资产研究团队自2010年开始专注于无形资产指数研究,经过数年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构建了企业无形资产指数评价体系,至2019年已经形成了“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3.0版本”,涵盖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项一级指标及9项二级指标和29项三级指标。本文基于“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3.0版本”,对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进行科学评价,总结出企业无形资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与创新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在科技创新方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展深入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节点城市产业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重点省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有明显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聚集等途径对我国企业创新形成促进效应,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助推企业升级。在价值链方面,“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产业转移,为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我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制造业的影响最为显著。我国装备制造业与沿线国家相比竞争优势较大,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发挥引领作用,能够满足沿线国家需求,带动沿线国家价值链升级。“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对我国国内价值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层次不同,处于不同发展层次阶段的国家需要结合本国所处发展阶段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制定符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策略。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等,为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中国智慧。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与创新相关的研究主要将创新能力、全球价值链以及可持续发展作为单独模块,且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层面,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文献往往把“一带一路”作为政策背景来研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和路径,鲜少有对“一带一路”企业创新实力的评价研究,尤其缺乏对于“一带一路”企业无形资产发展状况的评价。无形资产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企业通过培育和发展无形资产,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3.0版本”,将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对我国“一带一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综合实力进行科学评价,对促进“一带一路”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发展现状

 

1.信息披露与无形资产指数综合能力评价。本文选取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据完整性和不含异常值两个标准对样本进行筛选。此外,考虑到金融保险类企业的特殊性,在样本选择中予以剔除。最终确定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有效样本总量881个,数据取自CSMAR、RESSET、WIND、同花顺数据库以及巨潮资讯等网站。

 

总体来看,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状况良好,有效样本数量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206家增长至2019年的235家,表明“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且披露的内容和质量也不断改善。就产权性质分析,2019年国有企业有130家,在有效样本中占比55.32%,民营企业有97家,占比41.28%;从上市板块看,有效样本中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分别有166、48和21家,分别占有效样本的70.64%、20.42%和8.94%。

 

从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总体分值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可以看出,四年间无形资产整体均值在震荡变化中有所下降,由2016年的67.04分降至2019年的66.85分,降幅约为0.28%。此外,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最小值整体呈现小幅波动,但得分相对较为稳定,说明整体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在四年间基本维持现状,并未有所改善。最大值在四年间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说明无形资产实力较强的上市公司目前也面临发展困境。



从横向比较来看(见图1),2016年、2017年整体得分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近两年得分则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仍具有极大增长潜力。

 


2.分项能力评价。从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分项能力(见表2)来看,创新能力得分在无形资产指数中占比最高,然而创新能力得分从2016年的31.12分降至2019年的30.92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呈扩大趋势,说明“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相比于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较低,其中市场竞争力四年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得分从2016年的19.79分下降至2019年的19.47分,可见“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尚有提升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波动中有小幅上升,且均高于全国同期,可见“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的持续性竞争优势正在改善。

 


(1)创新能力评价。创新是形成无形资产价值的源头,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得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四年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有所降低(见表2)。

 

从二级指标(见表3)来看,在创新投入方面,2016~2019年得分保持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9.47分升至2019年的9.61分,说明企业在人才投入和资金支持上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与全国同期相比,人力投入(三级指标)除2016年外均高于全国,但资金投入(三级指标)在四年中相较全国均存在一定差距,可见“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在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未能匹配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持。在创新产出方面,得分由2016年的11.18分降至2019年的10.83分,其中专利效率(三级指标)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从2016年的3.35分下降至2019年的3.15分。与全国相比,“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产出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渐扩大,至2019年已由领先转为落后。创新投入的提高未能转化为高效率、高质量的创新产出,企业创新效率亟待提升。在创新环境方面,四年间得分基本保持稳定,但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专利保护和科技财政投入表现不佳,可见虽然国家颁布了有关“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但在财政上的支持力度不足,专利保护制度也亟待完善,难以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2)市场竞争力评价。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竞争地位并获得超额利润的体现,是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指数评价结果(见表2)看,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各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年得分偏低且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可见其尚不具备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从二级指标(见表4)来看,在行业竞争能力方面,2016~2019年分值逐年递减,从2016年的6.79分降至2019年的6.41分,主要是由于行业集中度(三级指标)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从2016年的3.01分下降至2019年的2.68分。但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竞争能力四年间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获得了大量的产业政策扶持,同时行业集中度较高,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优势较大。供应链竞争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均呈现波动变化,供应链竞争能力四年均领先全国,主要优势体现在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三级指标)方面,弥补了议价能力(三级指标)落后于全国的微弱差距。在产品竞争能力方面,四年间得分在波动中有小幅上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稍显不足。相较于全国,“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及所具备的成本优势均处于领先水平,但品牌优势明显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如何进一步提升品牌优势仍然是“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投资无形资产的长期目标,是其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市场竞争力的最终目的。从指数评价结果(见表2)看,2016~2019年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在波动中有小幅上升且均高于全国同期,表明“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持续竞争优势且正在改善。

 

从二级指标(见表5)来看,在人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2016~2019年得分呈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5.80分提升至2019年的5.98分,员工素质(三级指标)和员工稳定性(三级指标)稳步上升,尤其是员工素质得分明显高于全国,表明当前“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员工知识能力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员工稳定性的提升也能够为企业向好发展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持。在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得分由2016年的6.12分提升至2019年的6.45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稍高,可见“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规模增长较为平稳。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得分呈现震荡式发展趋势,从分值上看,主要体现在纳税水平(三级指标)大幅波动,而捐赠水平(三级指标)得分基本稳定。相比于全国,“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在纳税水平(三级指标)上更高,而捐赠水平(三级指标)则稍低,说明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在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方面正处于进步期,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基于无形资产指数评价发现,我国“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在研发人才投入、行业竞争能力、供应链竞争能力及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均体现出较大的优势,但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投入支持不足。2016~2019年无形资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投入得分虽然逐年上升,但是与全国同期相比四年间均处于落后地位(见表3)。从人力和资金两方面投入来看,两项得分均有所提高,但资金投入(三级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16年的0.12分上升到2019年的0.14分,而人力投入(三级指标)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5分,人力投入的优势并不能弥补资金投入的不足。一方面,除了创新活动本身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由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制度、文化等差异,“一带一路”企业创新活动面临宏观环境风险和微观经营风险的叠加,环境不确定性限制了研发资金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主要包括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以及建筑业等,这些方面大多都需要国有企业作为建设主力军。“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中超过半数的企业为国有企业,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由于缺乏竞争,企业并不依赖于技术创新获取丰厚利润,导致其创新动力不足。

 

2.创新环境短板明显。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不仅要依靠内部决策支持,还需要外部市场的创新环境予以激励和保护。无形资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见表3),2016~2019年全国创新环境有小幅改善,但是“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环境相关指数未明显提升,且由2016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25分增长至2019年的落后0.3分。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也表明,“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创新环境亟待改善。这主要是由于“一带一路”建设中专利保护制度尚未完善,导致该板块上市公司未能受到足够的激励和保护;同时由于政府在科技财政投入上对“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的支持不足,也限制了相关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从评价结果来看,科技财政投入(三级指标)与全国的差距较为稳定,各年平均低于全国均值0.12分,但专利保护(三级指标)的差距从2016年的0.09分扩大至2019年的0.15分,说明我国未能制定良好的激励和保护政策以支持企业“走出去”。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在签订“一带一路”协议的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293件,同比增长8.5%。随着我国专利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开拓海外市场,必然会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带一路”不同国家间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巨大,使得沿线国家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方面难免出现摩擦。部分国家政治不稳定、信用状况不好,导致我国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研发失败或专利侵权的市场风险。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与沿线各国共同签署了多份条约和联合公报,虽然在其中多次提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但以“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专门条约和保护机制还不健全,我国对“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规划和具体措施尚有待完善。

 

3.产品竞争力亟待提高。2016~2019年“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产品竞争力得分波动较为明显(详见表4),与全国相比,除2017年稍高外,其余三年均略低于全国均值。企业产品竞争力取决于其市场地位、品牌价值及其创造的超额利润率。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和巨大的市场价值,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建立品牌优势来获取竞争优势地位,提升企业声誉,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因此超额利润率能够体现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状况。在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产品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品牌优势(三级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四年间分差基本稳定在0.15分;同时“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的超额利润率(三级指标)略低于全国均值,分差基本维持在0.02分,由此可知,如何建立并提升品牌优势以获得超额利润仍然是“一带一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根据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非金融保险机构中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神华、万科、上汽集团、贵州茅台、海螺水泥、保利地产、格力电器。在本次评价所涉及的样本中,仅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三家企业,且仅中国石油排名进入前三十名,其他两家企业排位较为靠后,难以带动“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整体品牌优势的建立和提升。

 

4.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企业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维护股东利益的同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促进企业自身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呈现震荡式发展,四年间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详见表5),可见“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履行上稍显不足。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在捐赠水平和纳税水平两个方面。从评价结果看,“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纳税水平(三级指标)以微弱优势领先全国,相比之下捐赠水平(三级指标)得分四年间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掣肘了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捐赠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但同时履行社会责任无疑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很多企业更重视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影响而忽视良好社会形象带来的社会资源,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另外,“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社会舆论环境复杂,需要专业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组织整合并严格管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资源,使得企业捐赠得到最合理和最有效的利用,因此专业组织支持不足同样会制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无疑会降低企业的捐赠热情。

 

五、“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发展的对策

 

1.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创新投入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起点,除了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以支持“一带一路”合作长期向好发展,资金投入更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研发和创新成果落地的物质保障。因此,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支持。一是要加大市场改革力度,引导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合作,结合国有企业创新资源、政策支持优势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市场对接优势,联合攻关,在创新融合方面打开新局面。二是政府可针对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制定相关财政和税收政策为企业提供帮助,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和创新成本,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基于国际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战略研判,制定更为合理的研发战略规划,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增加研发资金投入,避免盲目追求扩张。

 

2.强化专利保护,优化创新环境。“一带一路”倡议是沿线各国达成的共同愿景,涉及国家众多、领域广泛,实现科技经济合作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支持研发并推动创新成果更快落地、迅速形成生产力,因此需要提高专利保护程度,明确专利权归属,严厉惩处侵权行为。一方面,要加强沿线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制定和落实海外知识产权促进战略,逐步形成“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体系。构建知识产权交流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有关各国知识产权制度法规、保护状况、信息预警等更加全面的信息,以便于企业制定科学高效的研发战略。另一方面,我国要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完善国内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已经具有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同时,针对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具体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和建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强化专利保护不仅可以提高科研团队的研发积极性,更有助于在与各国的合作和竞争中有力保护我国企业的创新成果,激发其创新潜力。

 

3.形成品牌优势,讲好企业故事。2017年,国务院同意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标志着中国品牌建设升级到国家层面。在推动国际社会经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品牌正在成为助力的新动能。借助“一带一路”提升品牌形象,要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和龙头品牌的带动作用,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其中交通设施、能源建设、信息产业等已成为我国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产业,尤其是铁路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等众多品牌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榜前列。这些优势产业和龙头品牌能够很好地带动产业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优势品牌为其他中小品牌提供了成功经验,同时良好的中国品牌印象能够带动其他品牌共同发展。另外,“一带一路”企业也应重视品牌传播渠道和力度,积极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向市场。在推广中企业要发挥新媒体优势,整合国内外媒体资源,全面加大中国品牌在“一带一路”各国的传播力度,提升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4.提升捐赠水平,践行社会责任。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平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声誉和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可以获得金融机构和当地政府的好感,从而赢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企业自身应当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了解当地民众需求,推动教育、医疗、抗击自然灾害等领域的社会公益项目进展,提高社会影响力,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一带一路”公益组织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严格的慈善捐赠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捐赠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鼓励公益组织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帮助提升“一带一路”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践价值。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带一路”公益监管的相关政策鼓励“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立社会贡献奖励机制,对积极投入公益的企业进行表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注释

①限于文章篇幅,文中未列示“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3.0版本”的三级指标及相应数据,仅在提到三级指标时在括号中予以标注。

 

参考文献
[1]王欣,余吉祥,陈劼绮.“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J].世界经济研究,2020(6):121~134+137.

[2]康健.中国区域经济如何搭乘“一带一路”东风[J].人民论坛,2019(16):86~87.

[3]卢子宸,高汉.“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5):130~138.

[4]王桂军,卢潇潇.“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中国企业创新吗?[J].财经研究,2019(1):19~34.

[5]曹平,王智林.“一带一路”倡议、产业集聚与中国企业创新[J].技术经济,2020(6):10~16+23.

[6]王桂军,卢潇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9(3):43~61.

[7]何颖珊.产业联动视角下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20(6):39~46.

[8]欧定余,田野.“一带一路”国家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角色——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经济科学,2020(4):19~32.

[9]李焱,高雅雪,黄庆波.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区域价值链协同构建——来自装备制造业的证据[J].国际贸易,2020(1):4~14.

[10]吴博.“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0(7):102~109.

[11]茹蕾,姜晔,陈瑞剑.“一带一路”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趋势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建议[J].世界农业,2019(12):21~26+70+133.

[12]高云峰,刘亚军.“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J].社会科学家,2020(5):128~134.

[13]唐全民.“一带一路”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协调与展望[J].学习与实践,2018(6):43~48.

 

作者单位

1.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天津 300222;
2.天津财经大学无形资产评价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 300222

 ↓↓↓ 推荐阅读
苑泽明 等|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资产评估
黄世忠 等|游戏驿站现象的解析与启示——基于行为金融的视角
黄世忠|共享经济的业绩计量和会计问题
黄世忠|如实反映抑或失实反映?
黄世忠|创新型企业财务分析的困惑与解
黄世忠等|2010 ~ 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
黄世忠|新经济时代财务分析的可比性问题研究
黄世忠|会计研究“三维法”
黄世忠 , 李诗|透析医药保健行业费用“一高一低”现象
黄世忠|解码华为的“知本主义”——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
黄世忠|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与启示
黄世忠|信息资源的七大定律及其确认与计量
黄世忠|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延伸问题分析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高明华 等|贵州茅台捐资事件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分析
陈菡 等|拼多多的崛起路径与创新机理
陈爱华|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的股东变更时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吗
胡锋, 高明华, 陈爱华|控制权视角的合伙企业与股权架构设计
李诗, 王璟岚|会计信息价值的迷失
刘用铨|新基建领域推行PPP模式探析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国博弈
张庆龙|智能财务研究述评(系列之十)
张庆龙|智能财务七大理论问题论(系列之九)
张庆龙|以数字中台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系列之八)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系列之七)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技术影响(系列之六)
张庆龙|数字经济背景下 集团财务组织架构转型趋势分析(系列之五)
张庆龙|财务数字化转型始于共享服务(系列之四)
张庆龙|集团公司会计数据管理的现状分析(系列之三)
张庆龙|论下一代财务的思维特征(系列之二)
张庆龙|下一代财务:数字化与智能化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企业集团业绩考核的智能化转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应千伟 等:外部监督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潘红波 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智能财务十大热点问题论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金若 等:信息披露视角下的商誉减值会计准则改革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刘启亮 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杜兴强等:宗教影响与公司行为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企业财务智能化 要素·路径·阶段
刘柏, 卢家锐|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的潜在风险及防范
王善平, 孙正欣|互联网金融对减贫的福利效应
王善平, 唐红, 曹露|完善精准产业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会计名家谢德仁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财会月刊》刊发的叶康涛教授文章
《中国社科文摘》转载《财会月刊》郭复初教授文章
宋建波, 荆家琪|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垄断问题及反垄断规制
宋建波, 杨东赫|九州通集团内部控制的数字化转型
谢志华, 杨龙飞|对资产负债表的再认识——基于资产负债表误读的视角
谢志华等|组织变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李若山|试论新经济、新业态的审计技术
李若山|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窘境分析及对策
王华 等|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分层构建
吴水澎|谈第四次新技术革命环境下会计变革方法
韩洪灵, 陈汉文 等|金融监管变革背景下蚂蚁集团估值逻辑研究
韩洪灵, 陈帅弟, 陈汉文|瑞幸事件与中概股危机
韩洪灵, 刘思义, 鲁威朝, 陈汉文|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产业链分析
耿建新, 苏聿桢|股份支付准则的实际应用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刘宏欣|收入准则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马赛|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的框架、运营分析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钱坤|资产减值准则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靳琦琦|企业合并准则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靳琦琦|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刘尚睿|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的综合分析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苏聿桢|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李志坚|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解析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马赛|合营安排准则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及国际比较
耿建新, 郭雨晴|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与国际比较
耿建新, 徐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历史沿革、国际比较与展望
耿建新, 梁程智|生物资产准则的国际比较与未来发展
耿建新, 武永亮|租赁准则的历史沿革与中外比较
耿建新, 赵越|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贸易争端
耿建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历史沿革与中外比较
耿建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历史沿革与中外比较
耿建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历史沿革与中外比较
王清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十大认知误区
邓建平 等|金融科技监管对蚂蚁集团的影响分析
邓建平, 牟纹慧|瑞幸事件与新《证券法》的域外管辖权
邓建平|新《证券法》的五大亮点

余应敏|确认大数据资产  助推新经济发展
贾康 等|中等收入阶段收入差距有效测度建模研究
贾康, 欧纯智|PPP促进公共投资提效升级的创新机理
贾康|论疫情冲击下的交通基础设施有效投融资
戴德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回顾与展望
倪小雅, 戴德明|综合收益会计规则的逻辑及理论辨析
张正平, 宋芳萱|区块链票据业务发展特点的比较与启示
冷琳|新债务重组准则执行中的三个问题
汤谷良, 夏怡斐|公司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的重构
蔡昌 等|平台经济的税收治理难点与治理方略
栾甫贵|论会计学的质疑教学法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制度优化与工具创新
干胜道|财务宽裕成本:度量与控制
谢德仁等|A股公司资本回报支付能力总体分析(1998—2018)
白华, 刘泳文|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内容边界
许金叶|序时记账:单式记账法的本质、逻辑与证据
许金叶|商誉会计处理的理论问题研究
王竹泉, 于小悦, 权锡鉴|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发展
伍中信|产权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恰当表述
叶康涛|市场发展与会计演进
王永妍, 王化成, 高鹏|强化实务导向 培养卓越会计人才
郑石桥|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目标
郑石桥|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内容
王巍, 郑石桥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主体
郑石桥, 袁博|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客体
郑石桥|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本质
郑石桥|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需求
杨世忠, 谭振华|传统自然观对资源核算与环境责任审计的启示
徐玉德, 温泉|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与未来展望
徐玉德|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徐玉德, 张昉|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虎, 郭奕|财务数字基建 赋能企业转型
陈虎|政府机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探索
郭复初, 郭悦瞻|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控中的财务实践与理论发展
张新民|偶发原因致企业临时性财务危机:特征与对策
谈多娇, 冯鑫|从瑞幸咖啡事件看互联网企业盈利逻辑
谈多娇|论气候变化风险下的碳会计创新
崔也光, 周畅|碳排放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杨松令, 刘亭立, 石倩倩|以“现金保障天数”作为疫情期间企业健康预警器
吴玉梅, 张卫国, 陈利|“大智移云”下会计人才数商塑造
周绍东|论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度
马永义|债务重组新准则深度解析
王 斌|论管理会计知识与管理会计应用
袁广达|资源环境成本管理功能:基于环境会计方法、条件与信息的支持
何瑛, 李雯琦|基于管理者行为的掌趣科技商誉减值剖
韩洪灵|蚂蚁集团在科创板IPO的多重示范意义
新书推荐|陈汉文、韩洪灵《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
黄世忠|安永在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中是揭弊者还是过失者?
黄世忠|读懂财报“四步法”
李若山|康美药业处罚新进展:造假上市公司的老总该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