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时候解锁师生交流的新方式了

MyCOS 麦可思研究 2019-08-11

实验结果表明,发送邮件这种“浅接触,精准反馈”的方式,确实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和教师的看法。


虽然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受益良多,但是很多教师不愿意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或者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种情况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不少院校的教师教学培训进展缓慢,导致在这些院校中,即使有部分教师愿意和学生增加互动,也不得其法。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与学生保持一定频率和成效的互动,就得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使师生互动简单化,不会耗费教师太多时间呢?当前,有教育研究人士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哪怕教师在课外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和学生发送邮件互动,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不小的影响。


课后小邮件的大作用


这项师生邮件互动实验主导者之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校长麦克尔·库尔兰德教授表示,“我们往往把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学看得很重,却忽视了大学的课堂教学。


我们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并且认为大学教室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学术空间,给予教师足够的自主权,让教师按照他们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极少对其教学行为进行干预。因此,我们想通过实验,让授课教师给每名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针对性的反馈,作为我们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干预形式来改变这种状况。”


库尔兰德教授与其项目合作者、戴维斯市的加州教育实验室主任、经济学教授斯科特·卡雷尔计划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让教师每学期规律地通过课后发邮件的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想了解学生的学业表现是否会有所改善;是否能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授课教师的好感度。


其实,早在2014年,库尔兰德教授就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过类似的、小规模的试点实验,实验结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该次实验中,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会收到教师的邮件,一组则不会收到邮件。


与未收到邮件的学生相比,另一组学生在教师发出第一封“催交”作业的邮件后,花在课后作业的时间明显增多。在教师发出第二封关于第一次考试结果的邮件后,该组学生在第二次测试中的成绩明显提高。虽然参加实验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表现或是否退出这门课程的学习没有直接证明,但是收到邮件的学生普遍反映,非常赞同这种形式的师生互动。


“非常感谢您提供的帮助,以前我也曾出现过不按时交作业的情况,但是很少有老师会像您一样发邮件与我沟通。”一位参加试点实验的学生在回复老师的邮件中写道。该学生还写道,“老师,我以后一定努力按时完成作业。”


关注重点谨防跑偏


如果在入学门槛低、学生退学率较高的普通大学,这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是否依旧奏效?面对困惑,2016年春季学期,库尔兰德教授和卡雷尔教授一起设计了另一个涵盖更多学科、样本量更大的实验项目,并且所选中的实验学校是加州大学系统中一所不那么出名的大学。


在库尔兰德教授和卡雷尔教授的这项实验项目中,为吸引更多教师参加,每发一次邮件,项目研究员会支付参与实验的教师500美元作为报酬,但项目研究员会指导并要求这些教师有计划地在一学期内的不同时间段,向学生发送不同内容的邮件。第一封邮件的主题为“欢迎”,要求参与教师在开学后的2到3周内发给学生。


第二封邮件的发送时间规定为学期过半时,要求参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邮件反馈。第三封邮件的发送时间规定为期末考试前的一周。


在这三封邮件中,教师的主要关注点均需聚焦在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反馈及相关信息,聚焦于学生应如何完成课程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批评或指责学生的不足上。


与此同时,项目研究员向参与实验的教师提供了邮件模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选择使用。以下为其中两个模板:


XX,你好:

学期过半。到目前为止,你本学期的(填入:期中考试、测试、课后作业)表现相当不错。为了进一步提高你的课业成绩,并能在接下来的(填入:期末考试、下一次测试/课后作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想在此叮嘱你(填入:不要缺课,复习课堂内容,多多提问)。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祝好!

XX老师


XX,你好:

学期过半。老师根据你在(填入:期中考试、测试、课后作业)中的成绩和表现,觉得你对所学课程倍感吃力。但是老师想说的是,请不要灰心,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迎头赶上。为了能在接下来的(填入:期末考试、下一次测试/课后作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想在此叮嘱你(填入:不要缺课,复习课堂内容,多多提问),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祝好!

XX老师


在这次实验中,被选中大学的24门课程的过半学生均参与其中,参加实验的总人数达1134人,且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挑选的。另外还有1218名学生被列入实验项目的控制组,即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会收到教师的邮件。2017年秋季,实验人员又进一步将实验项目进行了改善,在原人数的基础上增加了1600名学生。


这次参与实验的学生,收到老师的邮件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通过学生回复教师的邮件可看出,有些学生对于收到老师发来的邮件感到非常吃惊。“老师,您为什么会直接给我发邮件呢?”一名学生在回复自己老师的邮件时写道,“我认为,我没有缺课,上课也很认真地记笔记。在此,真心感谢老师的关心。”不过更多学生对于老师发来的邮件表示出的是欢迎和欣喜。


例如一名学生在回复其历史老师的邮件中写道,“老师,我一直都在认真上课,也及时复习,甚至申请了额外的学分,我非常想学好这门课,一定会继续努力的,会经常提问。如果我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请老师告知,谢谢!”


待一学期的实验结束后,参与实验的教师还需按照项目研究员的要求填写调查表,以下是教师对学生回复的一些描述:


●“所有的回复都比较积极向上,大部分学生的回复都是说谢谢老师的关心,或者是对于其课堂表现向老师道歉,或者向老师保证以后会更加努力之类的。”


●“在收到的回复中,我没有看出有任何负面内容。确实会有一些比较积极向上的回复,也有很多邮件是关于课程内容的提问。”


●“在收到第一封邮件后,有几个学生在回复中询问为什么会选中他们,给他们发邮件。这是因为我的第一封邮件是在学期过半后才发出去的,但是邮件内容是关于‘欢迎来到我的课堂’,时间和邮件内容的不一致导致学生比较困惑。”


对于参与实验的教师而言,部分人表示,给学生发出邮件后,自己都很惊讶学生对他们的感激,还有部分人表示,通过这项实验意识到了在课堂之外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但也有些教师表示,这种互动形式只会强化那些接收到邮件的学生的表现,对于没有接收到邮件的学生表示担忧。


总体来讲,库尔兰德教授和卡雷尔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送邮件这种“浅接触,精准反馈”的方式,确实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和教师的看法。在谈到教师和学生互动时,库尔兰德教授同时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给学生发邮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应和学生面对面地沟通,与学生产生更多形式的互动。”


“师生互动需要干预和调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比大幅下降,师生交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客观条件限制,师生有效互动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课堂交流机械、低效,课后交流少且不规范,师生缺少深度互动等。”中原工学院法学院教授吴殿朝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刘军伟在《光明日报》2019年2月26日刊发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加强高校师生互动与协作》文章中写道。


他们认为,师生互动不足已对高校教学实施和学生发展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致使个性化教学缺失逻辑前提和实施依据,不利于创新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施。并且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继续扩大,师生互动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干预和调控。


为了强化师生互动,促进跨学科交流,2017年3月12日,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开放交流时间”的通知》,附上了全校68个院系和单位、1617位教师的开放时间安排表,全校学生没有院系专业限制,都可在此时间到约定的地点与教师交流。据了解,实行“开放交流时间”制度是清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举措之一。且随着活动的展开,开放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


通过一对一答疑、微沙龙、座谈讨论等形式,师生交流的内容除了课程答疑、专业指导、出国计划,还包括时事热点、人生选择、个人感情,在办公室、教室、校内咖啡厅,都可以看到师生交流的身影。“开放交流之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更有机会接触到自己领域以外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共同交流碰撞,保持更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和活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严飞认为。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师生互动模式的探索和尝试,需要高校管理者重视。


数据链接:


有53%的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或“每月至少一次”课下交流。其中,在本科毕业生中,有23%的人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课下交流,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35%)。在本科院校中,“双一流”院校这一比例(每周至少一次)为16%,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为24%。



主要参考文献:

[1]Colleen Flaherty. "My Professor Cares". Inside Higher Ed. Jan 14, 2019. Web.

[2]吴殿朝,刘军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要加强高校师生互动与协作[N].光明日报,2019-02-26(13).

[3]晋浩天.建立有温度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17-04-12(06).

从毕业生数据“透视”学生工作

如何改善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 深读数据

论文答辩:一场师生之间的演技大赏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麦可思 王慧

编辑 | 麦可思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