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立坚点赞武大这个展览,你看了吗?

遇上敦煌的 武汉大学 2022-08-04


在武汉大学有一个展览

集万千焦点于一身

从策展到陈列

从藏品运输到最终展出

ta在公众的期待中缓缓走来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昨天也在微博上为它点赞

这个展览何以有如此魅力?

和珞珞珈珈一起来看看吧~



5月29日

赵立坚在其个人微博

配图发文点赞武汉大学

“敦煌石窟考古特展”

引发广大网友关注



跨越3000公里,等你!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

“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

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展

历经3000公里、5次昼夜轮回

自漫天飞沙中赴约百年珞珈


▼点击图片穿越万里千年


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近百件

许多国家一级、二级文物惊艳亮相

30余件珍贵文物大放异彩

多件文物第一次走出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亲自挑选此次参展文物

她这样感叹道:

“这批文物,可是从未走出过莫高窟啊”


▼点击图片认识珍贵文物


除了这些珍贵的文物

敦煌莫高窟4个全景复原洞窟

此次也被“搬”到了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先锋团队

将研发技术用于石窟的

数字化和壁画的几何纠正

为此次展览顺利“复刻”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和敦煌研究院一起合作攻关

对洞窟进行3D建模

获取精确的几何模型数据

然后用‘微分修正’技术

纠正采集到的壁画图像

修正每张壁画的局部变形

然后就可以打印出平面的壁画了”



40年的爱护,为敦煌!


在武大,许多专家都和敦煌

有着不解之缘

40年来,有四五十名武大师生投入到

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中

从鸣沙山到月牙泉

从黄河边到长江畔

在两代武大人的接力下

敦煌文物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

文物保护也开启了

“摄影测量+自动建模”的新模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
及其夫人朱宜萱教授
就开始着手敦煌文物保护工作
2005年前后
李德仁院士多方筹措经费和设备
推动武汉大学和敦煌研究院
共同开展“数字敦煌”项目研究
朱宜萱教授在年过七旬之时
还坚持登上几十米高的升降机
给莫高窟“九层楼”立面测量







▲李德仁、朱宜萱与樊锦诗讨论“数字敦煌”项目


“我去过敦煌超过50次

累计待了一年以上

双腿留下了严重的风湿

黄先锋回忆道

当年为了表明攻坚克难的决心

也为了工作方便

他和同事张帆老师及几名博士生

统统剃光了头发



▲黄先锋(右)在敦煌扫描石窟


现在这个武大团队

还活跃于新疆克孜尔石窟

甘肃麦积山石窟、山西云冈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等地

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大型石窟

还投入到大同古城、新疆石头城

北京箭扣长城、甘肃汉长城等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有接力守护,更有双向奔赴

武汉大学考古专业

主要创建者之一彭金章先生

其夫人正是一生扎根敦煌的樊锦诗

两人相隔千里守望近20年

彭金章主持了敦煌北区考古工作

经过6年艰苦的发掘

完成了敦煌最大的一次考古工作

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樊锦诗与彭金章在敦煌


彭金章先生已经离开人世

樊锦诗仍坚守着两人挚爱的事业

守望着莫高窟




万里千年,等你来!


为充分发挥展览综合效益

尽量满足社会公众的观展需求

兼顾疫情防控和文物保护要求

在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和好转的前提下

武汉大学拟于6月20日至8月下旬

限额向社会观众免费开放预约参观

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


▼点击图片看展览预约公告


万里千年,终得一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跨越万水千山

“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

在武大等你共赴千年之约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关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参观








64门课程满绩girl






这些体育课,WHUer大喊“爱你”





● 这些体育课,whuer大喊“爱你”

● “陈老师,就是我们的定心丸!”

● 最后10天,10486,10486,10486!

● 1932年5月26日,武大上新

● 533天,全部平安返回珞珈山!

● 武汉大学关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参观的公告




武汉大学-luojia1893-

封面图:曹海钢

内容来源:往期推送 极目新闻

图片:来源于往期推送

责编:牛允一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为武大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