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心”“实效”“民意”三面镜子,让形式主义无所遁形
形式,主要指事物的外形和结构,在哲学范畴,常被用来与内容相对应。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内容需要通过形式来体现和保证,离开了形式,内容很难保证。譬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传统的“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谈心谈话必不可少,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规矩意识、纪律观念,有助于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
形式,依托内容而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内容支撑,形式便没有意义。安徒生寓言《皇帝的新装》,就是对盲目追求形式、爱慕虚荣者的辛辣讽刺。同时,形式也需要与内容相适应,适当的形式能够保证内容,而形式一旦过度,盲目追求形式,超越内容,就会变成形式主义,不仅起不到保证作用,反而会以名害实,影响内容作用的发挥。
从实际情况看,形式与形式主义之间并非沟壑分明、清晰可辨,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形式主义的各种“华丽”外衣,治理起来才能更好聚焦发力。
辨别形式与形式主义,一看“公心”。一些地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功利思想作怪,牺牲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利益以换取个人名利,捞取晋升资本。还有的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理论学习照本宣科,谋划发展照猫画虎,表面看来是作风懒惰,实际上与不敢、不愿担当有关,根子上还是怕出事影响仕途。对此,干部群众务必立场鲜明,对照一个“公”字,对于那些脱离实际,慷公家之慨谋一己之私,或者在其位不谋其政打“小算盘”的,坚决摒弃。
辨别形式与形式主义,二看“实效”。形式主义的一大表现就是只看表面不顾内在、中看不中用。有的人干工作装样子、撑场面,热热闹闹开始,草草率率收场;有的干工作只管快,“落实上级精神不过夜”,实际上对精神实质是什么都不明白,囫囵吞枣、盲目决策;有的人嘴上功夫了得,背文件滚瓜烂熟,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畏首畏尾、裹足难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上述形式主义做法,干部群众要保持清醒,认准一个“实”字,不仅听其言,更应观其行,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蒙蔽。
辨别形式与形式主义,三看“民意”。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有的地方和领导成天把群众利益挂在口头上,该走的程序走到,该做的文章做足,实际上却强迫民意、绑架民意。比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有的该公开的不公开,或者搞假公开,“阴阳公开”;有的开听证会、座谈会、调研会,都是先有结果后走形式,听证会开成“听涨会”、调研会变成“印证会”;有的“群众反映”“群众认为”实际上是“特定人反映”“少数人认为”。这些都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要坚持一个“真”字,仔细甄别、果断指出,防止有的人假借民意,损害群众利益。
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来。形式与形式主义之间,一步之遥其实是霄壤之别。只要广大党员干部拿出认真的态度,用好“公心”“实效”“民意”三面镜子,就不难照出形式主义的原形来。
⭐本文节选自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全党的一项严肃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党风政风教育编辑部从《中国纪检监察》已刊发的稿件中精选40余篇汇编成册,集中阐述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大政治意义,深入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全面反映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举措和成效。本书既有权威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工作指导性,希望给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工作带来启发和帮助。
戳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买
读懂新时代 | 全面从严治党 | 讲政治 守规矩 | 六大纪律 | 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丨中国家规丨盛唐历史 | 八项规定 |“禁令”手册 | 隐形腐败 | 漫画评论 | 廉洁从政 | 习题集 | 追逃追赃 | 2018业务书单 | 案例剖析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