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观察 | 英国电池储能市场投资机会、支持政策与案例分享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走出去智库CGGT Author 英国国际贸易部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议题,发展新能源是全球各国都绕不开的一场能源革命。不过要想轻易的使用风、光电并没有那么容易。除了降本增效之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瓶颈是其相对化石燃料的不稳定输出对电网造成的压力。而储能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公认的手段。
7 月 23 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 2025 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 30GW 。而截至 2020 年底,国内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只有约 3.27GW 。也就是说,未来 5 年,我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将有 8 倍的增长空间。(引自:每日财报《储能终成万亿赛道》meiricaibao.cn/11783.html)
近日,由英国国际贸易部主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英中贸易协会协办的 “英国电池储能项目投资研讨会” 在北京及线上同步举行。研讨会邀请英国政府能源部,英国储能电力咨询机构和电力承销商,还有中国第一家在英成功投资建设储能项目的华能集团代表,来分享在英投资储能项目的实践经验,帮助更多中资能源企业了解最新的英国市场和政策情况。
文末 “阅读更多” ,可下载《英国能源投资机遇》手册。
英国气候承诺与能源政策梳理
英国政府已经签署并批准了《巴黎协定》,坚定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19 年,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以法律形式确立净零排放目标(到 2050 年,英国将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国家。《气候变化法案》
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llections/annual-statements-of-emissions#history
英国于 2008 年通过《气候变化法案》。它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一个框架。具体方法如下:
设定长期目标:相比 1990 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至少减少 80% 修改为到 2050 年至少减少 100% ,实现 “净零排放” 。
设定碳预算目标:对英国各地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进行法律约束,向温室气体排放长期目标迈进。
成立气候变化委员会:就减排目标向政府提供咨询意见,并审查执行计划。
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the-ten-point-plan-for-a-green-industrial-revolution
2020 年 11 月,英国首相在 “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以下简称 “十点计划” )中提出了推动绿色工业革命的主要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显著提升海上风力发电量(到 2030 年达到 40 吉瓦)、推动氢能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扩大核电规模,以及成为全球碳捕获领域的领导者。 最重要的是,“十点计划” 强调了英国政府的承诺,即从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的高碳经济转向以电力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而电池储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能源白皮书》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nergy-white-paper-powering-our-net-zero-future
继 “十点计划” 之后,2020 年 12 月,英国政府正式发布《能源白皮书》。《能源白皮书》建立在 “十点计划” 的原则之上,重点聚焦:
推动英国多年来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系统过渡到净零能源系统,改变家庭供暖和出行方式,实现用电量翻一番,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本世纪 30 年代彻底实现电力系统脱碳,到 2050 年实现零排放发电。低碳电力将成为推动英国向净零经济过渡的关键驱动力,受到交通运输和低碳供暖转型的影响,预计用电需求将翻一番。
英国智能系统和灵活性计划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transitioning-to-a-net-zero-energy-system-smart-systems-and-flexibility-plan-2021
2021 年 7 月,英国发布 “智能系统和灵活性计划”(The Smart Systems and Flexibility Plan )。概述了政府、英国能源监管机构和能源企业将采取的 32 项具体行动。内容重点聚焦四点:
提高消费者服务的灵活性——使用智能技术;
消除电网灵活性方面的阻碍;开发电力存储和电网互联技术——大规模电力存储以及小规模与家庭电力存储;
促进市场改革,鼓励提高灵活性——确保英国能够应对建立低碳能源系统面临的挑战;
对智能系统各阶段灵活性进行监测。
“智能系统和灵活性计划” 还提出了关键的问题:
一个智能灵活的能源系统需要大量的创新投资,加速关键技术和服务的商业化进程,并需要更多高技能劳动力来提供这些技术和服务。随着能源系统加速转型,政府需要根据能源结构变化,调整相关的能源政策。
英国政府将推出 10 亿英镑的净零创新投资组合,支持开发低碳技术和系统。其中至少 1 亿英镑的创新资金将用于支持储能和灵活性创新项目。
自 2000 年以来,英国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步伐超过了 20 国集团中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在低碳技术和服务(如海上风电、绿色金融和电动汽车)方面的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净零排放为整个英国带来了重要的清洁经济增长机遇。据预计,到 2050 年,英国创新潜力最大的 12 个低碳行业将可通过英国国内经济活动贡献 270 亿英镑的总增加值(GVA),通过出口贡献 260 亿英镑的总增加值。
英国电力结构正在经历重大转型。
过去 30 年间,英国的发电结构已由煤炭发电为主转向核能、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不断变化的电力结构也意味着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维持系统平衡。
可再生能源在(高压)输电和(低压)配电两个层面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为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等灵活和 “智能” 的能源资产创造了市场机会。
电池储能等灵活的能源资产通过市场套利和帮助平衡电网来创造价值。通过智能系统和灵活性计划,英国政府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创造了世界领先的监管和政策环境。
资料来源:《英国能源统计文摘》
储能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和地方电网日益受限,储能技术将在英国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英国能源系统目前拥有约 4 吉瓦的电力储能容量,其中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占 3 吉瓦,锂电池占 1 吉瓦。
研讨会上,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投资者关系负责人休 ·威廉姆斯 Huw Williams 介绍了英国政府对储能行业将采取的重点举措。
英国拥有全球具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成为全球投资人理想的投资目标地:
营商便利
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 2021 》,英国在 G20 成员国中排名第二;
在英国,开办一家公司平均需耗时 5 天。
强有力、透明的法律体系
英国法律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饱受赞誉,为在英国营商、管理全球业务创造了便利的环境
成熟的融资市场
2021 年,英国吸引投资 137 亿英镑,超过欧洲其它国家;
在跨境贷款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全球跨境贷款总额的 15% 来自英国;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全球首个推出专门绿色债券板块的交易所;2019 年,可持续债券市场融资 510 亿英镑;
英国拥有欧洲最大、世界第四大保险市场。
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英国拥有稳定的税收制度,和基于有竞争力研究和创新的激励机制;
通过风险投资计划实现税款减免;
根据新出台的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可以为工厂和机械投资申请 130% 的资本减免,而且企业每投资 1 英镑,税额最高可减免 25 便士。由此保证了英国资本减免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竞争力。
英国可以提供建立欧洲总部的机会
经济与监管
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灵活的商业监管环境,以及有力的税收优惠制度,是企业决定欧洲总部位置的关键因素。 员工可用性与技能
能够在欧洲总部所在的地区招募、吸引具备必要的专业高级管理技能的人才,保证欧洲总部可以有效运作。包括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吸引国外高级管理人员和在当地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和多语人才。 进入市场的机会
便利的航空网络,连接欧洲(甚至全球)各国,方便去往其它运营单位或拜访客户。 基础设施
具备丰富国际经验的专业顾问团队(例如,律师、风险投资人、会计师、营销专家和管理顾问等)。拥有高质量的电信基础设施。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达全球各地;
灵活、有利于营商的劳动力市场和大量的人才;
可供选择的物业,较长的免租期;
针对创业、员工培训的支持与激励措施。
自由港建设
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在 2021 年财政预算案中公布了八大自由港区的地点:
政策目标
将自由港建设成为英国全球贸易和投资枢纽。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增加英国各地经济活动的活跃度,提高自由港的经济影响;
刺激经济复苏,创造就业机会。为自由港及其周边地区(优先考虑最贫困地区)提供高技能工作岗位,提升英国的经济水平;
为创新提供土壤。通过鼓励新创意,培养吸引新企业、投资者和创新的条件,创造充满活力的环境。
目前,自由港流程适用于英格兰。英国政府致力于与自治政府一起制定相关自由港政策。
地区振兴计划和基建升级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英国计划投资 6000 亿英镑。部分投资承诺包括:
总部位于伦敦的 Baringa Partners 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是能源行业领先的咨询公司。拥有一支由 300 位能源行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根据《金融时报》最近发布的一项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客户和企业调查,Baringa 连续三年被评为行业排名最高的咨询公司。
Baringa 为全球超过 50 个市场提供电力市场报告和情景预测服务。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的海外收购支持服务,已为超过 15 家公司在 5GW 以上的交易方面提供支持。
Baringa 高级经理张引凡介绍,到 2030 年,英国市场和一体化单一电力市场的电池容量规模分别将达到 3.8GW 和 1.2GW 。
数据版权:Baringa Partners 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电池存储业务商业模式依赖于其堆叠不同收益流以实现目标收益的能力。系统服务目前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同时,Baringa 提出,电池业务商业论证的驱动要素包括系统需求、价格波动和竞争等,在许多领域面临风险。
壳牌能源欧洲有限公司 属于壳牌贸易与供应业务群(Shell Trading and Supply)。为企业客户提供创新、可靠和更加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满足能源需求,实现能源转型。
在欧洲,壳牌能源自市场自由化初期以来已开展近 20 年电力交易,不断巩固在 14 个欧洲电力市场和大多数电力交易所的地位。壳牌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和开发商合作,承销英国、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生产的短期和长期电力。
壳牌欧洲交易发起人约翰·梅茨勒 John Metzler 介绍,过去 30 年间,英国的发电结构已由煤炭发电为主转向核能、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未来 30 年将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这将提高储能的价值。
规模更大的电力互联网能够提供跨国灵活供电(如挪威、丹麦)或灵活吸收多余电力(如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
系统运营商产生全新产品需求。最优策略是形成市场交易和服务动态组合。随着市场动态变化,能源市场收益将出现增长,并且这一增长也将推动电池利润增长。能源市场活动需要功能更加复杂的平台,该平台应当具备分析多个市场、时间范围和所有价格驱动因素(天气、天然气、电力、碳)的能力。
华能集团 成立于 1985 年,是中国第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的独立发电公司。华能集团专注发电,业务涉及煤炭开采、金融服务、运输和其他领域。与此同时,华能还是全球第二大发电公司,截至目前,华能可控总装机容量为 200 吉瓦。
在英国,华能持有 InterGen N.V. 公司 50% 的股份。InterGen N.V. 拥有 4 座燃气发电厂,并且投资了门迪电池储能项目(Minety Battery Storage Project)。
华能集团驻英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郭敬禹,介绍了门迪电池储能项目的建设情况。项目位于威尔特郡门迪。包括两个 49.9 兆瓦电站,两个电站相互毗邻,均与门迪 400 千伏变电站相连,电压为 132 千伏。由中国华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和国新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于 2019 年 12 月动工,2021 年 4 月竣工。
郭敬禹还同与会嘉宾分享了项目投资的经验和挑战。经验方面,英国拥有开放的电力市场,各类投资资金可自由进入英国能源领域参与投标;且市场具有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定价机制。英国政府在项目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项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强大的 “中国制造” 、多元文化交流、高效的团队,为项目的推进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门迪电池储能项目也面临了诸多挑战。比如:疫情影响,中英商业文化差异,从技术到发电能力依然需要长期摸索实践,英国的合规风险管理,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
这些经验和挑战的分享为未来中国企业进入英国能源市场带来宝贵的借鉴作用。
英国国际贸易部为投资人提供的支持
通过与政府、众多行业专家和领导者合作,英国国际贸易部可以提供一系列定制服务,帮助国际投资者在英国扩大市场。
营商环境支持:向投资者提供关于英国营商环境的专业建议,涉及纳税、融资渠道、银行业务、研发、签证和技能等领域
财务建模:根据质量、风险和税后利润,帮助企业选址
定制市场研究:包括行业分析、市场准入支持、研发合作、定位基准和成本分析
寻找机会:通过投资地图(Investment Atlas)和高潜力机会(High Potential Opportunities),向全球投资者展示具有战略意义和商业吸引力的可投资机会
后续服务:为企业在英国投资后的发展提供支持,帮助它们扩张、吸引它们进一步投资,在与政府的沟通中维护企业的利益,并在必要时帮助它们解决投资障碍
Nicole Lu
英国国际贸易部能源资本投资中国区主管
E-mail: Nicole.lu@fcdo.gov.uk
也欢迎点击文末 “阅读更多” ,下载《英国能源投资机遇》手册。走出去智库(CGGT)
不谈大道理,只讲干货。国内外一流投行、法律、会计、风险管理、银行/保险、品牌、人力资源、估值、境外信息情报和数据管理9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联袂。走出去一站式专业实务和数据信息平台,企业跨境投资并购智囊团。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ggthinktank.com版权声明:走出去智库(CGGT)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如不署名来源,CGGT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英国国际贸易部的中国团队是连接英中两国的商业桥梁,旨在促进贸易与投资的合作机遇、支持企业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以及营造积极友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