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来个大姨妈,怎么就成实验对象了呢?”
距离《物种日历2019》发布
还有
7
天
你没有看错!《物种日历2019》将在9月19日零点正式开抢,现在可以定闹钟咯。看完今天的文章,结尾还有免费赢物种日历的攻略!
先看正文的分割线
最早听说“食蟹猕猴”这种动物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黑人问号脸的。你说好端端的猴子,怎么就吃起螃蟹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又是一个“北方人不知道蟑螂会飞”的故事。
食蟹猕猴。图片:Crisco 1492 / wikmedia
靠海吃海的热带猕猴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把“猕猴”当成某一种猴子,但事实上,“猕猴”(Macaca)是一个包含23个不同物种的属。这其中分布最广、最为国人所知的当属“普通猕猴”(M. mulatta),也叫恒河猴,经常在各大旅游景点耍流氓抢劫游客的基本都是这些家伙。
普通猕猴。图片:Mieciu K2 / wikmedia
和普通猕猴比起来,今天的主角食蟹猕猴(M. fascicularis)就稍显特别了。它们在中国没有自然分布,一般生活在更加炎热潮湿的东南亚沿海地区和岛屿上。
如果说普通猕猴是占山为王的“山民”,那么食蟹猕猴差不多就属于靠海吃海的“岛民”了。食蟹猕猴的食性非常庞杂,除了一般猴子爱吃的水果、坚果等,它们也很乐于捕捉树上的昆虫、蛙类、蜥蜴和幼鸟来开荤,甚至还会离开树林,去海边找点海鲜。它们尤其热衷于趁着退潮的间隙捕捉海滩上的螃蟹,于是就有了“食蟹猕猴”这个名字。
食蟹猕猴会使用各种“工具”来帮助自己用餐。图片:Haslam M et al. / PLOS(2013)
食蟹猕猴还是灵长类中为数不多的潜水能手,甚至可以潜到错综复杂的红树林沼泽底去寻找食物。如此看来,它们也算是灵长类中少数能完成铁人三项的选手了(雾)。<戳这里了解红树林>
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美味的螃蟹,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图片:Bernard DUPONT / wikmedia
虽然食蟹猕猴与我们常见的普通猕猴算是近亲关系,然而两者的差别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也体现在食蟹猕猴的一系列别名当中。作为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猴子,食蟹猕猴较普通猕猴体型略小一些,这让他们更擅长在海边的红树林里往来穿梭,因此被泰国人称为“红树林猴”。此外,可能是为了适应上树和下水的生活,食蟹猕猴的尾巴明显比普通猕猴长得多,因此它们又被叫做“长尾猕猴”。
食蟹猕猴(左)与普通猕猴(右)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它们的尾巴。图片:kallerna / wikmedia;Donald Hobern / Flickr
人猴冲突
食蟹猕猴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仅次于普通猕猴,是分布第二广泛的猴子,也是分布第三广泛的灵长类(猜猜第一是谁),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物种(其中有一个菲律宾亚种为“近危”)。
不过,它们的野外生存情况并非没有问题。一方面,随着东南亚地区的红树林不断衰退,“人猴冲突”愈演愈烈,丧失了领地和食物来源的食蟹猕猴经常会进入人类村庄盗窃农作物乃至攻击人畜。
其实吧,要是能在树林里活得好好的,也不用冒险来人类的地盘呀。图:Andrew Lih / wikmedia
另一方面,食蟹猕猴也是一种令人意外的外来入侵物种(严格来说,灵长类分布排名前三的都是某地区的入侵物种_(:з)∠)_),它们随着野生动物贸易入侵到了太平洋的诸多海岛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由于食蟹猕猴有掏鸟窝的恶习,因此给太平洋上很多岛屿的特有鸟类带来了灭顶之灾。
为了对抗这些入侵的灵长类,各地也是伤透了脑筋,比如香港就长期给当地的食蟹猕猴注射疫苗来让雌性绝育,试图控制其数量增长的势头。不过食蟹猕猴是跨国野生动物贸易的重要货物,运输期间的逃逸一直都无法彻底杜绝,许多地区往往是旧的还没搞定,新的又来了,加上食蟹猕猴不挑食,生存能力强,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食蟹猕猴正在把玩一个雾化器。图片:Taro Taylor / wikmedia
实验C位,非它莫属
或许你会问,这种猴子看起来既不好吃,也看不出有什么经济价值,为什么会成为国际贸易的货物呢?
其实,人们大规模饲养食蟹猕猴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实验。
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兔子之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它们都不是灵长类,生理特性和人类相去甚远。朋友圈里喜闻乐见的“癌症马上就要被征服了”之类的“大新闻”,相当一部分都只是在小鼠身上看到了一些效果,至于这些技术用在人身上嘛,一百个里能有一个好用就算不错了。
因此,在一项新医疗技术上走进临床的道路上,猴子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了从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的二传手。而世间千千万万灵长类中,食蟹猕猴就以其数量众多外加好养活的优势,成了实验用猴的首选对象之一。
作为实验动物的食蟹猕猴。图片: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除了医疗技术,灵长类在神经科学领域也有无可取代的用途。如果打开各种动物的大脑观察,其他实验动物比如小白鼠的脑子,就像打过除皱针似的是光溜溜的一坨,与千沟万壑的人脑相比显然不是一个配置。放眼整个自然界,也只有猿猴的大脑与人类的稍具可比性。
虽然食蟹猕猴好养活,但真养起来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饲养猴子本来就要求特别苛刻,用来做神经科学研究的猴子就更加苛刻,一切生活条件都力求最优,不能让猴子出现心理问题。毕竟你用来做神经实验的猴子如果是个神经病的话对谁都不好嘛(大雾)。
比如你可以和猴子玩一个“猜猜好吃的在哪里”的游戏。视频:Liu Z et al. / Nature(2016)
自然界的食蟹猕猴一般都是以“部落”为单位生活的,一个部落通常由十几只猴子组成。因此在实验室环境中,猴也要群体饲养在很广阔的空间里。饲养员和实验人员也必须经常深入猴群,与它们建立亲切友好的关系后才能开始做实验。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猴房时的情景。某个猴群的兄贵猴王一见到我这个陌生人,立刻就跳到我面前,龇牙咧嘴地展示它邦邦硬的胸肌,试图赶走我这个“入侵者”。由此可见,猴子也绝不是合适的宠物,千万不要试图家养哦。
和大部分猴子一样,理毛也是食蟹猕猴部落中很重要的社交活动。图片:Eric Bajart / Flickr
因为猴子繁殖慢,成本高且不好伺候,所以但凡能做到猴子级别动物实验的,一般都是很重大的科研项目,而最近与食蟹猕猴有关的重大科研突破,就莫过于被我国科学家攻克的灵长类克隆了。
为什么是食蟹猕猴
全球首例克隆灵长类“中中”和“华华”,是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历时数年所得的科研成果。
也许你会问,食蟹猕猴不是第二多的猴子嘛,为什么不用最常见的普通猕猴呢?其实,目前科研上使用最多的确实是普通猕猴,但也有一些研究非得用食蟹猕猴不可,其中就包括克隆等与生殖技术相关的科研领域。
因为食蟹猕猴有一项普通猕猴所不具备的技能,那就是……来大姨妈。
克隆之类的技术需要成千上万的猴卵来调试参数,而普通猕猴每年只会在历时一个月左右的发情期里排卵,如果用它们做实验,猴子的卵子来源就成了个大问题。相对而言,食蟹猕猴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月经周期,这就保障了一年到头稳定的卵子来源。
克隆猴“中中”与“华华”。 图片:刘真
为此,克隆猴项目的研究人员还专门练就了一套“看脸识猴”的本领。因为只有和猴群打成一片,他们才能“说服”猴子们主动展示自己有没有来大姨妈,这才保障了他们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取得最优质的卵子。
所以还是要说细节决定成败啊。
可以预见在未来(至少是短期内),作为唯一能被克隆的灵长类,食蟹猕猴将在科研领域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这寻常的食蟹猕猴,竟然就这么开启了生命科学新时代的大门。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255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鬼谷藏龙。
日历娘の大新闻!
每天看物种日历的小伙伴肯定从五天前就知道:《物种日历2019》已经开始印刷啦<印厂揭秘戳这里>。
在过去五天里,日历娘邀请了首席编辑@老猫、原画@李梁、无所不知的@作者大大们,以及日历娘本娘,展开了物种日历大揭秘。错过的朋友,快戳前面的蓝字去复习!
至于《物种日历2019》的发售时间,昨天已经有好多小伙伴猜出来了,没错,就是9月19日0点,距离现在只剩7天。
不过,猜主题的小伙伴们到目前为止全军覆没了……既然这样,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接下来的六天,日历娘每天会在文章结尾发布一条关于《物种日历2019》主题的线索,还会有一道有奖竞答。24小时内留言获得最高点赞的小伙伴,日历娘将免费送ta一本新物种日历。
你们准备好了吗?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猴科 山魈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