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敢为人先、因材施策 15年持续深化劳动教育,硕果累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必修课,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锦城学院敢为人先,自2005年建校起,就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15年来建立系统、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有效结合,多措并举、持续创新、因材施策,全力培育学生的劳动品质,把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基因代代相传,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成果。




起步早、全国率先,劳动教育15年取得丰硕成果

2005年,锦城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立劳动的必修学分。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学分,规定所有在校生都必须完成劳动必修课程的学习,并取得劳动必修学分。劳动教育必修课为2个学分,8个工作日,共64个学时。学生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农场劳动课程教育,并撰写课程实践报告,成绩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农场劳动;第二类为工厂劳动、传统公益劳动等。在此基础上,学校持续推进劳动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教材”。

15年来,锦城学院劳动教育取得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传统农耕文化为载体的新时代高校劳动实践教育体系》获批“教育部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以传统农耕文化为载体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改革试点》被列为“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将“农耕”与“双创”有机融合,营造多元“双创”生态,培育劳动创业基因——学生农场模拟公司》获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优秀案例奖”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15年的劳动教育中,学校共7万余名学生1954个班级参与了劳动教育课程,累计完成劳动学时量多达500万个。学生累计种植60个农产品品种,培育20多个花卉品种,农产品产量高达15万斤。

意义深,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习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时,《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锦城学院从建校起,就将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四个方面的育人作用。一是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德、让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二是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依托劳动教育,加强以传统“农耕”为主的文化教育,树立敬畏自然的理念,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三是劳动实践素养教育。学校丰富劳动实践的体验,增强学生劳动过程的感悟,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四是职业素养教育。劳动是就业的基础,培养人的生存本领。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学生通过劳动锻炼逐渐认识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福利和社会财富是与他的劳动有着紧密联系的”。

全覆盖、因材施策,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006年,学校开始推行“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劳动教育是“三练三创”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做人,能做事”,使当代大学生获得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劳动教育成为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之一。

2006年,学校划拨了100亩土地,分配给各个系,成立学生农场模拟公司,系主任担任董事长,公司经理由学生竞聘上岗。多年来,学校整体规划、有序组织、科学管理,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锦城学生农场。

2013年10月,学校建立了学时管理办公室,开发了劳动学时管理系统1.0版本。

2018年12月,学校成立了劳动学院,开发了劳动学时管理系统2.0版本,负责全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劳动学时的统计、审核,通过劳动学时管理系统进行发布,以及劳动教育学分的换算、认定工作。多年来,学校先后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文件及实施细则,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全力推动劳动教育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多平台,融合双创,劳动教育构建特色实践模式

劳动育人是双创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将“劳动”与“双创”有机融合,营造多元“双创”生态,构建起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劳动实践教学管理新模式。

2010年,学校成立“农业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依托学校与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农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创业服务;引入创业理论和实训课程,形成面向涉农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配备创业导师为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撑,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坚实的平台。

15年来,每年通过“振兴乡村农业双创大赛”,累计收到1000多个作品,大赛围绕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销售、农业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策划创意,切实培养实干型双创团队,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此外,学校通过开展教育服务,将应用型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合作开发农业项目,合力攻克农业类相关难题等等,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体验,有效地培养了自身的双创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校友中已有近30个成功的项目是开办农场、养殖场、种植基地,或进行农产品的交易、农场生态旅游观光等,总年产值8000多万,涌现出一批农业创业的典范和扎根祖国农村、服务三农的楷模,如:深入山区,带领乌蒙山区农户脱贫致富,自主创办的生态养牛场获得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的校友罗斌;全身心投入到现代农业开发项目中,开发一座占地1300亩的国家示范生态牧场的校友罗森;25岁当选四川简阳瓦厂村村支书,带领全村创业致富的“草莓西施”的校友戢静艳等 。

影响大,广受关注,劳动教育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通过毕业校友跟踪调查并开展广泛调研后显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受益最深的教育活动,成为学生毕业后记忆最深刻的校园学习,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学校以农耕劳动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最接地气。

2014年1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柳斌杰莅临锦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基地的工作表示肯定。2017年4月7日,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观看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课堂,对学校劳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锦城劳动教育有创新、有特色。

用人单位反馈,“锦城”校友工作中努力勤奋、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其中很重要来自劳动教育的熏陶。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CHINADAILY、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华西都市报等100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相继对锦城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进行了报道,对学校将劳动作为必修课,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高度认可。

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是对锦城学院坚持15年的劳动必修教育的加持与肯定。未来,锦城学院将进一步持续深化劳动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基因。



在这个充实的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我校劳动教育登上学习强国。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老师们锦城农场收割油菜忙 学子们线上学习观看不停歇

锦城资讯|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书写 “锦城人”的奋斗之笔

党中央政策为劳动教育“加持”力量 我校15年劳动教育将继续开辟新天地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官微出品——
总编辑 | 宣景容
主   编 | 李凌骄
编   辑 | 胡一帆
投稿邮箱 | xinmeiti@scujcc.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