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意竞赛|英名传青史 档案铸丰碑——南侨机工档案简介(文末附第三次宣讲会回放)

和丽琨 档案那些事儿 2023-04-07


引 子


2022年11月16日“世界记忆•中国文献遗产创意竞赛”第三场宣讲会上,云南省档案馆和丽琨副研究馆员以入选“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名录”的“南侨机工档案”为题,重点介绍了南侨机工档案的内容与价值,充分展现了在华侨史上人员最为集中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运动。会上还介绍了南侨机工档案的多元开发利用方式,并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档案资源的利用途径欢迎大家访问利用创意开发。这也是一堂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宣讲内容如下,第三场宣讲会(⬅️点击可看)全程视频回放见本文文末。




英名传青史 档案铸丰碑
 ——南侨机工档案简介




云南有着丰富而多彩的档案资源


云南虽然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但档案资源富集而多彩。首先,云南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王国”。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既不乏历史遗迹、历史遗址、历史墓葬,更不缺历史名人、历史大事、历史贡献。档案用不同载体、不同文字,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云南的这些历史,并使之成为历史长河中流光溢彩的明珠。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明、清、民国档案就有30余万卷。


昆明开埠图(1905年)

梁启超起草的《护国讨袁檄文》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冯友兰撰写)


同时,云南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云南世居的26个民族(其中15个是特有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爨文化、南诏文化、青铜文化、东巴文化、贝叶文化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而档案以纸、贝叶、竹简、青铜、石碑等为载体,用汉、彝、傣、藏、东巴等文字,客观而真实地记录了云南各族人民在红土高原繁衍生息的历史。这些年代久远、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档案,真实反映了各民族在红土高原创造历史的全过程,折射出了远古云南的文明之光,是云南历史文献中的瑰宝。

《东巴经》(纳西族)

贝叶经(傣族)

瑶族文字书写的《和婚书》(瑶族  1830年)

古彝文手抄经书(祭祀时使用)


云南位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占全国陆地边界的五分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在中国通过云南对以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一些真实记录重大历史、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珍贵档案文献,如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驼峰航线、中国远征军、南侨机工档案等等,这些档案文献真实记录了东南亚、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一段历史或某一历史事件,是研究这一地区社会史、外交史、经济史、边疆史、民族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南侨机工档案就是其中的典型。



南侨机工档案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机工”的简称,此次入选的《南侨机工档案》,是省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共850卷;全面反映了南侨机工这一特殊群体在举世闻名的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的全过程,真实记录了抗战期间,3200多名南洋华侨包括居住在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泰国等地的外籍人士,志愿来到中国,从事抗战物资、军队运输和汽车修理工作,支援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全过程。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封锁了中国沿海的港口和海岸线,妄图断绝中国对外界的一切交通,以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野心。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西南进出口物资总经理处”并抢修通滇缅公路,以破解日军围困的囚笼。1938年8月,连接中国昆明和缅甸腊戍的,全长1154公里的滇缅公路,在云南近20万民众的艰苦努力下,仅用8个月时间就抢筑完毕并顺利通车。这条横跨澜沧江、怒江,穿越在崇山峻岭的公路,成为当时中国的最后一条陆路输血线。为尽快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从缅甸仰光经滇缅公路运进中国,急需招募大量司机和汽车修理工,于是西南运输处主任宋子良代表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39年年初致函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委托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代为在南洋各地招募华侨汽车司机和修理工。

面对危难之中祖国的召唤,南洋各地华侨踊跃报名应募,自1939年2月18日至1939年9月,相继有15批机工取道越南、仰光、香港三条线回国,总数达3200余人。“南侨机工”之名由此诞生。

新加坡雪兰莪欢送第二批华侨机工回国服务

应招回国的女机工

华侨机工在滇缅路上运输间隙

滑动查看

西南运输处新加坡分处处长陈质平

关于第一批八十名机工回国事宜

致总经理处的函

滑动查看

西南运输处副处长吴琢之

对南洋回国机工训词

俞飞鹏关于抢运美红十字会药品

给陈体诚的函


他们参与了越南海防、缅甸仰光的抗战物资抢运,以及驼峰航线物资人员转运,中国远征军及中国驻印军运输工作,工作地点涵盖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南、广西等省及越南、缅甸、印度东北部等,是中国抗战和盟军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东南亚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侨机工主要是在滇缅公路上服务,他们面对的是险恶崎岖的路况,弥漫的瘴气,肆虐的疟疾,以及日军飞机不断的狂轰滥炸,但南侨机工舍生忘死,以百倍的勇气奋战在这条千里运输线上,夜以继日地抢运军资,组装维修车辆,确保了抗战生命线的畅通,极大地支持了祖国的抗战事业。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共计1000余名机工牺牲在滇缅公路上。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开始组织南侨机工复员,共计1000余南侨机工登记复员返乡。至此,南侨机工结束了他们悲壮的抗战历程。

欢送机工复员


南侨机工,是一群为共赴国难甘愿抛家舍业的南洋海外赤子,是一群为忠勇报国不畏艰难险阻的热血中华男儿,是一个硝烟散尽而功勋长存的英雄群体。

南侨机工档案充分展现了这一华侨史上人员最为集中,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运动,并以此传扬炎黄子孙同祖同根的伟大的民族凝聚力,铭记南侨机工这一英雄群体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建立的艰辛付出和赤子功勋。

该组文献不仅涉及当时国民政府诸多要人:蒋介石、宋美龄、何应钦、宋子良以及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等,更多的则是涉及到南侨机工中的普通人,如女扮男装的南侨机工李月美,档案记载他们放弃稳定的生活,到中国从事危险而艰苦的运输工作的史实,显示了他们为和平与自由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弘扬了普通人也能做到的正直和善良。

宋美龄关于改善机工待遇给宋子良的函

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复员领取护照申请书


南侨机工档案是中国抗战和盟军作战的重要历史的组成部分,是世间仅存的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始记录。这些文献形成系统,保存完整,记录全面,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南侨机工活动的全过程,具有真实性、唯一性、完整性,为这一时期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详实而客观的佐证,是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交通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南侨机工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项目


2018年5月28—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韩国召开,共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我国共有2个项目——《南侨机工档案》和西藏自治区的藏医《四部医典》最终通过评审进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

第八次会议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执行局主席、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与云南代表团


评审委员会认为:“南侨机工档案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提供了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鲜为人知的方面的信息。这些档案证明了这部分战场上的不同寻常的战时活动。它们不仅是来自海外华人社区的民间志愿者的战时支援记录,也是中国本土与东南亚国家移民社会之间独特纽带的证明。

《南侨机工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填补了云南省在该目录中的空白。使云南省从世界级、亚太地区、国家级三个层面,构建起完整的记忆工程工作体系,为争取更多文献进入世界遗产奠定坚实工作基础。



开发利用情况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好这批珍贵档案,云南省档案馆对“南侨机工档案”进行了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北京、海南、深圳、昆明、畹町等多地举办展览;组织编辑出版发行有关史料汇编、画册;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拍摄专题片;开办讲座、举办学术研讨会,多次接待南侨机工后人组团查档;在《中国档案》《中国档案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档案》等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开办讲座等等,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利用这部分珍贵档案,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社会效益。

2009年8月 南洋华侨机工展

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

2009年10月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展

在北京中国抗战纪念馆展出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致辞

南侨机工展于2009年10月19-23日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展出

中国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在开幕式上讲话

南侨机工档案开发利用


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需求和愿望:该部分档案已经过系统化整理、数字化和已经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但是在距离世界记忆工程的四个目标:保护、利用、产品的销售、认识的完全实现仍然存在较大距离,且目前南侨机工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相关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利用更是仅限于传统的模式和渠道,希望通过本次竞赛能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拓展。

参加此次竞赛活动的同学们和广大档案利用者可以通过“云南档案信息网”“网上展厅”观看《南侨机工抗战纪念展》,并可以通过该网站公布的云南省档案馆公开信息和查阅利用电话号码,了解南侨机工档案的查阅利用、史料公布、书籍的出版发行以及展览、专题片拍摄等相关信息的获取线索和途径。

青山有幸埋忠骨,档案无言铸丰碑,机工们的身影已融入了红土高原的碧水青山之中,已镌刻在了档案和全国人民的心上,中华民族在烈火中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今天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宣讲回顾


➡️ 创意竞赛|关于世界记忆项目的“那些事儿”

➡️ 创意竞赛|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名录中的明清档案

➡️ 创意竞赛|从档案“谜”到“档案迷”——档案出圈的N种可能

➡️ 第三场宣讲会视频回放: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Apj9K5aratA9UwAnHzihg 提取码: qtab


宣讲人:和丽琨(云南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图片:云南省档案馆、宣讲会现场

编辑:韩欣谕 张茜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