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思维能力,不是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培养的,正确的做法是…
读书的时候,教授经常会带我们参观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和美国孩子互动得多了,我最深的体会之一是美国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都特别厉害,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能讲出一些条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不会人云亦云。
今年给苏宝选纽约这边的幼儿园时,有一家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我很喜欢,园长发现我们互相是哥大教育学院的校友,很高兴的约我一起喝杯咖啡,我也趁这个机会和她聊了不少我在育儿方面的疑问,其中就包括学龄前宝宝的思维训练该如何进行?
园长和我分享了一个训练思维能力的模型,叫做“Bloom归类法”:
这个三角模型把人类的思维能力分成了六个层面,最早是由教育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提出的,在北美很多学校被老师用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训练宝宝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家长和老师会提问,思维训练可以从宝宝会说话就开始。如果宝宝到了一定年龄,认知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不懂得应用、分析和创造,那是因为没有人去引导和启发他,问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举个例子,在读《丑小鸭》这个故事的时候,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思考能力的孩子,可以参考这个模型对孩子提不同层面的问题(红色部分是提问的关键词)
1. 记忆
丑小鸭的家在哪?
农场上有没有小鸡?
丑小鸭的羽毛是什么颜色?
2. 理解
为什么丑小鸭会离开家?
丑小鸭和其他小鸭有什么不同?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 应用
除了离开农场,丑小鸭还有其他办法解决问题吗?
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怎么做?
4. 分析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结论?
如果丑小鸭不离开农场,会发生什么?
如果丑小鸭和其他小鸭一样,故事的结局会有什么不同?
5. 评估
你觉得农场上的动物应该欺负丑小鸭吗?
你希望给丑小鸭哪些建议?
6. 创造
如果是你来讲这个故事,你会怎么改写?
园长建议我参考Bloom三角模型,从最底层的“记忆”层面开始,宝宝掌握了一个层面的能力后,再上升到新的层面,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
我一直利用Bloom模型对苏宝进行思维训练,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心得是:
提问是重要的思维训练工具,但是一定要循序渐进,尽量不要问孩子他根本回答不了的问题。
很多家长并不是不愿意对孩子提问,而是问的问题太难了,孩子回答不了,对思维训练是没有帮助的。问得对比问得勤更重要。比如两岁左右的孩子,是不太可能回答”你希望给丑小鸭哪些建议?“这样的问题的。
宝宝的思维能力发展是阶梯性的,但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进度,从最底层的思维能力开始训练。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刚开始思维训练时,问题一定要具体、具体、再具体。
比如:丑小鸭住的农场上有哪些动物?(具体)
而不是:丑小鸭在农场遇到了什么困难?(过于抽象)
苏宝现在不到两岁,思维训练还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阶层。我们读绘本的时候,绝大部分时候我们的问题都集中在”是什么“、”有多少“。
千万不要小看记忆和理解这两个层面的思考力,虽然它们似乎和创造性无关,但其实是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基础。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大的孩子,才能有更丰富的高层次复杂思维。
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怎么才知道宝宝准备好进入下一个思维训练阶段了呢?你可以尝试在和宝宝对话的过程中,引入一些逻辑更复杂的陈述。比如和苏宝一起读绘本的时候,我会对她解释:因为小羊驼很想妈妈,所以他有点难过。这只是陈述,而不是提问,如果宝宝对这句话没反应是很正常的,但是大人重视用逻辑用语和宝宝交流,也会给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这句话感兴趣,甚至在尝试模仿了,就可以逐渐引入因果关系的思维训练了。对于宝宝的进阶思维训练,我们除了提问,还会利用到一些辅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苏妈在以后的文章里会继续分享。(全文完)
觉得文章有帮助?把它分享出去,帮助更多人,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直接点关键词阅读):
全职妈妈 | 双语启蒙 | 音乐启蒙 | 艺术启蒙 | 自然启蒙 | 自我成长 | 时间管理 | 美国儿童图书馆 | 亲子共读 | 抢玩具 | 英文儿歌 | 管教 | 内向 | 语言启蒙 | 绘本 | 撕书啃书 | 隔代养育 | 离乳 | 辅食 | 美国幼儿园 | 玻璃心 | 美国婆媳关系 | 圣经 | 阅读角 | 吃蔬菜 | 疫苗 | 如厕训练 | 待产包 | 高需求宝宝 | 高质量陪伴 | 选幼儿园 | 乐观 | 感冒 | 精细运动 | 感官能力 | 养女儿 | 湿疹护肤 | 两岁 | 过家家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朋友圈,媒体转载需授权,图片来自网络。